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简介:1982年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,从小酷爱读书,始终坚信:生而为人,应有坚持之事,应向光而生,向光而长,环境险恶,人性狡诈非绊脚之石,而是渡人之桥梁。
我的故乡
书桌上,加湿器浮出一缕缕白色的水雾,清且香。我躺在床上,手捧一本玛格丽特•米切尔的《飘》,静静翻看,旁边的女儿浅浅睡着,像圣洁的莲。此刻,时光一副静好模样。
在这静谧的夜,透过白色的雾,我仿佛看到了三十年前的自己——那个背着妈妈手工缝制的大花布书包的我,那个踏着泥土铺就的路,来来往往于家和学校之间的我。那条泥土路啊,那条承载着我无数梦想的求学路啊,如今只是记忆中的一方思念。
透过白色的雾,我似乎看到了我家那飘摇的,萧瑟的,青砖青瓦的院门,还有院门屋顶上那顽强的,倔强的,自由生长的草,它们如同守卫边疆的战士,孤胆一身,肃然而立,就算在寒风中也不曾折断,就算化为枯枝也要壮美舞蹈。那残缺的瓦片以及瓦片间冒出来的斜着生长的草,那风一吹就欲倒却永不倒的草,成了我记忆中永远的画面。
透过白色的雾,我好像看到了我的村庄,那个承载着我整个童年的村庄。那时的我们,没有电视,没有游戏,甚至没有一身像样的衣裤,我们穿着花布鞋成群结队的奔跑于田野山间。我们哭了,我们笑了,我们长大了,留存在记忆中的是一张一张干净无瑕的童年笑脸。
故乡,是一道道黄土铺就的路,是一座座青石砌成的房,是一堵堵记忆中的土城墙,还是一段段回不去的旧时光。故乡啊,我的故乡!
雾中,眼前的一幕幕是如此清晰,雾散,故乡是现有模样。
四通八达的水泥路成了通往文明与现代的枢纽,一行行松柏立在路的两边。我的故乡,我的童年,早已葬于黄土青石之下,唯有怀念与泪光祭奠。我的故乡,我的童年,终究还是归于了时光。
故乡啊故乡,您在一次次的苦难中崛起,碰撞,成长。终于,您变成了今天的模样。
青砖换朱颜,泥泞变平坦。这一切的一切,于我是残酷,因为我终于看不清楚您的模样;于我,又是幸福,因为,您抹掉了老去的容颜,披上了现代和文明的衣裳。此刻,我想我应该说一声,感谢一切赋予,感谢一切失去,这也让我们明白了生活的双重含义:失去与得到同在,开心与悲伤共存,一份完整的人生,是酸甜苦辣咸搅拌在一起的体验,生命中的痛,我们当以笑面,在五味杂陈的时候想到一丝甜。
抬眼望向窗外,路灯的光一直伸向远方,蜿蜒盘旋,如蛇一般。一辆辆不知疲倦的车载着的人可曾倦了?人的一生啊,要有多少次的失意和无望,又会有多少的无奈与心酸,可即便如此,我们都还坚强的,不屈的活着,因为我们心中有信仰,那信仰是光,照亮我们心中的雾,驱散我们胸口的霾。我们迎光而走,向光而生,那光便是“中国共产党”。
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,任何语言都无法表达我对党的忠诚和对我们祖国深深的爱恋。没有祖国,没有党,就没有我们蒸蒸日上的家,没有祖国,没有党,就没有我们从贫穷走向富裕,从无知走向进步的现代生活。在此,我只想振臂高呼:祖国万岁,中国共产党万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