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5书阁 > 都市小说 > 重回74当放映员,被女厂长倒追 > 第57章 咸鱼的智慧:一句话噎死专家
换源:


       “带我们去车间,看你们的‘杰作’!”

周毅这句话,像是冬日里的一盆冰水,兜头盖脸地浇在了赵兴邦等人的头上。那股子不信任和轻蔑,根本不加任何掩饰。

王建国和孙志高对视一眼,只能硬着头皮,在前面引路。

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开进了设备车间。

车间里早就清场了,只有那台凝聚了所有人希望和心血的二冲程发动机,被擦拭得一尘不染,静静地安放在正中央的测试台上。机身上冰冷的金属,在车间顶棚一排排的白炽灯下,反射着一层流动的光,像是一件等待检阅的艺术品。

周毅根本没理会旁边赵兴邦那套“请领导指示”的客套话。他只是走到测试台前,围着那台发动机,不紧不慢地走了一圈。然后,他二话不说,对着身后那群早就按捺不住的专家们,轻轻一挥手。

那个动作,像极了将军下令冲锋。

“呼啦”一下!

刘工、王教授那些“打假天团”的成员们,立刻像是嗅到了血腥味的狼群,猛地扑了上去。

他们迅速打开随身带来的工具箱,里面各种叫不上名字的精密仪器琳琅满目。

刘工第一个动手,他从箱子里拿出一个看起来像是医生听诊器的东西,两个金属头被他小心翼翼地贴在了发动机的缸体上。他闭上眼睛,侧着耳朵,脸上的神情专注地像是在聆听什么天籁之音。

材料学的老王教授则戴上了一双白手套,手里拿着一个带灯的放大镜,几乎是趴在了发动机上,一寸一寸地检查着机身的铸造工艺和焊接点。他的眉头,从一开始就没松开过。

还有一个负责精密仪器的总工,更是直接拿出了一个手持式的工业内窥镜。那根细长的、带着摄像头的金属软管,被他从火花塞的口子里,小心翼翼地探了进去,想要一窥燃烧室内部的秘密。

整个场面,专业,严谨,充满了科学的肃穆感。

王建国和孙志高两个人,站在旁边,紧张的手心全都是汗,后背的衬衫都湿了一大片。他们看着那些专家们脸上越来越凝重的表情,心脏都提到了嗓子眼,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。

这群人,太专业了。专业到让他们这些土生土长的技术员,感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和自卑。

然而,在这片紧张到几乎凝固的空气里,却有一个不和谐的音符。

叶昭压根就没往那堆人跟前凑。

他自顾自地在车间角落里,找到了一个装着各种废旧螺丝的零件木箱,然后一屁股就坐了下去。坐下去之后,他还嫌不舒服,左右扭了扭屁股,找了个最舒服的姿势。

然后,他从自己那条沙滩大裤衩的口袋里,掏出了一本不知道从哪个犄角旮旯里淘换来的,封面都快掉了的小人书——《三打白骨精》。

他把嘴里那根快嚼烂了的草根吐掉,然后津津有味地,一页一页地翻看了起来。

那副悠闲自在的模样,仿佛眼前这场决定红星县命运的“大审判”,跟他没有一毛钱关系。他不是来接受审查的,他是来这里找个清净地方,看书的。

苏晴月没有像其他老专家那样,急吼吼地围着发动机打转。

她站在人群的外围,保持着一个恰当的距离。

她那双清澈的眼睛,并没有一直盯着那台发动机,反而若有若无的,一次又一次地,瞟向那个正坐在零件箱上,看得眉飞色舞的叶昭。

直觉告诉她,这个人,很奇怪。

他的身上,有一种巨大的,难以言喻的违和感。

一个能设计出那种匪夷所思的数据报告的人,怎么会是这副德行?这不合逻辑。

要么,他就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子,一个被推到前台的傀儡,用这种荒唐的行为来故弄玄虚。

要么……他就是个真正的,不按常理出牌的疯子。

一个小时,像是过了一个世纪那么漫长。

专家们的初步检查,终于告一段落。

负责机械结构的刘工,第一个直起腰,他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,走到周毅面前,那张总是带着几分倨傲的脸上,此刻却多了一丝困惑。

他皱着眉头,低声报告:“周厅,有点奇怪。”

“从外部的结构设计,还有整体的装配工艺来看,这台发动机……确实做得非常精良。很多细节的处理,甚至……甚至超过了我们研究所里的一些实验样机。公差控制得非常好,不像是小厂能做出来的东西。”

这个结论,让周毅的脸上,第一次出现了一丝意外。

但他很快就恢复了那副冰冷的表情,只是从鼻子里,发出了一声不置可否的冷哼。

“光有一副好皮囊有什么用?绣花枕头一包草的玩意儿,我见得多了。”

他转过头,看着脸色惨白的孙志高,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命令道。

“是骡子是马,拉出来遛遛。启动,上测功机,我们看数据!”

“是!”

孙志高像是得了圣旨一样,一个激灵,赶紧应声。

他深吸了一口气,走到发动机前,亲自握住了那根启动拉绳。这一刻,他感觉自己手上握着的,不是一根绳子,是整个红星农机厂的未来。

他猛地一拉!

“嗡——轰!”

伴随着一阵极其清脆,又充满了爆炸性力量的轰鸣声,发动机,成功启动!

整个过程,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。

而且,启动之后,机身的抖动非常小,运转得极为平稳,声音听起来,沉稳而有力。

光是这一下,就让周围那些原本一脸轻蔑的专家们,脸上的表情,齐齐收敛了几分。

他们都是内行。

光是这启动的顺畅度和运转的稳定性,就足以说明,这玩意儿,绝对不是个样子货。

苏晴月几乎是下意识的,从自己的帆布包里,拿出了一个火柴盒大小的,银白色的小巧仪器。她按下一个按钮,仪器屏幕亮起,她将仪器对准了正在运转的发动机。

屏幕上,一组关于噪音分贝和机体震动频率的数据,清晰地显示了出来。

看着那组数据,苏晴月那两道清秀好看的眉头,第一次,出现了一丝真正的,难以掩饰的困惑。

数据,比她预想中的,要好上太多了。甚至比他们设计院最新型号的样机,还要稳定。

周毅面无表情地走到了测功机的控制台前,亲自上手,开始缓缓地给发动机加载负荷。

他那双锐利的眼睛,死死地盯着功率输出仪表盘上那根正在缓缓攀升的指针,头也不回地,对着旁边的孙志高,突然发问。

那个问题,像是一把匕首,又快又狠,直插要害。

“报告里说,你们为了承受更高的爆发压力,用了特殊的合金材料来制作活塞和连杆。能具体说说,是什么合金吗?化学成分配方,是什么?”

这个问题,一下子就问到了死穴上!

孙志高额头上的冷汗,“唰”的一下就下来了!

他张了张嘴,喉咙里像是被塞了一团棉花,支支吾吾,一个字都说不出来。

他怎么回答?

他哪儿知道那是什么合金啊!

那玩意儿,是叶昭那个神棍,用一堆从废品站淘来的破铜烂铁,加上几麻袋的黄豆,关在小黑屋里,神神叨叨地“炼”出来的!

别说化学配方了,他连那玩意儿到底算不算是金属,都还没搞清楚!

就在孙志高尴尬得恨不得当场找个地缝钻进去,整个车间的空气都快要凝固的时候。

角落里,传来了一个懒洋洋的,带着几分不耐烦的声音。

“那玩意儿啊,叫‘铁锅炖大豆’合金。”

所有人的目光,齐刷刷地循着声音望了过去。

只见那个坐在零件箱上的叶昭,连头都没抬一下,一边慢悠悠地翻着手里的小人书,一边像是回答“今天吃了什么”一样,随口说道:

“工艺很简单。就是把铁疙瘩扔进大铁锅里,然后加上当年的新收的黄豆,倒上山泉水,盖上锅盖,用猛火那么一顿瞎炖,大概炖上个七七四十九个时辰吧,等黄豆都炖烂了,出锅,晾凉了,就是了。”

他顿了顿,像是想起了什么,又补充了一句。

“哦对了,这个核心技术在于火候的把握,还有黄豆的产地,很复杂的,说了你们也不懂。解释起来,太麻烦了。”

一句话。

简简单单的一句话。

把在场的所有专家,包括那个“铁面阎王”周毅在内,全都给噎得半死。

整个车间,死一般的寂静。

苏晴月更是气得捏紧了手里的笔记本,指节都因为用力而有些发白。

这家伙……

他是在公然侮辱在场所有人的智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