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5书阁 > 短篇小说 > 红楼剑锋 > 第三十三章 叶尼亚条约
换源:


       正在猛轰的宣朝炮兵突然停了下来,而在宣朝主帐内,一位金发碧眼的西方超凡向皇太子递出一封信,信是太公伊凡.瓦西里罗布奇写的,在信中,伊凡.瓦西里罗布奇写道为了避免双方士兵的无畏伤亡,请求和谈。

几位主将商议了一番,认为谈可以谈,对伊尔库那克城围而不攻,但分出去的十万军队继续向西攻击,最好越过叶尼亚河,攻破罗刹国在西西利亚的重镇青坎城,占据中西西利亚。

神京城内皇上和太上皇收到皇太子的密信,与朝中的几位能臣商议两天,给皇太子回了信,信中主张最低以也要叶尼亚河为界,假如青坎城攻破了,可以多要些地方,禁止罗刹国人向叶尼亚河以东探索参透。同时命令在镇西军的忠顺王放下手中工作,赶扑伊尔库那克城,主持与罗刹国的和谈。

在伊尔库那克城,宣朝士兵停止了一切攻击行为,双方在城下的军帐中会谈,伊凡.瓦西里罗布奇听到要以青坎城为边界,气得脸色通红,当场拒绝,扬言太不了继续打,举国之力继续战争,最多以勒拿河为边界,至于赔偿两千万两白银更为无暨之淡。

第一次会谈双方不欢而散,而罗刹女王收到消息,宣朝士兵已越过叶尼亚河,出现在青坎城附近,在西线与瑞成国的交战正处于焦灼,去信给伊凡.瓦西里罗布奇越发严厉,称可以适当降低条件,促成和谈。

同时,罗刹国女王调集莫里科周围几个城市的城卫军,越过乌拉尔山进入西西利亚,把征服北西域的军团往西西利亚调,在贵族大会上做了动员,女王做了最坏的打算,怎么也要在青坎城挡住宣朝的攻势。

宣朝士兵在青坎城一线遭遇阻力越来越大,在那里,几乎全民皆兵,在村里,在小路上,在密林,时不时有冷箭向宣朝士兵射来,有穿着破烂衣裳拿着斧头向小股大宣士兵冲来,大宣士兵损失很大,停止了突进,建立防线。

大宣和罗刹国都意识到不可能凭一战就让对方屈服,这是两个国力的比拼,也是两个不同文明的战争,来日方长,都待以后征服对方。

经过几番拉扯,忠顺亲王和太公伊凡.瓦西里罗布奇在伊尔库那克城下签订了条约,双方以叶尼亚河为界,西方归罗刹国,东方归宣朝,双方不得在叶尼亚河两边两百里范围内建城和要塞,罗刹国以一百万两银子赎回俘虏,同时放回宣朝的士兵,宣朝士兵须打开通道,放伊尔库那克城中的军队回青坎城,路上不得攻击,史称《叶尼亚河条约》。

条约签订,双方同时松了一口气,这场战争近四个月,从春季打到秋季,死了数十万战士,罗刹国不知道,宣朝民生受到了影响,原本几年来逐渐丰益的国库重新变得干瘪,不过这一切都值得,起码保证西域和瀚北在三十年内没有大的战争,拓地千里,虽然太多都是不毛之地,但那么大的一块原始深林,其中的经济价值不知凡几,不说瀚海埋藏着诸多矿产,里面的山珍也是中原急需,为后代计,这太值得了。

消息传回朝庭,太上皇和皇上心中松了一口气,接着满脸兴奋之色,拓地千里,只要守住了,在史上功绩薄上必有自己的一笔,虽然花费颇大,国库空了,奖励将士的偿银还没角落,这一切都值得,外部环境宽松,可以继续改革内政,不过在这之前,有些帐必须清算。

第二日召开大朝,朝臣在太和殿内看见双日凌天,太上皇主坐,皇上也没有平常的别扭神情,看来两人心情很好,消息灵通的大臣知道北方传来好消息,今天应该不用承受两位皇帝的怒火。

上朝大臣三呼“万岁”后,不待夏守忠呼喝,太上皇大笑几声,朗声道:“祖上保诺,将士用命,昨天传来消息,与罗刹国的条约已签订,条约内容,诸君请看明天的朝报,此次用兵,算是结束了,也算是我大宣取得了大胜!”

下面朝臣之间“嗡!”的一声响起,大部分朝臣面露兴奋之色,恭贺之声不绝于耳,小部分文臣望着兴奋之色的武将,面色沉凝,眼中意味难明。

太上皇和皇上正在观察下面大臣的反应,副都御使于正兴出列朗声道:“臣弹劾忠顺王在罪为三,一是在西域战争中为了运送军粮虐民、暴民,致使民众伤亡惨重;二是在镇西军中迫害朝中勋贵,擅自抓捕十几位勋贵;三是好大喜功,空耗国力,签订条约,把未来十年国力浪费在千里的不毛之地。”说完,双手捧着奏则,低头弯腰。

副都御使于正兴使得有喧闹的朝堂瞬间寂静,太上皇眯了眯眼,笑容的脸僵了僵,继续微笑,而皇上修养差了点,脸色黑沉,用看死人的眼神看着于正兴,太上皇斜眼看了看皇上,微微摇头。

不待群臣有其他反应,殿中又十几人出列道:“请皇上治忠顺王罪!”低头躬身,就好像排练好一样。

此时殿中的大臣感觉不对,全都低头望着殿中的地砖怔怔出神,仿佛地砖上有绣花一样,前几位的内阁大臣眼观鼻,鼻观心,怔怔出神。

站在武将首位的御军阁大阁臣陈老将军此时气得脸色通红,浑身直抖,胡子都翘起来了,大声道:“放屁!你们这帮吃人饭不干人事的家伙,你们看过军报没,就在这里胡咧咧,忠顺王为什么要斩杀运粮民众,还不是替你们这群文官收拾烂摊子,要不是你们文官扣克运送军粮民役的月钱和伙食,使得民役逃亡,造成军粮迟迟未到,忠顺王会斩了运送军粮的民役?”

不理殿中文官不善目光,陈老将军继续说道:“后面两条更是你们牵强附会,是祸国殃民之言,那些勋贵在草原所做的事,就为了些财物,致使我朝在南蒙十年努力功亏一篑。折损了足足五万兵马,五万兵马啊!抓铺是轻的,要是我在那里,把他们千刀万剐。”

停了停,陈老将军接着说道:“你们不是对忠顺王不满,不是要治忠顺王的罪,是对我军方的不满,是要治我军方的罪,要治前线几十万将士的罪。”

读书三件事:阅读,收藏,加打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