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5书阁 > 玄幻小说 > 寒门匠相 > 第三十六章:粮商密谋与闸体抢险
换源:


       临清县衙的烛火亮到后半夜,陈小七捏着那封从李三商行搜出的密信,指节因用力而发白。信上的字迹歪歪扭扭,用的是鞑子常用的狼毫笔,内容却触目惊心——李三承诺每月给野狐岭的鞑子送五十石粮,换鞑子帮他劫走其他漕商的粮船,好独占临清到淮安的粮道。

“这李三,真是胆大包天!”临清县令拍着桌子,气得胡子都翘了,“林大人当初查他偷税,他怀恨在心,竟想出这么阴毒的法子,既报了私仇,又能通鞑子牟利!”

陈小七把密信铺在桌上,指着信尾的墨痕:“县令大人您看,这墨没干透就折了,说明写了没多久。咱们得赶紧审李三,不然他的同党说不定会销毁证据。”

提审李三时,他还想狡辩,说密信是伪造的。可当陈小七把那袋有鞑子缝法的粮袋扔在他面前,又传来自称见过他与鞑子接头的流民时,李三的脸“唰”地白了,膝盖一软就跪了下去:“大人饶命!是我鬼迷心窍,是我诬告林大人!”

没半个时辰,李三就全招了——粮袋是他让商行的裁缝仿鞑子缝法做的,密信是他托人带给鞑子的,连举报林大人的状纸,都是他花银子请人写的。“我就是想让林大人坐牢,好没人管我通鞑子的事……”李三哭着磕头,额头都磕出了血。

案情水落石出,临清县令当即让人去牢里放林震。林震出来时,身上还穿着囚服,见了陈小七,却先问:“淮安的旧闸改造得怎么样了?别因为我的事耽误了工期。”

“放心,焦师傅和赵五盯着呢。”陈小七帮他掸了掸囚服上的灰,“您受委屈了。”

林震笑了笑:“不委屈,倒是让你跑这一趟。对了,我在牢里听说,鞑子最近在野狐岭集结,怕是想趁着秋收抢粮,你回淮安后得多留意。”

陈小七心里一紧——秋收的粮船最多,鞑子要是真来抢,后果不堪设想。“我明天一早就回淮安,”他道,“您也多保重,要是鞑子有动静,赶紧派人给我送信。”

第二天一早,陈小七带着春丫往淮安赶。船行到半途,就见一艘快船从上游冲下来,船头站着的是器械坊的伙计,手里举着个布包,老远就喊:“陈总领!不好了!永安闸被暴雨冲坏了!”

布包里是赵五写的信,字写得歪歪扭扭,还沾着泥点:“永安闸石基裂了道缝,闸板歪了,水快漫过闸顶了,焦师傅让我赶紧找你回来想办法!”

陈小七心里咯噔一下——永安闸是刚改好的铁闸,石基怎么会裂?他让船工把船开得再快些,春丫蹲在旁边,把赵五信里写的“裂缝有半寸宽”“闸板歪了一尺”都记在本子上,小声道:“哥,会不会是暴雨冲垮了河底的淤泥,石基没稳住?”

“有可能。”陈小七点头,心里已经开始琢磨修补的法子——石基裂缝得用铁水灌,闸板歪了得用绞盘拉,还得找些大石头堆在闸边,挡住水流的冲击力。

赶了两天两夜,总算到了永安闸。远远就看见焦老三带着人在闸边扛石头,赵五则蹲在闸顶,用绳子绑着闸板,想把它拉正。闸基的裂缝里往外渗水,浑浊的河水顺着裂缝往下淌,看着让人揪心。

“小七!你可回来了!”焦老三见他来,赶紧扔下手头的石头,“这裂缝越渗越大,再不想办法,闸板就得塌了!”

陈小七跳上闸边的木桥,往裂缝里看——裂缝从闸基一直延伸到闸腰,足有半寸宽,难怪水渗得厉害。“先堵水!”他朝众人喊,“把麻袋装满碎石,往裂缝里塞,先别让水再渗进去!”

众人赶紧找来麻袋,春丫也跟着帮忙装碎石,小手被碎石磨得发红也没停。陈小七则让人把冶铁炉搬到闸边,焦老三带着人往炉里添铁料,风箱拉得“呼嗒呼嗒”响,火光映得闸体通红。

铁水熔好时,麻袋已经把裂缝堵得差不多了。陈小七让人用铁勺把铁水往裂缝里灌,铁水“滋啦”一声渗进麻袋缝隙,与石基粘在一起,没一会儿就凝了,水再也渗不出来。

“接下来拉闸板!”陈小七让人在闸两边搭起绞盘,用粗铁链绑住闸板,十几个工匠一起摇绞盘,铁链“咯吱咯吱”地绷紧,闸板慢慢往正里移。赵五蹲在闸顶,盯着闸板的位置喊:“再往左拉半尺!快正了!”

就在闸板快拉正时,突然“咔嗒”一声,一根铁链断了,闸板又歪了回去。众人都愣住了,焦老三急得直跺脚:“这铁链咋这么不经用!”

“是水流太急,拽着闸板的力道太大。”陈小七盯着断链的接口,“得再加两个绞盘,从三个方向拉,分散力道。”

赵五赶紧让人去器械坊搬绞盘,春丫则蹲在断链旁,突然道:“哥,能不能在闸板底下垫块铁板?铁板滑,水流拽不动,拉起来能省劲。”

陈小七眼睛一亮:“好主意!”让人找了块丈宽的铁板,用绳子吊在闸板底下,铁板一沾水,果然顺着水流滑了起来,拽着闸板的力道小了不少。

加了两个绞盘后,工匠们再摇时,闸板稳稳地往正里移,没一会儿就对齐了闸槽。赵五赶紧让人把铁销子插进轮轴,把闸板固定住,又往闸槽里抹了层猪油,防止下次卡住。

忙到天黑,永安闸总算修好了。焦老三让人在闸边支起锅,煮了锅热粥,众人围着锅蹲在地上喝,粥的热气飘在脸上,暖得人心头发烫。赵五喝着粥,突然道:“小七,要不咱在所有铁闸的石基旁边都堆些石头,再装个‘测裂缝的铁条’——铁条插进石缝,要是裂缝变大,铁条就会歪,咱能早点发现。”

“好。”陈小七点头,“明天就让人去办,所有改好的旧闸都得装,不能再出这样的事。”

春丫捧着粥碗,看着修好的永安闸,小声道:“哥,要是鞑子真来抢秋收的粮船,咱们的铁闸和联防网能挡住吗?”

“能。”陈小七摸了摸她的头,“铁闸能挡船,联防网能预警,还有巡检队和官军,咱们一起守着运河,鞑子抢不走一粒粮。”

正说着,远处传来马蹄声——是王百户带着官军来巡闸,见永安闸修好了,笑着道:“陈总领,你们可真厉害,这么快就把闸修好了!对了,周总督让人带信,说朝廷派了人来视察旧闸改造,过几天就到淮安,让你准备准备。”

陈小七心里一沉——视察的人要来,可还有七座旧闸没改完,得赶紧赶工。他喝了口热粥,站起身:“明天一早,咱就去下一座‘便民闸’,争取月底前再改好两座!”

夜色中的永安闸,铁闸板泛着冷光,量水孔里的木尺插得笔直。陈小七知道,秋收快到了,鞑子说不定就在暗处盯着,他得赶紧把旧闸改完,把联防网织得再密些,才能护住这运河上的粮,护住沿岸的百姓。

读书三件事:阅读,收藏,加打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