95书阁 > 短篇小说 > 亮剑:曝光现代军旅士兵突击开始 > 第九章:许三多顺拐引众嘲,山本看穿流水线造兵恐怖
换源:


       为了几门炮,他敢拿整个独立团去冒险。

可现在,他看到了什么?

一个新兵蛋子,闭着眼睛,就把他一个营的家底给打光了。而上级军官愤怒的,不是浪费了多少子弹,而是这个兵,配不上手里的枪!

这是一种怎样的豪气?或者说,是一种怎样的底气?

李云龙的喉咙里,像是被塞了一团火。

他娘的……这仗,还怎么打?

不,这已经不能称之为“仗”了。

这是一场屠杀。

上一幕那毁灭性的金属风暴带来的冲击,尚未平息。李云龙喉咙里的火还没熄灭,山本一木脸上的悲哀还未散去,整个亮剑世界的所有观众,心脏都还被那句“你对得起你手里的枪吗”的怒吼狠狠揪着。

他们以为,接下来,将会是更加严酷的惩罚。

或许是鞭打,或许是禁闭,甚至可能是一颗子弹。毕竟,在他们看来,浪费了足以装备一个加强连的弹药,这已经不是失误,而是犯罪。

然而,【天幕】的画面一转。

预想中的腥风血雨没有出现。

取而代之的,是一片开阔的训练场,阳光灿烂得有些刺眼。

一排排穿着制式军装的士兵,站得笔直,像是用尺子量过一样,横平竖直,纹丝不动。那整齐划一的队列,让黄埔出身的楚云飞都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。这种深入骨髓的队列纪律,他只在最精锐的德械师身上见过,甚至犹有过之。

可所有人的目光,很快就被队列前方一个孤零零的身影吸引了。

还是那个新兵。

就是刚才那个闭着眼睛,打光了整整一个弹匣的“败家子”许三多。

此刻,他正独自一人在队列前来回走着。

只是那走路的姿势……极其别扭。

他左脚向前迈出时,左臂也跟着向前摆动。右脚向前时,右臂也跟着向前。同手同脚,像一只笨拙的螃蟹。

“顺拐?”独立团里,一个老兵下意识地嘀咕出声。

这个词一出来,许多人都愣住了。

这……这是在干什么?

这就是对那个新兵的惩罚?让他一个人出来走队列?

李云龙的眼睛瞪得像铜铃。他刚刚还在想,要是他手下有这么个兵,浪费了这么多子弹,他非得亲手扒了他的皮不可。可现在,【天幕】里那个军官,就让这小子出来走几步?

“他娘的……这是在过家家吗?”李云龙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。他无法理解,完全无法理解。

在他看来,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。一个能把全自动步枪当机枪扫的兵,你让他练走路?这不他娘的本末倒置吗?有那功夫,让他再去靶场打几梭子,熟悉熟悉手里的家伙,不比什么都强?

“老李,别急。”赵刚的眉头也紧紧锁着,但他看得更深一些。他注意到了那个站在许三多面前的军官。

那军官双手叉腰,身体站得笔直,脸色铁青,一言不发。他就那么盯着许三多,像一尊雕塑,但任谁都能感受到他身上散发出的那股几乎要爆炸的怒火。

这股怒火,比之前在靶场上的咆哮,更加压抑,也更加骇人。

赵刚忽然有了一丝明悟。

这支军队的逻辑,和他们完全不一样。

他们重视武器,甚至将武器赋予了尊严。但他们同样重视使用武器的人。这个叫许三多的新兵,在他们看来,最大的问题不是浪费了子弹,而是他的意志、他的纪律、他的精神面貌,还“配不上”那把枪。

所以,惩罚不是目的,改造才是。

他们要做的,不是淘汰这个兵,而是要把他从最基础的“走路”开始,一点点地,把他锻造成一个合格的、配得上那身军装和那把钢枪的士兵。

这个发现,让赵刚的心里泛起一阵寒意。

一支连新兵犯错都想方设法去“改造”而不是“淘汰”的军队,一支从最基础的队列训练就投入如此大精力的军队,其组织度和纪律性,该有多么恐怖?

与此同时,日军指挥部内。

山本一木死死地盯着屏幕上那个顺拐的士兵。

他身后的几个特工队军官,脸上露出了毫不掩饰的轻蔑。

“队长,看来这支军队也并非全是精锐,这样的士兵,连帝国最差的预备役都不如。”一个少佐低声说道。

山本一木没有回头,只是缓缓地摇了摇头。

他的目光,落在了许三多身后那整齐的队列上。那些士兵,一个个目不斜视,站得如松。虽然能从他们微微抽动的嘴角看出,他们都在极力忍着笑,但没有一个人交头接耳,没有一个人有丝毫多余的动作。

整个连队,因为一个人的错误,而集体停在这里。

那个铁青着脸的军官,用他的存在,向所有人施加着无形的压力。

山本一木忽然感到一阵彻骨的寒冷。

他终于明白,自己之前看到的“一个新兵打光一个弹匣”,并非是这支军队的常态。恰恰相反,那是一个“反常”。

而现在屏幕上演的,才是他们的“常态”——一种对纪律和服从要求到极致的变态的常态。

他们之所以对浪费子弹的行为如此愤怒,正是因为这破坏了他们引以为傲的纪律和秩序。

他们不是在训练一个士兵,他们是在生产一个标准化的零件。从走路,到呼吸,再到开枪,每一个动作,都必须符合标准。任何不符合标准的,都会被毫不留情地纠正。

“不……”山本一木喃喃自语,“你们错了。可怕的不是那个犯错的新兵,而是他们纠正错误的方式。”

他仿佛看到了一条巨大的、精密的工业流水线。无数像许三多这样的“原材料”被送进去,经过千锤百炼,最终变成一模一样的、致命的“产品”。

这种力量,比单纯的武器代差,更让人感到绝望。

果军阵营里,楚云飞的表情同样凝重。

他看出了门道。

“三民主义,吾党所宗……”他下意识地想起了军校的校训。队列训练,是建立军人荣誉感和服从性的第一步。

读书三件事:阅读,收藏,加打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