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5书阁 > 历史小说 > 开局一把唐横刀,你管这叫农民? > 第二十二章皇子不是龙种?
换源:


       旗舰之上,宋大江的狂怒,被江风吹得支离破碎。

他透过望远镜,亲眼看着吴小用被万箭穿心,看着自己数千精锐在瓮城中被屠戮殆尽,如同被收割的麦子。

那座灰白色的雄城,像一张沉默的巨口,吞噬了他所有的野心与荣光。

恐惧,如同冰冷的江水,瞬间灌满了他的四肢百骸。

“撤!”

“回洞庭!快!”

他发出了一声变调的嘶吼,连滚带爬地冲下望台,声音里带着哭腔。

残存的几艘战船,仓皇调头,拼了命地向上游逃窜。

宋大江站在船头,看着越来越远的临江城,心中只有一个念头。

逃。

只要能逃回聚义岛,只要还有呼延冰的三千铁骑在,他就有东山再起的机会。

然而,当船队逃出数十里,转过一道河湾时,宋大江脸上的血色,彻底褪尽了。

江面上,空空如也。

他停泊在下游接应的百余艘后备船只,不见了踪影。

只有无数破碎的船板与木屑,在江面上打着旋,如同在嘲笑他的愚蠢。

“船呢?”

“我的船呢!”

他一把揪住身边舵手的衣领,双目赤红。

舵手颤抖着指向岸边的芦苇荡。

那里,影影绰绰,站着成百上千的渔民。

他们手中拿着鱼叉,拿着斧头,甚至只是拿着磨尖的竹篙。

为首的一个汉子,肩上扛着一柄开山巨斧,脸上带着一道狰狞的刀疤,正冷冷地看着他。

那汉子身后,一个被捆得像粽子一样的身影,正是他派去强行登陆的先锋大将,鲁智浅。

宋大江踉跄着后退一步,脚下被缆绳绊倒,狼狈地摔在甲板上。

完了。

一切都完了。

他毕生经营的霸业,他梦想中的王图,在这一刻,都化作了江面上的泡影。

“噗——”

一股腥甜的液体猛地涌上喉头,他张开嘴,喷出一口鲜血,染红了身前的甲板。

他挣扎着想要爬起,一只穿着草鞋的大脚,却重重地踩在了他的背上,将他死死地按在地上。

“你就是宋大江?”

那扛着巨斧的汉子跳上船,居高临下地看着他,声音粗犷如砂石。

“我叫方小腊,一个打鱼的。”

“你劫我们的船,抢我们的粮,杀我们的兄弟。”

“今天,这笔账,该算算了。”

……

玄武山。

清晨的阳光,驱散了山谷中最后一丝血腥气。

李显站在高台之上,看着台下整齐列队的近三千名兵士。

他没有立刻整备军队,而是下令将所有战死的将士,无论子弟兵还是乌林县的乡勇,都用上好的棺木收殓,立碑造册。

每一座新坟前,都摆上了一碗酒,一碗肉。

李显亲自为每一座坟,添上一抔土。

做完这一切,他才回到中军帐。

帐内,桌案上放着一封没有署名的信,是呼延冰离开前留下的。

信上没有多余的言语,只有一个地名,和一个人名。

乌林县,玲珑阁,徐家豪。

下面还有一行小字。

“此人,知天下事。”

李显将信纸凑到烛火上烧尽。

他没有立刻动身,而是将张铁牛和赵四叫到帐内。

“我走之后,子弟兵的操练,一日不可懈怠。”

“乌林县的乡勇,由你二人共同统领,继续扩招,严加训练。”

“所有军务,皆由李小翠总览。遇事不决,可飞马报于临江公主殿下。”

他交代完所有事宜,才换上一身寻常商贾的行头,带上缴获的万两黄金,独自一人,悄然下山。

乌林县城外,玲珑阁。

那是一座三层的木制小楼,飞檐斗拱,雕梁画栋,坐落在一片清幽的竹林之中,看起来更像是一处文人雅士的隐居之所。

李显叩响了门环。

开门的是一个眉清目秀的青衣小厮。

“客官找谁?”

“我找徐家豪,徐老板。”

小厮上下打量了他一眼,见他衣着普通,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服的轻慢。

“我家主人不见客。”

说罢,便要关门。

李显伸出一只手,抵住了门板。

他没有说话,只是从怀中取出一只沉甸甸的钱袋,扔在小厮脚下。

钱袋散开,黄澄澄的金锭滚了一地。

小厮的呼吸,瞬间急促起来。

片刻之后,李显被请入了玲珑阁的二楼雅间。

一个身着锦缎长袍,面容白净,留着三缕长髯的中年男人,正端着一杯香茗,慢悠悠地品着。

他便是徐家豪。

“听说,阁下想从我这里,买个消息?”

徐家豪眼皮都未抬一下,声音里透着一股居高临下的傲慢。

“幽州军械失窃案,所有线索。”

李显开门见山。

徐家豪品茶的动作,停顿了一下。

他终于抬起头,第一次正眼看向李显,眼神锐利如刀。

“这个消息,很贵。”

“我出万两黄金。”

徐家豪笑了,他放下茶杯,摇了摇头。

“阁下莫非是在说笑?”

“这个消息,牵扯太大。别说万两黄金,就是十万两,百万两,徐某也不敢卖。”

他站起身,走到窗边,背对着李显。

“送客。”

门外的小厮应声就要进来。

“如果,我是替她来问的呢?”

李显的声音,平静地响起。

他从怀中,缓缓取出一块通体温润,雕着繁复凤纹的玉佩,放在了桌上。

那是萧容的贴身之物。

徐家豪的身体,猛地一僵。

他转过身,死死地盯着那块玉佩,脸上的傲慢与从容瞬间消失殆尽,取而代之的,是一种极度的震惊与敬畏。

他快步走回桌前,仔仔细细地端详了那块玉佩许久,才长长地吐出一口气。

他对着那块玉佩,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大礼。

而后,他转向李显,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。

“公子,请随我来。”

徐家豪亲自在前方引路,将李显带到了玲珑阁的后院,推开一间不起眼的柴房。

他挪开柴堆,露出一个黑漆漆的洞口。

两人顺着狭窄的石阶,一路向下。

地下的空间,豁然开朗。

这里是一间巨大的密室,四周的墙壁上,嵌满了手臂粗的夜明珠,将整个空间照得亮如白昼。

密室之内,没有金银珠宝,只有一排排顶天立地的巨大书架。

架子上,密密麻麻,全是分门别类,用牛皮卷封好的卷宗。

空气里,弥漫着一股陈旧纸张与墨迹混合的味道。

“这里,收藏着大梁立国三百年来,所有见得光,和见不得光的秘密。”

徐家豪的声音里,带着一丝自豪。

“我徐家,祖上曾是太祖皇帝身边的记室,专司记录天下情报。代代相传,才有了今日的玲珑阁。”

他走到最里层的一个书架前,从一个上了三重锁的铁盒中,取出了一份已经泛黄的卷宗。

他将卷宗递给李显。

“公子想知道的,都在这里。”

李显接过卷宗,展开。

卷宗的第一页,是一幅女子的画像。

画上的女子,素衣白裙,眉目如画,眼神清冷,带着一股不食人间烟火的倔强。

正是年轻时的惠妃。

“惠妃,本名林清梦。幽州雁门郡人氏。”

徐家豪的声音在寂静的密室中缓缓响起。

“其父本是前朝大儒,因文字狱获罪,全家流放。行至雁门,遇山匪,父母双亡。林清梦侥幸逃脱,被时任雁门校尉的顾长风,也就是顾昭庭的父亲所救。”

“她与顾昭庭一同长大,青梅竹马,早已私定终身。”

“景熙元年前,先皇巡视北境,太子,也就是当今陛下,随驾同行。在顾家,太子对林清梦一见钟情,回京后便请求先皇赐婚。”

“一道圣旨,棒打鸳鸯。顾家忠烈,不敢抗旨。林清梦为保顾家满门,含泪入宫。”

“然而,她性情刚烈,入宫之后,宁死不从。陛下虽贵为天子,却也无可奈何,整整三年,未曾近得其身。”

“直到后来,宫中来了一位西域方士,炼出一种名为‘乌石散’的奇药。此药无色无味,溶于酒水,女子服下,便会神志不清,任人摆布。”

徐家豪说到这里,停了下来,长叹一声。

“那一夜,陛下在酒中下药,诱骗惠妃喝下。之后,便有了四皇子,萧仓舒。”

李显拿着卷宗的手,微微一紧。

他脑中无数零碎的线索,在这一刻,被瞬间串联起来。

惠妃与顾昭庭的青梅竹马。

庆王常年镇守幽州。

顾昭庭对惠妃那份至死不渝的爱恋。

惠妃为何要杀死自己与皇帝的儿子,四皇子。

一个石破天惊的答案,在他心中轰然炸开。

三皇子庆王萧景,不是龙种。

他是顾昭庭的儿子,而且皇帝陛下也知道,只有顾昭庭自己不知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