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5书阁 > 都市小说 > 女英雄 > 第二章 谁也拗不过她
换源:


       第二天下午2点整,我们的牌局又准时开始了。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,轻柔地洒在牌桌上,给这场没有任何功利和算计的小型聚会增添了几分温馨的氛围。在正式开打之前,徐姐突然想起什么似的,放下手中的牌,很郑重地提醒我:“我说丁香女士啊,你可别忘了昨天答应我们的事哦,要讲那个女英雄的故事呢!“她特意把“女英雄“三个字拖得长长的,眼底是难掩的促狭,嘴角还带着一丝狡黠的笑意。

我放下手中的牌,轻轻摩挲着牌面,笑道:“放心吧,我可没忘记这个约定。嗯——让我想想,该从哪里开始讲起呢?“我故作沉思状,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,然后一拍手:“有了!就从郑海上高中那个件事讲起吧!“

“等等,等等!“老张突然着急地打断我,一边在手提包里翻找着什么,一边嘟囔着,“我的录音笔呢?出门前明明特意放在包里的啊!“这位老“作家“果然改不了职业习惯,遇到好故事第一反应就是要记录下来,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的细节。

看着老张手忙脚乱的样子,徐姐忍不住捂着嘴偷笑,同时扭头朝墙上的摄像头看。朱老师最先反应过来,也忍不住打趣道:“老张啊,你看你这不是舍近求远吗?丁香女士这里不是有现成的监控设备吗?回头让她调出录像给你不就行了?“

老张闻言一愣,随即恍然大悟地拍了下自己的脑门,自嘲道:“哎呀!我这脑子真是越来越不中用了,这不就是典型的'骑着马找马'嘛!“他的表情既懊恼又好笑,引得大家都忍俊不禁。

我清了清嗓子,还学人家评书演绎家,“啪”,一打折扇,正式开讲:

要我说呀,在卢佳慧堪称传奇的大半生中,2001年6月无疑是一个相对重要的关键转折点。那年夏天,郑海在中考中意外失利,以三分之差与重点高中县一中失之交臂。若是按正常情况,只能退而求其次之,去镇上的普通高中就读了。这个结果让全家人都感到意外,因为郑海平时成绩一直不错,谁也没想到会在关键时刻出现这样的结果。

然而,也是因为三分之差,如果愿意支付八千元的代培费,郑海还是有机会进入一中的。可是,这笔钱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,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大半年的工资。

面对这个情况,郑家大家长,也就是卢佳慧的老公公组织召开了家庭会议。参加这次会议的成员有:郑海的四个姑姑,一个伯伯,卢佳慧以及郑海的爸爸郑成。列席会议的有郑海、郑洋兄弟俩,还有郑海三姑的大儿子赵刚,以及卢佳慧的侄儿卢迪。

会议在郑家老宅的堂屋里举行,气氛既严肃又紧张。

郑成是郑家最小的儿子,高中文化,平时话不多,却是个一根筋,犟种,脑子不会拐弯。四个姑姑早已出嫁,在娘家基本没啥话语权。所以,整个会议基本上是卢佳慧PK老公公。

“爸,妈,你们要这么想,郑海只是差了三分,这反而是老天爷的眷顾。要是再少一分,那才真是回天乏术,就算我们想交钱,学校也不会收了。这三分的差距不正说明上天还是给郑海留了一条出路吗?“

“可是佳慧啊,那可是八千块钱啊!“郑海的爷爷,这位在郑家说一不二的长辈皱着眉头说道,手指不停地敲击着桌面,“反正我们老两口可是一分钱也拿不出来......“

“钱的事你们不用操心,“卢佳慧斩钉截铁地回答,眼神坚定,“只要你们不反对就行。“

这时,郑海的奶奶也小声嘀咕了一句:“郑海自己愿意去吗?“老人家担心的是孙子会不会有心理负担。

听到婆婆的话,卢佳慧嘴角微微上扬,心里暗自发笑。婆婆未免太小看她了,如果连自己儿子的思想工作都做不好,那她这三十多年岂不是白活了?

卢佳慧在教育孩子方面自有一套独特的方法,她将其总结为“三管“原则:第一是管,第二是不管,第三还是管。这看似矛盾的说法到底是什么意思呢?且听我细细道来。

首先是“管“:确保孩子吃饱穿暖、读书认字、健康成长。这是最基本的责任,卢佳慧从不马虎。

其次是“不管“:比如郑海兄弟俩打架吵闹时,卢佳慧从不急着介入。她该干嘛干嘛,收拾完家务活,准备出门了,就“咣当“一声锁了门,只管忙自己的去了。忙完回来一看,俩孩子早上学去了。门上锁了?俩孩子怎么出去的呢,当然是翻窗户出去的,因为窗台下还留着他们垫脚的凳子呢!这种“不管“其实是一种智慧,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。

至于第三个“管“嘛,则是不管则已,一管定终生。还是这个郑海,小时候特别爱哭,哭起来还没完没了。应该是四岁那年吧,正好又是夏天,记不清是为了啥事,郑海又哭开了。这一次,卢佳慧还是没管他,也不让别人管,端了个小板凳,就坐在屋门口的树荫下面,看着他哭。

也不知道哭了多长时间,应该是哭累了,郑海终于不哭了。只见他睁开眼睛,瞧了一眼妈妈,看到妈妈根本没看他,就自己找了个台阶,说:“大海哭好了,不哭了,吃饭。“

“啥?不哭了?想吃饭了?不行,必须哭!“卢佳慧猛地跳起来,一伸手拉住郑海的后脖领子叫道,“继续哭,多晚哭够了,才允许你吃饭。哦,喊你吃饭你不吃,非得站在那儿哭,你不是喜欢哭吗,好,这次就让你哭个够。去,到太阳底下哭去——“

一个四岁的小娃娃怎么能拗得过自己的妈妈?郑海像一只小鸡仔似的,被卢佳慧拎着,丢到了火辣辣地太阳底下。

“哭啊,你哭不哭,不哭我可要打你了......“郑海一下子懵了,他怎么也想不到,平常基本不怎么管他的妈妈,怎么一下子厉害起来了?

“哭,哭呀!“看到郑海直愣愣的站着,没有接着哭,卢佳慧毫不犹豫的举起手中的细柳条,“你哭不哭?你哭不哭?你哭不哭?“

几柳条下去,郑海裸露着的小胳臂小腿上暴起道道鞭痕。终于,他声嘶力竭的哭叫起来。

这是卢佳慧第一次打自己的孩子,也是最后一次。

郑海是又疼,又怕,又委屈。哭得格外悲切。

又哭了大概有半个多钟头,郑海的哭声渐渐低沉下来。看来,这孩子现在是又累又饿,实在是没力气哭了。

卢佳慧看火候差不多了,就慢慢走过去,把郑海从太阳底下拎了起来。她看着满脸泪痕的儿子,语气缓和了些:“哭够了?记住今天的教训,以后不准再无理取闹。“郑海抽泣着点了点头,虽然心里满是委屈,但从此之后,他真的再也没有因为小事哭闹过。

这件事很快在邻里间传开了,大家都说卢佳慧教子有方,但也有人觉得她太过严厉。对此,卢佳慧只是笑笑,并不多做解释。她知道,自己的方法或许不被所有人理解,但却实实在在地改变了郑海。

时间回到家庭会议现场,郑海的爷爷奶奶还在犹豫,而四个姑姑则交头接耳地讨论着。卢佳慧扫了一眼众人,继续说道:“爸,妈,八千块钱确实不是小数目,但我已经想好了办法,你们就不用跟着操心了,我去找亲戚朋友借。只要郑海争气,将来一定能把这笔钱还上。“

听到这话,郑成终于开口了:“佳慧,你别太为难自己。要不......还是让他去镇上的高中吧。“他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无奈和愧疚。

“不行!“卢佳慧态度坚决,“郑海这孩子聪明,不能因为三分之差就毁了他的前途。我既然答应了,就一定会做到。“她的目光坚定,仿佛没有任何困难能够动摇她的决心。

见卢佳慧如此坚持,郑海的爷爷叹了口气,最终松口道:“好吧,既然你这么说了,那就按你的意思办。不过,这钱的事,恐怕还得你自己想办法......“

郑海坐在妈妈身边,虽然一句话也没说,但他的眼神里有一小束光在跳跃。他既感激母亲的坚持,又担心家里的经济状况。看着儿子,卢佳慧则拍了拍儿子的肩膀,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:“你只管好好读书,其他的事不用操心。“

这时,三姑忍不住插话:“佳慧,八千块可不是小数目,就算是借,也得有个计划吧?“她的话让会议现场陷入短暂的沉默。卢佳慧微微一笑,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,递给众人看:“我已经算过了,这些是我能借钱的亲戚名单,我都联系过了,凑一凑,差不多就够了。“

“可是,一下子借这么多钱,什么时候才能还清啊?将来两个孩子还得结婚,要不,咱再考虑考虑?”

郑成心里没底,在一旁小声地嘀咕。郑海见他爸爸这个态度,马上站了起来,满脸的紧张。

“郑海,你坐下!”卢佳慧一把把儿子按坐在椅子上,然后直起腰,环视了一圈在场的家人,平静地说到:“大家请放心,我心里有数。我拉的饥荒我来还,不会连累咱们在坐的所有人。我知道这条路不容易,但为了郑海的未来,再难也要走下去。我娘家的亲戚朋友都愿意帮我,我也相信自己一定会尽快把这些钱还上,不让他们为难。喏,这是我列的单据,凡是愿意借给我钱的人的名字都在上头。“

三姑接过纸条仔细看了看,眉头稍稍舒展了一些,但还是忍不住提醒道:“你这么拼,可别把自己累垮了。毕竟,日子还得慢慢过。“卢佳慧点点头,没有再多争辩,只是嘴角扬起一抹淡淡的笑意,那笑容里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倔强和坚定。

郑海的父亲郑成坐在一旁,眼神复杂地看着妻子。他张了张嘴,似乎还想说些什么,但最终只是叹了口气,低下头不再言语。而郑海则悄悄握紧了拳头,心中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情绪——既有对母亲的感激,也有对自己未来的隐隐期待。他知道,从这一刻起,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。

讲到这里,老张忍不住一声感叹:“这个女人真是铁打的意志啊!“

“这也是被逼出来的。知道吗?卢佳慧的老公公早年是村里的书记,那时候时兴推荐上大学,她大伯哥哥就被推荐上去,成了个工农兵大学生,大学毕业后国家分配的工作,生活条件比卢佳慧他们好太多了,这也算是给卢佳慧刺激到了。她坚信,只有考上大学,她儿子才可能有一个比较好的前途......“我也有点儿感慨。

徐姐接过话茬,道:“是啊,不过这样的妈妈,谁要是摊上了,估计一辈子都会被影响。“

我说:“肯定受影响啊,而且影响还很大呢。古话不是说了吗,一代没好妻,三代没好子。反之也是一样啊!“

就在这时,朱老师突然问了一句:“那后来呢?郑海真的如愿去了县一中吗?还有,佳慧是怎么做他儿子的思想工作的呀?学生对学习具有主动性,这一点很重要啊!“

我笑了笑,继续说道:“当然去了,而且郑海也没辜负他妈妈的期望。他在县一中表现优异,三年后考上了重点大学。然后嘛,就成了现在的千万富翁。至于那八千块钱,卢佳慧用了整整五年才还清,但她从来没抱怨过一句。至于卢佳慧是用什么办法,刺激得郑海上了高中后拼了命学习,最后终于考取了理想的大学,我明天再讲给你们听,好吗?“

“五年还清八千块,在那个时候可真不容易。“老张边记边喃喃自语,“我决定了,我要把这个故事要是写成小说,读者肯定觉得太戏剧化了。“

“生活本身比小说更精彩。“我端起茶杯抿了一口,补充道,“其实,这件事对郑海的影响远不止于此。从那以后,他变得格外懂事,再也没让家里操过心。“

徐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:“所以说,有时候父母的一个决定,真的能改变孩子的一生。“

牌桌上的气氛因为这段讲述变得有些凝重,大家似乎都在回味卢佳慧的故事。直到老张咳嗽了一声,才打破了沉默:“好了,既然本章故事已讲完,那就抓紧时间打牌吧!不然今天这局怕是要拖到天黑了!“

众人闻言哈哈大笑,随即两两对攻打,展开厮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