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风微凉,吹散了白日的喧嚣。
陈宇独自站在窗前,指尖夹着一根烟,却没有点燃。烟草的气息在空气中若有若无,他的思绪,还停留在白天与一大爷、二大爷那场没有硝烟的交锋上。
赢了,赢得干净利落。
但胜利的余味散去,一种更加清醒的警觉感浮上心头。
轧钢厂,四合院,这两个看似独立却又盘根错节的世界里,有多少双眼睛在暗处盯着自己?
一大爷易中海那看似忠厚实则阴狠的眼神,二大爷刘海中那色厉内荏的官迷嘴脸,都只是冰山一角。
他现在的位置,食堂主任,听着风光,却像建在沙滩上的楼阁。一阵大风,一次犯错,就可能彻底倾覆。
必须扎下更深的根。
必须编织一张只属于自己,任何人都无法撕破的关系网。
他将那根未点燃的烟在指间碾碎,烟草末簌簌落下。
机会,他需要一个滴水不漏的机会。
恰好此时,机会自己送上了门。
周末,陈宇和苏晚晚约在后海公园。柳丝轻垂,湖面波光粼粼,是情侣们最爱的去处。
可今天的苏晚晚,却显得有些心不在焉。
她坐在长椅上,手里拿着一根冰棍,却忘了吃。任由那点点奶白的甜意,顺着木棍滴落在手背上,她也浑然不觉。
“怎么了?”
陈宇伸出手,用自己的手帕,轻轻擦去她手上的黏腻。他的声音很轻,带着不容置疑的关切。
“没事呀。”
苏晚晚抬起头,努力挤出一个笑容,但那双清澈的眸子里,却藏着一抹化不开的愁云。
“还说没事?”
陈宇握住她微凉的手,目光直视着她的眼睛。
“晚晚,我们快要成为一家人了。你的事,就是我的事。有什么烦恼,说出来,我来想办法。”
他的话,带着一种沉稳而坚定的力量,轻易地就叩开了苏晚-晚的心防。
她的眼圈微微一红,声音也带上了一丝委屈的颤音。
“是我二哥……他出事了。”
在苏晚晚断断续续的讲述中,陈宇很快就弄清了事情的原委。
苏晚晚的二哥在市运输队开车,是个老实巴交的汉子,干活勤快,却不善言辞,更不懂得什么人情世故。
最近运输队效益滑坡,上头下了文件,要精简人员,进行裁员。
像她二哥这种没有背景、不懂钻营的老实人,几乎是板上钉钉的第一批裁员对象。
在这个年代,一份正式工作,尤其还是人人羡慕的司机岗位,对一个家庭意味着什么,不言而喻。
一旦失业,不仅苏家二哥的小家庭会立刻陷入困境,整个苏家的日子,都会被蒙上一层厚厚的阴影。
“我爸妈这几天愁得都睡不着觉,我二嫂天天在家以泪洗面……”
苏晚晚说着,声音越来越低,充满了无力感。
陈宇静静地听着,脸上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,但他的大脑,却在以惊人的速度运转。
运输队……裁员……
食堂……物资采购……
一个念头,一道闪电,瞬间划破了他的脑海,将所有零散的线索,完美地串联在了一起!
这哪里是麻烦?
这分明是瞌睡就有人送来了枕头!
他如今已是食堂主任,手握“特殊物资采购权”,正愁着如何才能找到一个名正言顺的渠道,将自己空间里那些远超时代的顶级物资,大批量、常态化地拿出来,彻底改善食堂的伙食,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。
自己单枪匹马去采购,目标太大,容易引人注目。
可如果……有一个官方的、固定的、并且绝对可靠的运输渠道呢?
苏晚晚二哥所在的运输队,不就是现成的最佳选择吗?!
一瞬间,一个一石数鸟的完美计划,已经在陈宇的心中成型。
他嘴角的弧度,不自觉地微微上扬。
他松开苏晚晚的手,转而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,那动作里充满了让人安心的力量。
“晚晚,放心。”
他的声音不高,却掷地有声。
“这事,包在我身上了!”
苏晚晚抬起泪眼婆娑的眸子,看着陈宇那双深邃而自信的眼睛,心里没来由地一安。仿佛天大的难题,只要这个男人一开口,就真的能迎刃而解。
第二天一早。
陈宇没有急着去找厂领导,而是先在自己的办公室里,用了一个小时,亲自撰写了一份详尽的报告。
报告的标题,言简意赅——《关于优化食堂食材供应链,引入竞争机制,降低运输成本的可行性报告》。
报告中,他以食堂主任的专业角度,有理有据地分析了目前轧钢厂食堂食材供应渠道单一的弊端。指出这种单一依赖供销社指派运输的方式,不仅效率低下,成本高昂,而且在食材的新鲜度和多样性上,都存在着巨大的局限性。
紧接着,他话锋一转,郑重提议:
“为增加食堂食材运输渠道,打破单一供应壁垒,有效降低运输成本,建议与市运输二队签订一份长期的、定向的食材运输合作协议。”
这份报告,字字珠玑,每一条都打在了厂领导最关心的点上。
对工厂而言,这不仅能实实在在地降低后勤成本,还能提升职工的伙食质量,稳定人心,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大好事。
拿着这份堪称完美的报告,陈宇直接敲响了厂长办公室的大门。
厂长仔细地看完了整份报告,眉头渐渐舒展开来,脸上露出了赞许的神色。
“小陈啊,你这个提议很好,非常有前瞻性!”
厂长抬起头,看着眼前这个沉稳干练的年轻人,越看越满意。
“既能为厂里省钱,又能给职工谋福利,一举两得!我批准了!”
几乎没有任何犹豫,厂长当场就在报告的末尾,签下了自己的名字,并指示办公室,立刻加盖轧钢厂的鲜红公章。
当苏家二哥,苏建国,拿着那份盖着轧钢厂公章,墨迹还未全干的长期运输合同,回到运输队时,整个车队,彻底轰动了。
车队办公室里,队长拿着那份合同,手都有些发抖。
这可不是一单两单的短途生意!
这是来自京城第一大厂——轧钢厂的长期定向运输合同!这意味着车队未来几年的业务量,都有了稳定的保障!
这笔业务,足以让整个运输队的效益起死回生,别说裁员了,说不定还要再招新人!
“建国!苏建国同志!”
队长的声音里充满了压抑不住的激动,他用力地拍着苏建国的肩膀。
“你……你真是我们车队的功臣啊!”
苏建国自己都还是懵的。
他只是个老实本分的司机,何曾有过这样的高光时刻?他看着周围同事们投来的那种混杂着震惊、羡慕、敬佩的复杂目光,一时间,竟有些手足无措。
他不仅没有被裁员,反而因为这从天而降的巨大功劳,直接成了整个车队的英雄,受到了领导前所未有的大力表彰。
当天晚上,苏家。
当苏家父母听完儿子讲述了这如同梦幻般的经历,又从女儿苏晚晚口中得知了这一切的幕后推手竟然是陈宇时,老两口彻底被震住了。
他们对陈宇的印象,还停留在一个有本事、有前途的年轻后辈上。
可现在,他们才真正意识到,这个年轻人所拥有的能量和手腕,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!
不显山,不露水,仅仅是一份报告,一个提议,就轻而易举地扭转了乾坤,救活了一个濒临倒闭的车队,也拯救了他们整个家庭的未来。
这是何等的能力!何等的担当!
苏父看着坐在身边,一脸平静的陈宇,眼神里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激赏和感激。
苏母更是拉着苏晚晚的手,嘴都合不拢了,一个劲儿地催促:
“晚晚啊,这么好的女婿,可得抓紧了!我看,你们的婚事,得赶紧定下来!”
陈宇这一手,赢得的是满堂喝彩。
他不仅兵不血刃地解决了未来岳家的燃眉之急,彻底赢得了苏家上下的认可和交口称赞。
更重要的是,他为自己那无穷无尽的空间物资,找到了一个完美、稳固、且绝对合法的官方运输渠道。
一举多得,尽在掌握。
读书三件事:阅读,收藏,加打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