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砖墙壁上,“坦白从宽,抗拒从严”的标语油漆斑驳,空气里弥漫着一股尘封纸张和淡淡霉味混合的气息。
审查结束了。
当办公室的铁门再次打开,走出来的调查员看向李昂的眼神,已经从最初的审视与怀疑,转变为一种混杂着惊异与敬重的复杂情绪。
“李昂同志,你可以走了。你的问题已经核实清楚,组织上对你的行为给予高度肯定。”
没有多余的解释,但这句话本身,就是一道分水岭。
仅仅一夜之间,李昂从一个需要被审查的事件关键人,变成了为国家立下天功的功臣。
第二天清晨,阳光穿透市委大楼办公室的玻璃窗,在厚重的红木办公桌上投下一片明亮的光斑。空气中浮动着细微的尘埃,以及淡淡的茶香。
一位头发花白、面容清癯,但眼神依旧锐利的老者,正坐在桌后。他就是主管全市政法工作的副书记,一位真正的大领导。
李昂被秘书领进门时,办公室里除了这位领导,还坐着几位身穿制服、肩上扛着星的干部。所有人的目光,瞬间聚焦在他身上。
没有丝毫的局促与不安。
李昂挺直脊梁,目光平静地迎向那道最具分量的主位视线。
“小同志,过来坐。”
领导的声音温和,却自带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。他站起身,绕过办公桌,主动向李昂伸出了手。
那是一只布满老茧、却格外宽厚有力的手。
“这次,你可是为国家,为人民,立了大功啊!”
领导紧紧握住李昂的手,用力摇了摇。他的目光灼灼,那份发自肺腑的赞赏,通过掌心的温度和力度,清晰地传递过来。
“是组织领导有方,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。”李昂的声音沉稳而清晰,没有年轻人的邀功浮躁,也没有面对大人物时的诚惶诚恐。
这种不卑不亢的态度,让领导眼中的欣赏之色更浓了。
接下来的谈话,与其说是接见,不如说是一场考较。
凭借着成年人的灵魂阅历,以及【过目不忘】技能带来的庞大知识储备,李昂的对答如行云流水。
当领导问及他对当前国内外某些复杂形势的看法时,李昂没有选择空泛地喊口号。
他从国际贸易摩擦的潜在风险,谈到国内工业体系升级的技术瓶颈,再到基层思想工作需要与时俱进的具体方法。
每一个观点都逻辑缜密,每一个论据都翔实有力。
他没有引用任何超前的概念,只是将这个时代已经公开发表的各类信息、数据和理论,用一种全新的、更具穿透力的视角,重新串联、解构、升华。
在场的所有人,包括那位大领导,都从最初的礼节性倾听,变成了全神贯注的思考。
办公室里,只有李昂清朗的声音在回荡。
几位陪同的干部,原本只是抱着旁听的心态,此刻却不自觉地拿起笔,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着,看向李昂的眼神,已经彻底变了。
这不是一个普通的立功青年。
这是一个胸有丘壑、眼界开阔的将帅之才!
“好!好啊!”
大领导终于开口,一连两个“好”字,打破了室内的安静。他用力一拍大腿,看向李昂的眼神,已经从欣赏,变成了真正的青眼有加。
他连连点头,脸上的笑意再也掩饰不住。
这次接见,为李昂的未来铺开了一条金光大道。
此事过后,市里的红头文件和表彰通报迅速下达到了轧钢厂。
杨厂长在全厂大会上,亲自为李昂戴上了大红花。
厂里的奖励也紧随其后,一百元现金,用一个厚实的红纸包着,沉甸甸地交到他手上。除此之外,还有一沓普通工人眼红到发紫的各种稀缺票证:布票、粮票、工业券、自行车票……
李昂的名字,在轧钢厂内,已经不再仅仅是那个“有本事的年轻人”,而是带上了一层官方认证的耀眼光环。
时间悄然滑入年底。
轧钢厂一年一度的新年联欢会,提上了日程。
杨厂长亲自将李昂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,态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和蔼可亲。
“小昂啊,年底联欢会,你必须得出个节目!”
“厂长,我这五音不全的,上去不是丢人嘛。”李昂下意识地推脱。他现在只想低调,不想再出风头。
“少来这套!”杨厂长眼睛一瞪,笑骂道,“市里领导都对你赞不绝口,你现在可是咱们全厂的标杆!标杆就得有个标杆的样子!这是命令,必须完成!”
话说到这份上,李昂再推脱就显得矫情了。
联欢会当晚,厂大礼堂里人山人海,热闹非凡。
空气中混杂着瓜子、糖果的香甜气息和人们的欢声笑语。
舞台上,一个个由工人自编自演的节目轮番上演,虽然朴素,却也热情洋溢。
终于,报幕员用高亢的声音喊出了李昂的名字。
在全场骤然升温的期待目光中,李昂抱着一把半旧的木吉他,从容地走上了舞台。
他没有选择这个时代耳熟能详的《咱们工人有力量》,也没有唱那些革命样板戏的选段。
他只是安静地坐在高脚凳上,手指轻轻搭在琴弦上。
一阵清澈而略带忧思的吉他前奏,如流水般淌出。
礼堂里瞬间安静了下来。
所有人都愣住了,这旋律,太陌生了,也太好听了。
李昂微微垂眸,他那被【神级口技】加持过的嗓音,低沉而富有磁性,缓缓唱出了第一句歌词。
“河山只在我梦萦,祖国已多年未亲近……”
只一句,就攫住了所有人的心。
那歌词里蕴含的深沉思念,那旋律中流淌的家国情怀,仿佛一双无形的手,轻轻拨动了在场每一个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那根弦。
这个时代的人们,经历了太多的分离与动荡,太多人背井离乡,为建设新中国而奉献着青春。
“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,我的中国心……”
当歌曲进入副歌,李昂的声调陡然拔高,那份激昂与澎湃,如同压抑许久的火山,轰然爆发!
他的声音,穿透了礼堂的每一个角落,砸进了每一个工人的灵魂深处。
没有华丽的技巧,只有最纯粹、最炽热的情感。
台下,彻底寂静了。
人们脸上的笑容凝固了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肃穆与动容。
一位头发花白的老钳工,浑浊的眼睛里,不知何时已经蓄满了泪水。他用那双布满油污和伤痕的手,用力地擦拭着眼角。
越来越多的工人,眼眶泛红。
那歌声,唱出了他们想说却说不出的话,唱出了他们埋藏在心底最深沉的爱。
舞台的聚光灯下,李昂的身影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光。
“洋装虽然穿在身,我心依然是中国心,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,烙上中国印……”
一曲唱罢,最后一个尾音消散在空气中。
全场死一般的寂静,持续了足足三秒。
下一刻!
“哗——!”
掌声如同山洪海啸,瞬间爆发!
那掌声是如此的猛烈,如此的狂热,仿佛要将整个礼堂的屋顶都掀翻。
“好!唱得好!”
不知是谁第一个站了起来,紧接着,第二个,第三个……
全场工人,自发地全体起立,用尽全身的力气鼓着掌。
前排的杨厂长,也早已站起,他的脸颊因为激动而涨得通红,双手拍得通红,却浑然不觉。
许多老工人激动得热泪盈眶,一边鼓掌,一边用袖子胡乱地抹着脸。
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。
李昂抱着吉他,站在舞台中央,向着台下深深地鞠了一躬。
他知道,从这一刻起,自己在这座工厂里的地位,已经截然不同。
李昂,再次以一种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方式,成为了全厂唯一的焦点。
飞卢小说,飞要你好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