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5书阁 > 灵异小说 > 刑侦笔记:神级辅助系统 > 第10章 骨龄与谎言
换源:


       7:15,江城公安法医中心三楼。

窗帘半掩,晨光斜切进来,落在不锈钢桌面,像一把薄刃。

三具骨架依次排开,标签写着:

少年林小远

女人刘桂芳

男人李卫华

顾岚端着一杯黑咖啡,杯口冒着细雾。

她低头,目光落在少年肱骨的骨骺线上,声音低却清晰:“骨龄17.4岁,误差正负三个月。”

李汉站在对面,指尖轻敲桌面:“可失踪记录显示,林小远还差两个月才满17岁。”

顾岚抬眼:“骨龄不会撒谎,登记会。”

8:30,户籍大厅。

档案员小赵调出林小远出生证明,纸张泛黄。

“出生日期2006年10月12日。”

李汉皱眉:“实际骨龄比登记大半年。”

小赵推了推眼镜:“农村户口,上户晚,按农历报的虚岁。”

李汉心里咯噔一声:虚岁登记,在农村并不罕见,却成了谎言的温床。

9:45,刘桂芳家属接待室。

丈夫老陈搓着手,掌心粗糙。

“桂芳身份证写1971年生,可她常说自己是1973年的。”

顾岚问:“为什么改小?”

老陈苦笑:“厂里招工卡年龄,改小两岁能早点退休。”

李汉记录,心里却想:两年之差,足以把嫌疑人范围扩大或缩小。

11:20,李卫华弟弟李卫民来了。

“我哥实际比我大五岁,户口却写大三岁。”

李汉追问原因。

李卫民叹气:“当年超生罚款,少报两岁少交两千块。”

顾岚在一旁轻声补刀:“两千块,换一条命的模糊边界。”

13:00,技术室。

电脑屏幕跳出比对结果:

林小远:骨龄17.4岁,登记16.9岁,差距0.5岁。

刘桂芳:骨龄51.6岁,登记49.3岁,差距2.3岁。

李卫华:骨龄38.8岁,登记36.1岁,差距2.7岁。

李汉盯着数字,心里像压了一块铅:

三具尸体,三种谎言,却指向同一天失踪。

14:30,会议室。

老郑把矿区历年体检表摊在桌面。

“2006年以前,矿区体检用手摸骨龄,误差大,很多人趁机改小。”

顾岚补充:“2008年后才用X光,但户籍没同步。”

李汉敲桌子:“也就是说,矿难名单上的年龄全是‘打折’的。”

16:00,林家小院。

林母坐在门槛,手里攥着儿子的旧作业本。

“小远早产两个月,怕养不活,上户口时多报了半岁。”

李汉蹲下:“您知道这半岁意味着什么吗?”

林母红了眼眶:“意味着我的孩子可以提前一年上学,也可能提前一年下井。”

风穿过院子,吹得作业本哗啦作响,像无声的叹息。

17:45,审讯室单向玻璃后。

张德贵坐在铁椅里,目光呆滞。

李汉播放骨龄报告录音。

“林小远实际17.4岁,矿难名单16.9岁,你记录的年龄是哪份?”

张德贵沉默良久:“我不知道,名单是按矿里体检表抄的。”

顾岚追问:“体检表谁填的?”

张德贵低头:“我。”

李汉心里一震:谎言的源头,竟是记录者本人。

20:00,法医中心灯火通明。

顾岚把三副骨架重新扫描,输入修正后的出生日期。

系统弹出新的死亡时间:

林小远:2023年8月12日02:11

刘桂芳:2023年8月12日02:15

李卫华:2023年8月12日02:17

误差缩小到三分钟。

李汉看着屏幕,长长吐出一口气:

“谎言把时间拉长,骨头把时间钉死。”

22:30,拼骨室灯一盏盏熄灭。

顾岚把修正后的骨龄报告装进档案袋,封口。

李汉站在门口,回身望向三副骨架。

月光从百叶窗缝隙漏进来,照在少年空洞的眼眶。

他轻声说:“年龄可以改,死亡不会。晚安,孩子们。”

门轻轻合上,走廊尽头,夜色像一条无声的河。

读书三件事:阅读,收藏,加打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