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5书阁 > 历史小说 > 多子多福:我六十老农,开局迎娶娇妻 > 第134章 这才是完全体!
换源:


       与此同时数千里之外的靖边镇,黑水河畔新建的秘密船坞内。

这里与京城皇宫的奢华和阴谋不同,空气中弥漫着机油、煤炭和钢铁混合的味道。

上千名工匠在各自的岗位上,紧张地忙碌着。

巨大的蒸汽锻锤,每一次落下,都让整个大地跟着震动。

船坞中央,一个无比巨大的钢铁造物,静静地卧在那里。

它的主体部分,已经被一块巨大的油布遮盖,但仅仅是裸露在外的部分,就足以让任何看到它的人感到震撼。

那不是木头,而是用无数钢板连接而成的船身,闪烁着金属的光泽。

周鲁班站在这个钢铁巨兽的面前。

他伸出那双布满老茧的手,轻轻摸着冰冷的钢板,感受着那份独有的坚实质感。

他的身体,在微微发抖。

不是因为寒冷,而是因为激动。

他一辈子都在和木头打交道,他能让最坚硬的铁木,弯曲成完美的弧线。他曾以为,那就是造船的极致。

可直到他亲眼看着这艘船,在这群工匠手中,从一张图纸,一点点变成现实。

他才知道,自己过去是多么的渺小。

这,才是真正的力量。

第二天,天亮了。

靖边镇的人都从家里出来,聚集到黑水河边。

从船坞到下游几里远的河岸,站满了人。士兵、工匠、商户、百姓,都停下了手里的工作。

他们都伸着脖子,看向船坞的方向。

人群里,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激动和好奇。

他们听说,秦总管耗费心血制造的一艘大船,今天要下水。

“听说了吗?那船是铁做的!铁怎么可能浮在水上?”

“不只是铁做的,那船没有帆,也没有桨,靠一个会喷气的铁疙瘩自己跑!”

“真的假的?那不是妖怪吗?”

人群中全是议论,充满了对未知事物的怀疑。

徐文远和赵铁柱站在秦烈身后,看着这片人海。

赵铁柱很激动,他看着那艘船从一堆零件,变成了现在的样子,那种感觉他现在还记得。

“总管,今天之后,整个大乾都要被咱们靖边镇吓到了!”他说道。

秦烈没有说话,只是看着那个被大油布盖住的轮廓。

时间到了。

秦烈走上一个临时搭建的高台,他的视线扫过下面的人群。

他没有说话,只是抬起手,向下挥动。

“扯帆!”

命令下达。

几百个镇北军士兵同时用力,拉动绳索。

那块盖住大船的油布,被一点一点地扯了下来。

当那艘船的样子,完全出现在阳光下时,周围都安静了。

所有的议论声,所有的呼吸声,都消失了。

几万人的视线,都固定在河道中央的那个东西上。

那是一艘船。

一艘他们从未想象过的船!

船身长三十丈。它不是用木头造的,而是用无数巨大的钢板,以粗大的铆钉连接在一起。它的外形有很多棱角,阳光照在上面,反射出金属的光。

它没有桅杆,也没有船帆。

船身两侧,是两个比水车还要大几倍的轮子,轮子上装着一片片木板,浸在水里。

船体中部,一根粗大的黑色烟囱,指向天空。

所有人都看傻了,他们一个个张大嘴巴,脑袋里什么都没有了,完全不明白自己看到了什么。

这根本不是他们知道的“船”,这是一个用钢铁造出来的东西。

就在这片寂静中,一个声音从那艘钢铁船的船头响起。

周鲁班穿着一身新的工匠服,站在船头,他身后,是几十个同样激动的南北工匠。

他指着脚下的船身,用一种自豪的语气说。

“各位!这艘船,从龙骨到船壳,全部是我们靖边镇的钢材打造!它很坚固!”

他跺了跺脚下的甲板,发出了金属撞击的声音。

“船舱内部,用了总管设计的‘隔水舱’结构!整艘船被分成了十六个独立的密闭隔间!就算船底撞上石头,撞出三五个大洞,船也不会沉!”

人群中发出了吸气的声音。

不会沉的船?

周鲁班的声调更高了,他指向船体中央,那个被很多管道和阀门包住的锅炉。

“它的心脏,就是这个!一台经过我们技术研究院上百次改良,几千次试验的新蒸汽机!”

他笑了起来,笑声里带着得意。

“我知道,前些日子,城里有传言,说我们的工坊天天爆炸,说这蒸汽机是个吃人的东西!今天,我就告诉你们真相!”

“那些‘爆炸’,都是我们为了测试锅炉能承受多大压力,故意进行的试验!每一次响声,都代表我们对这个钢铁东西的掌控,又进了一步!”

“至于那些传言中被炸死的工匠兄弟……”周鲁班一挥手,指向他身后。

几十名工匠一起上前一步,对着岸上的人群挥手,他们脸上带着笑容。

“他们都好好地站在这里!他们是这艘船的第一批船员!”

真相清楚了。

之前被魏忠贤的人打听到的所有“绝密情报”,在这一刻,都成了一个笑话。

那些爆炸、死亡、技术问题,全都是秦烈计划好,演给魏忠贤看的一场戏!

岸边的人群,在短暂的惊愕之后,爆发出了巨大的欢呼和呐喊!

“总管威武!”

“靖边镇威武!”

秦烈抬手,让声音停下。

他走上前,他的话传遍了整个河岸。

“今日,我宣布,这艘船,正式命名为——靖边一号!”

他停了一下,视线转向人群中的一个身影。

“同时,我任命,秦家商行总管,秦月,为‘靖边一号’首任船长!”

这句话一出,全场再次安静。

所有人的视线,都集中在那个从人群中走出的年轻女子身上。

秦月。

她不再是那个跟在秦烈身后的少女。

她穿着一身黑色的衣服,头发束起。腰间挂着一把刀,步伐沉稳,走上了高台。

她的脸上,没有紧张,只有一种坚定和自信。

在几万人的注视下,她走到秦烈面前,单膝跪地。

“船长秦月,听令!”

秦烈从亲卫手中,接过一把代表船长权力的指挥刀,亲自为她佩戴在腰间。

“我命你,立刻率领‘靖边一号’,装满我们靖边镇的货物,第一次航行去江南!”

“属下,领命!”秦月回答。

她站起身,转身面向那艘钢铁船,眼中像是燃烧着火焰。

岸边,一箱箱货物被吊装上船。

有发光的钢锭,有打包好的皮毛。

更多的是一袋袋种子。那是秦烈用能力改良出的耐旱高产的粮种,比黄金和钢铁更宝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