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5书阁 > 历史小说 > 汉铭千古传 > 第二十六章 化解“病”根
换源:


       张鲁一路狂奔回客栈,连门都顾不上敲,“砰”的一声推开张衡的房门。此时张衡正坐在桌前整理行李,见儿子满头大汗、气喘吁吁的模样,连忙放下手中的毛笔:“公琪,怎么了?这般慌张。”

“老爹!出事了!”

张鲁冲到桌前,双手撑着桌面,大口喘着气:“奉孝的病…比钰叔说的还严重!体内有毒素堆积,只有天师府的‘九叶还阳草’能根治,可他连出颍川都难!钰叔说有缓解的‘清毒汤’,但需要罕见辅药,还得跟老爹你商量!”

他语速极快,一口气说完,眼神里满是急切:“老爹,你一定要同意啊!只要能稳住奉孝的病情,药材的事我来想办法,哪怕回蜀郡亲自取都行!”

张衡闻言,眉头渐渐皱起。他放下手中的包裹,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,陷入沉思,郭嘉的才华他早有耳闻,若是因毒素英年早逝,实在可惜;更何况,郭钰既是他的亲师弟,郭嘉又是郭钰的亲侄儿,此事他本就该相助。更重要的是,儿子这般急切,显然是真心想帮郭嘉,这份心意,他不能辜负。

片刻后,张衡抬起头,眼中已没了犹豫,语气坚定:“既如此,便动用‘鬼卒’吧。”

“鬼卒?鬼卒如何能送?”

张鲁愣了愣,‘鬼卒’是天师府隐秘的力量,平日里负责传递消息、护送重要人物,极少轻易动用。

“没错。”

张衡点头,声音压得极低:“全大汉一十三州,每个州精确到县,都有天师府布下的鬼卒。这次让他们接力运送药材,从汉中天师府药园取‘九叶还阳草’,再搜集‘清毒汤’所需的辅药,每过一县便换一批人,日夜兼程,定能以最快速度送到颍川。”

他顿了顿,眼中闪过一丝果决:“哪怕冒着被当地官府察觉的风险,也必须把药材安全送来。奉孝的病不能等,你钰叔的心意,也不能凉。”

张鲁听到这话,瞬间激动起来:“老爹!你真的同意了?太好了!”

他知道,“鬼卒”动用一次极为不易,还要冒着暴露的风险,这不仅是对郭嘉的重视,更是对他的绝对信任,若不是相信他的判断,父亲绝不会如此果断。

张衡看着儿子兴奋的模样,无奈地笑了笑:“你啊,总是这么毛躁。不过此事事关重大,我这就写书信,用天师府的密印封缄,让信差立刻送往蜀郡,通知当地鬼卒行动。你去告诉宝宁,就说我同意了,让他放心调配‘清毒汤’,药材很快就到。”

“好!我这就去!”

张鲁说完,又一阵风似的跑出房门,脸上满是欣喜。他知道,有了天师府的“鬼卒”相助,郭嘉的病情定能稳住,而他想改变历史的心愿,也终于有了一丝希望。

张衡看着儿子远去的背影,拿起毛笔,在纸上快速书写起来。笔尖落下,每一个字都透着沉稳,他不仅是为了帮郭嘉,更是为了儿子的这份执念,为了郭钰多年的漂泊与委屈。或许,这一次的相助,不仅能救郭嘉的命,更能让郭钰真正找回属于自己的家。

再说郭钰这边,郭钰心情复杂的推开小楼木门时,屋内的檀香正缓缓萦绕。郭骁像往常一样坐在藤椅上,背对着门口,望着窗外院中的梧桐枝,那树枝上还挂着几片未落的枯叶,在风里轻轻晃着。听到推门的“吱呀”声,他头也没回,声音带着几分日常的慵懒:“老李,这次怎么这么早……”

话没说完,他习惯性地转头,却在看到门口身影的瞬间愣住了。不是端着食盒的李伯,而是一身素衫的郭钰,正站在光影里,手里还提着一个小小的布包,一言不发地看着他。

郭骁的眼眶瞬间就红了,方才的慵懒消失得无影无踪,语气里满是惊喜与急切:“宝宁?你…你怎么来了?快,快过来坐!”

他说着,想伸手去够旁边的凳子,却因为腿疾不便,手臂只能微微晃动,郭钰看着父亲慌乱的模样,心里那点残存的别扭渐渐消散。他没反驳,也没犹豫,提着布包走上前,自顾自地从墙角拉过一把木凳,在桌旁坐下。布包放在膝上,里面是他早上特意从客栈带的川蜀点心,本是想着若见到郭碧、郭凝能给她们,此刻倒成了父子间沉默的缓冲。

“这些年在川蜀,过得还安稳?”

郭骁先开了口,目光落在郭钰身上,仔仔细细地打量着,像是要把这十几年的空白都补回来。

“嗯,安稳。”

郭钰点头,声音比上次柔和了些:“刚去的时候,跟着师尊住在天师府,后来学业有成,就在蜀郡城外置了宅子,娶了妻。”

郭骁眼睛一亮,连忙追问:“是了是了,哪家的姑娘?待你好不好?”

“是蜀郡本地一个农户家的女儿,姓李,叫李婉。”

提到妻子,郭钰的嘴角泛起一丝浅淡的笑意:“她性子温和,待我很好,也把家里打理得妥当。”

他顿了顿,从布包里拿出一块叠得整齐的锦帕,递到郭骁面前:“这是她绣的,上面是川蜀的芙蓉花,你看看。”

郭骁小心翼翼地接过锦帕,指尖抚过细密的针脚,眼中满是欣慰:“好,好,手巧得很。能娶到这样的姑娘,是你的福气。”

“还有碧儿和凝儿。”

郭钰继续说,语气里多了几分柔软:“你都见过了,碧儿今年七岁,性子活泼,爱跟着公琪到处跑;凝儿六岁,文静些,喜欢看书,尤其是《诗经》。”

他说着,从布包里又拿出一张纸,上面是两个小姑娘的涂鸦,郭碧画的是一只歪歪扭扭的兔子,郭凝画的是几株简单的草药:“这是她们昨天画的,非要让我带在身上。”

郭骁接过纸,凑到眼前仔细看着,连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:“像,碧儿这股机灵劲儿,跟你小时候一模一样;凝儿这么小就爱草药,随你学医的心思。”

他看着画,嘴里不停念叨着,像是要把两个孙女的模样,从这简单的涂鸦里刻进心里。

郭钰没再说话,只是安静地看着父亲。阳光透过窗纸,洒在两人身上,把锦帕和涂鸦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。屋内的檀香与川蜀点心的甜香交织在一起,没有了之前的沉重,只剩下父子间难得的平和。

“师尊待我如子。”

过了许久,郭钰又开口,提起张道陵时,语气里满是敬重,“当年若不是他收留我,教我读书、学医、修道,我恐怕早就死在漂泊的路上了。这次奉孝的病,也得靠天师府的药材才能根治。”

郭骁闻言,轻轻点了点头:“张天师是你的贵人,也是郭家的贵人。以后有机会,定要好好谢他。”

郭骁的话音刚落,郭钰的身子就微微一僵,方才提及师尊时眼中的敬重,渐渐被一层浓重的悲伤取代。他垂眸看着膝上的布包,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布面的纹路,沉默了许久,才缓缓开口,声音低沉得像是从喉咙深处挤出来:“师尊他…已经不在了。”

“不在了?”

郭骁愣了愣,一时没反应过来:“什么意思?是去云游了吗?”

郭钰缓缓摇头,眼眶微微发红:“三个月前,师尊仙逝了。走的时候很安详,只是遗憾没能亲眼看到碧儿和凝儿长大,也没能再回颍川看看。”

这话像一道惊雷,让郭骁瞬间僵在藤椅上。他张了张嘴,想说些什么,却发现喉咙像是被堵住,发不出半点声音。他看着郭钰,眼中满是愧疚:“倒是我这个做父亲的,没能护好你,让你受了这么多苦。”

“都过去了。”

郭钰轻声说,这是他第一次主动提起过往,却没有了之前的怨恨:“现在这样,也挺好。”

风从窗外吹进来,带着院中的草木气息。父子俩就这么坐着,一个说,一个听,从川蜀的风土人情,到妻女的日常琐事,再到天师府的生活,把十几年没说的话,一点点补了回来。那些曾经横在两人之间的隔阂,也在这平淡的交谈里,渐渐融化成了温暖的亲情。

就在这时,门外突然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,伴随着叽叽喳喳的笑语,两个小小的身影“噔噔噔”地跑了进来:“爹爹!我们找到你啦!”

郭钰抬头一看,正是郭碧和郭凝。郭碧穿着鹅黄色的短袄,头发上还别着一朵刚摘的小野花,跑起来像只欢快的小蝴蝶;郭凝则穿着淡蓝色的衣裙,手里紧紧攥着一个布偶,脚步稍慢些,却也跟着姐姐跑得满脸通红。

“你们怎么来了?”

郭钰愣了愣,随即嘴角扬起温柔的笑,伸手揉了揉郭碧的头发。

郭碧一把抱住他的胳膊,仰着小脸兴奋地说:“是公琪哥哥告诉我们的!他说爹在爷爷这里,还说爷爷有好吃的,让我们来找爹和爷爷玩!”

郭凝也走到郭骁面前,怯生生地行了个礼,小声说:“爷爷好。”

郭骁看着突然出现的两个孙女,眼中瞬间充满了笑意,连忙招手:“碧儿、凝儿快过来,爷爷这里确实有好吃的点心,是你们父亲带来的,你们尝尝。”

郭碧立刻跑到藤椅旁,好奇地看着郭骁的腿:“爷爷,你的腿还疼吗?凝儿说川蜀有治腿的膏药,我们下次给你带来好不好?”

“好,好,爷爷等着。”

郭骁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,伸手摸了摸郭碧的头,又看向郭凝:“凝儿喜欢看书,爷爷这里有几本,是以前你爹小时候读的,你要不要看看?”

郭凝眼睛一亮,轻轻点了点头:“谢谢爷爷。”

郭钰坐在一旁,看着眼前温馨的场景,心里满是暖意。他抬头看向门外,只见张鲁的脑袋从门框后探了出来,见他看过去,还调皮地做了个鬼脸,然后“嗖”地一下就消失不见了,只留下一道轻快的脚步声。

郭钰无奈地笑了笑,这臭小子,明明是自己想撮合,却还找借口让孩子们来。不过,看着父亲和女儿们其乐融融的模样,他心里也明白,张鲁的这份心思,是真的为了他好。

飞卢小说,飞要你好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