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5书阁 > 灵异小说 > 雾锁旧楼 > 第52章:星轨上的年轮
换源:


       一、冰舱里的对话

北极科考站的低温实验室里,“星轨”的根须已经爬满了培养舱的内壁。晓星用激光笔照着根须交织的节点,那里正不断生成新的基因片段,像台微型打印机,将外界的信息编码成生命密码。

“你看这个片段,”她指着屏幕上螺旋上升的链状结构,“是昨天从‘根须号’传来的火星土壤数据,它只用了六小时就完成了适配变异。”艾米的全息影像出现在旁边,手指在虚拟键盘上跳跃,将火星的昼夜温差参数输入培养舱。

“适配度98%。”艾米调出模拟图,根须在虚拟火星地表上蔓延,所过之处,红色沙土渐渐泛起绿意,“等‘星轨’的种子舱投放到火星,不出三个月,就能长出第一片适应层。”

培养舱突然发出轻微的震动,根须上的荧光节点集体闪烁,在舱壁上拼出幅动态图:槐安里的老槐树正在落叶,叶片飘向天空,变成颗颗流星。晓星认出那是小禾昨天发来的影像,老槐树到了换叶期,小禾收集了一筐金黄的叶子,说要做成标本寄到北极。

“它在催我们回家呢。”晓星笑着调整营养液浓度,根须似乎听懂了,荧光变成温暖的橙黄色,像槐安里的夕阳,“还有四十天,科考任务就结束了。”

艾米的影像凑近屏幕,看着根须在模拟火星图上画出条蜿蜒的线,终点是座小小的玻璃屋,屋里有三个人影——是她、晓星和小禾,正围着炉火煮茶。“我已经申请了火星前哨站的轮换名额,明年这个时候,咱们就能在火星的玻璃屋里喝上槐安里的新茶了。”

根须突然加速生长,将模拟图上的玻璃屋包裹起来,像个金色的茧。晓星知道,这是“星轨”在表达期待,它总能用最直白的方式,把抽象的思念变成具体的画面。

二、槐安里的标本簿

小禾的书桌上摊着本厚厚的标本簿,第一页贴着片北极地衣,是晓星去年带回来的,边缘还留着冰棱的痕迹。她用镊子夹起片刚收集的槐树叶,叶片上的纹路在阳光下清晰可见,主脉粗而直,像老槐树的躯干,侧脉细密,像无数条伸向远方的根须。

“第107号标本。”她在标签上写下日期,旁边画了个小小的笑脸,“今天晓星那边的极昼开始了,‘星轨’的生长速度加快了30%。”标本簿里夹着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:有块火星陨石的碎片,是艾米从“根须号”的样本库里匀出来的,表面有个细小的凹痕,像被根须轻轻啄过;有片空间站的金属碎屑,泛着淡蓝色的光,是向日葵花盘的磨损件,艾米说它吸收了足够的宇宙射线,能当书签用。

最厚的一页贴着张三人的合照,是出发前在老槐树下拍的。照片上,晓星举着刚发芽的“星轨”幼苗,艾米抱着向日葵花盘,小禾手里捧着装满槐树叶的篮子。现在看来,照片里的幼苗已经长成能编织星图的藤蔓,向日葵成了空间站的“导航仪”,而那些槐树叶,正变成标本簿里的时光刻度。

窗外传来孩子们的笑声,小禾探头望去,几个孩子正围着老槐树转圈,捡拾落在地上的叶子。其中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举着片叶子跑过来,叶子上用红笔写着“寄给北极的晓星姐姐”。

“我帮你寄哦。”小禾接过叶子,发现背面画着颗星星,“还要给空间站的艾米姐姐寄一片吗?”小姑娘用力点头,又跑回去捡叶子,裙摆扫过满地金黄,像只快乐的小蝴蝶。

小禾把两片叶子夹进标本簿,在旁边写道:“树叶会记得阳光的温度,就像我们会记得彼此的模样。”写完,她抬头望向天空,云层正慢慢散开,露出片清澈的蓝——艾米说,从空间站看地球,最美的就是槐安里上空的这片蓝,像块被老槐树的影子染过的绸缎。

三、根须上的倒计时

“根须号”的主控舱里,艾米盯着全息星图上跳动的光点。距离火星轨道还有72小时,“星轨”的种子舱已经整装待发,每个舱体上都印着片小小的槐树叶图案,那是小禾特意设计的标志。

“最后一次校准。”她按下启动键,种子舱的舱门缓缓打开,露出里面排列整齐的胶囊,每个胶囊里都裹着“星轨”的根须细胞,外面覆着层透明的保护膜,膜上印着北极的冰纹和槐安里的树影。

突然,警报灯闪烁起来,屏幕显示种子舱的温度传感器出现异常。艾米立刻调出监控画面,发现是颗微小的陨石击穿了隔热层,导致局部温度骤降。就在她准备手动修复时,胶囊表面的保护膜突然变色,从透明变成银白色,像层应急铠甲,将温度稳定在适宜区间。

“是‘星轨’的应激反应。”艾米松了口气,看着保护膜上的冰纹变得更加密集——它调用了北极地衣的抗冻基因,在瞬间完成了自我修复,“你可真能干。”她对着屏幕里的根须影像笑了笑,根须立刻在舱壁上拼出个笑脸回应。

通讯器突然亮起,晓星和小禾的影像同时弹出。晓星的背景是北极的极昼,阳光透过冰层,在她脸上投下菱形的光斑;小禾正坐在老槐树下,手里摇着蒲扇,身后的树叶沙沙作响。

“还有三天就能在火星汇合了。”晓星举起手里的样本瓶,里面泡着片“星轨”的新叶,“它长到17厘米了,根须能绕培养舱三圈。”小禾晃了晃手里的标本簿:“我把新采的槐树叶做成了书签,到时候夹在给你们带的书里。”

艾米指着窗外掠过的流星:“刚才有颗流星,我许了愿——希望到了火星,‘星轨’能长出带槐花香的叶子。”

种子舱突然发出一阵柔和的光芒,根须的影像在三人之间展开,组成个完整的圆环,圆环里,北极的冰、槐安里的树、火星的红土慢慢融合在一起,变成颗旋转的星球,星球上,三个小小的人影正并肩走着,身后跟着蔓延的根须,像条闪光的路。

四、火星上的第一片叶

登陆舱的舱门打开时,红色的尘土扑面而来,带着金属般的凉意。晓星、艾米和小禾站在火星地表,看着远处的种子舱缓缓打开,“星轨”的根须像金色的瀑布般倾泻而出,接触到土壤的瞬间,立刻开始扎根、蔓延。

“开始计时。”艾米按下记录仪,屏幕上跳动着数字:00:00:00。

第一个小时,根须在地表画出个巨大的圆,圆的中心隆起个小小的土包;第二个小时,土包裂开,冒出根淡绿色的茎,茎上裹着层透明的鞘;第三个小时,鞘裂开,露出两片卷曲的嫩叶,叶片上沾着细微的红土颗粒,像裹着层火星的勋章。

当第一缕阳光越过火星的地平线,照在嫩叶上时,叶片突然舒展开,边缘泛起淡淡的金色——那是“星轨”融合了北极光的基因,在火星的阳光下,重现了北极的光晕。更神奇的是,叶片展开的瞬间,空气中飘来缕淡淡的槐花香,小禾惊讶地睁大眼睛:“是槐安里的味道!”

晓星蹲下身,看着叶片背面的纹路,主脉是火星的经纬线,侧脉是北极的星轨,而最细密的纹路里,藏着槐安里老槐树的年轮密码。“它把我们走过的地方,都织进叶子里了。”

艾米的全息记录仪正将这一幕传回地球和空间站,屏幕上,北极科考站的同事在欢呼,槐安里的孩子们举着画满星星的牌子,老槐树的影子在屏幕上轻轻晃动,像在点头微笑。

小禾从背包里拿出标本簿,小心翼翼地撕下最后一页空白纸,放在新叶旁边。纸上很快印上了叶片的纹路,像幅天然的拓片。她在拓片旁写道:“第108号标本,火星上的第一片叶。它记得北极的冰,记得槐安里的风,记得我们三个人的约定。”

根须还在继续蔓延,穿过红色的尘土,朝着远方的峡谷伸去。阳光在根须上反射出银色的光,像条从登陆点延伸向宇宙的路。晓星、艾米和小禾并肩站着,看着这片陌生的土地上,长出带着故乡印记的生命,突然明白:所谓远方,从来不是与故乡割裂的地方,而是故乡的根须,在更广阔的天地里,长出的新的年轮。

夜幕降临时,第一片叶在火星的晚风中轻轻摇曳,叶片上的光斑流转,像在播放一部无声的电影:北极的冰在融化,槐安里的树叶在飘落,空间站的向日葵在旋转,而她们三个人的笑声,正顺着根须,在红色的星球上,一圈圈荡漾开去。

晓星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,在扉页上画下这片叶子,旁边写了行字:“宇宙很大,大到能装下无数个星球;宇宙又很小,小到一片叶子里,就能装下所有牵挂的地方。”写完,她抬头看向另外两人,艾米正对着叶片拍照,小禾在给远方的孩子们发消息,她们的笑脸,和叶片上的光斑一样,亮得像颗颗星星。

飞卢小说,飞要你好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