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5书阁 > 历史小说 > 汉铭千古传 > 第二十五章 回头的人
换源:


       天刚蒙蒙亮,驿馆的门就被轻轻推开。郭钰一身素色长衫,脚步坚定地走了出去,经过一夜的思索,他终究还是决定去郭府,只是这份决定里,还藏着最后一丝别扭的坚持。

他没注意到,身后不远处,张鲁正踮着脚尖悄悄跟着。自从发现郭钰近日总往郭府方向眺望,张鲁就揣着心思,想看看他到底会不会主动去见郭骁。可看着郭钰在街上兜兜转转,没往郭府的方向走,反而拐进了一条狭窄的小巷,张鲁心里满是疑惑:“钰叔这是要去哪?不是要去郭府吗?”

小巷里堆满了杂物,仅容一人通过。张鲁紧紧跟着郭钰的身影,刚转过一个拐角,却发现前方空荡荡的,郭钰竟不见了踪影。他正挠着头四处张望,突然感觉后领一紧,整个人被人从背后拎了起来,耳边传来熟悉的笑骂声:“臭小子,跟了我一路,还想藏?”

张鲁回头一看,郭钰正似笑非笑地看着他,脸上满是无奈。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,嘿嘿笑道:“钰叔,我…我就是想看看你要去哪。”

郭钰无奈地摇摇头,放下张鲁:“鬼点子倒多。走吧,带你去郭府,看看奉孝的情况。”

张鲁眼睛一亮,连忙跟上:“太好了钰叔!我就知道你会去看奉孝的!”

两人并肩往郭府走,路上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。郭钰看着身旁蹦蹦跳跳的张鲁,心里的别扭竟消散了些,或许,先从看望郭嘉开始,也没什么不好。

到了郭府后门,郭钰深吸一口气,抬手敲响了门栓。不多时,李伯探出头来,看到门外的郭钰,先是一愣,随即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,连忙打开门:“钰少爷…郭先生!您怎么来了?快请进!”

“李伯。”

郭钰点点头,语气平和:“我来看看奉孝的情况,他现在怎么样了?”

“好多了!”

李伯一边引着两人往里走,一边笑着说:“昨天还能在院子里散步呢,就是身子还弱,大夫说还得再调理些日子。”

他顿了顿,小心翼翼地试探着问:“郭先生…要不要去看看大老爷?大老爷今早还念叨您呢。”

郭钰的脚步顿了顿,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药箱的带子,沉默片刻后,还是摇了摇头:“不必了,我这次来,主要是看看奉孝。”

李伯眼中闪过一丝失落,却也没再多说,领着两人往郭嘉的房间走。

房间里,郭嘉正坐在窗边看书,脸色比之前红润了些。听到脚步声,他抬头望去,看到郭钰时,眼中满是惊讶,这是他第一次清醒地见到这位“郭钰叔叔”,只觉得对方眉眼间与自己有几分相似,透着一股沉稳的气质。

“奉孝,感觉怎么样?”张鲁走上前,目光落在郭嘉身上,仔细打量着他的气色。

“多谢公琪关心,我好多了。”

郭嘉连忙放下书,起身想给郭钰行礼,却被郭钰抬手拦住。

“奉孝不必多礼,你身子还弱,今日特意来给你瞧病。”

张鲁听郭钰说特意来给郭嘉瞧病,捂着嘴偷笑了两声,郭钰瞪了他一眼后,张鲁便老老实实的坐在旁边不说话了,郭钰坐在床边,伸出手,轻轻搭在郭嘉的手腕上,开始为他诊脉。房间里瞬间安静下来,只有郭钰的呼吸声,还有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。

张鲁站在一旁,紧张地看着郭钰的神情,见他眉头渐渐皱起,心里也跟着揪了起来。

过了许久,郭钰才收回手,脸色有些凝重。郭嘉看着他的神情,心里也有了几分猜测,轻声问:“钰叔…郭先生,我的病…是不是很严重?”

郭嘉的声音带着几分小心翼翼,眼神里藏着不易察觉的担忧。他从小就被寒疾缠身,听多了大夫们欲言又止的话语,此刻见郭钰脸色凝重,心里难免发慌。

郭钰看着他紧张的模样,原本皱着的眉头缓缓舒展,语气也放得温和:“不必担心,没什么严重的。你就是自小身子虚寒,又有些气血不畅,我给你开一副温补的方子,按时服用,再好好修养两天,很快就能好转。”

他刻意避开了“毒素堆积”的字眼,只捡着轻描淡写的话说,他知道郭嘉心思细腻,若是如实告知病情,恐怕会让他心生郁结,反而不利于调理。

郭嘉听到“没什么严重的”,明显松了口气,紧绷的肩膀也垮了下来,脸上露出安心的笑容:“那就好,多谢郭先生。之前总听爷爷和大爷爷说您医术高明,现在看来果然不假。”

郭钰笑了笑,没再多说,从药箱里拿出纸笔,低头认真写起药方。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,他一边写,一边叮嘱:“这方子每日一剂,煎好后分早晚两次服用,忌生冷、辛辣的食物,平日里也多注意保暖,别再受了风寒。”

郭嘉连忙点头应下:“我记住了郭先生,一定按时吃药,好好休养。”

一旁的张鲁听着郭钰的话,心里满是疑惑,方才诊脉时,钰叔明明眉头紧锁,怎么这会儿却说“没什么严重的”?但他也知道场合不对,没敢当场发问,只是乖乖坐在一旁,等郭钰写完药方。

待郭钰将药方交给郭嘉,又嘱咐了几句注意事项后,两人便起身告辞。走出郭嘉的房间,沿着庭院里的石子路往外走,张鲁终于忍不住,拉了拉郭钰的衣袖,小声问:“钰叔,你刚才怎么跟奉孝说没什么事啊?我看你诊脉的时候,脸色明明很凝重。”

郭钰脚步一顿,回头看了一眼郭嘉房间的方向,见房门紧闭,才压低声音,语气重新变得凝重:“我那是怕他担心。奉孝这孩子心思重,若是知道自己病情严重,怕是会胡思乱想,反而影响休养。”

他叹了口气,继续往前走,声音里满是担忧:“实情比我刚才说的要严重得多。奉孝自小虚寒体弱,这本身就难以调理,更麻烦的是,他体内还藏着毒素,看这堆积的程度,恐怕是这些年一直在吃有毒的东西,一直没清理干净。”

“毒素?”

张鲁瞪大了眼睛:“那…那怎么办啊?”

“现在只能先用药压制,慢慢清除。”

郭钰眉头紧锁:“可这毒素已经扎根很深,若是找不到彻底清除的办法,过不了几年,等毒素彻底爆发,恐怕…恐怕会有性命之忧。”

这话让张鲁瞬间慌了神:“那可不行!奉孝那么好的人,怎么能出事呢?钰叔,你一定有办法的对不对?”张鲁也知道正史上郭嘉早早地就死了,也是因为他自己身体的原因,包括戏慧也是,两人都是英年早逝。

所以张鲁就想着改变一下,虽然他不知道会不会因此改变历史进程,但是他已经不想这么多了。

郭钰看着张鲁急切的模样,缓缓摇了摇头,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:“我和你父亲手边的药材,只能暂时压制毒素蔓延,想要根治,眼下确实没有办法。”

“那……”

张鲁眼睛猛地一亮,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:“是不是天师府里有办法?钰叔你之前说过,爷爷在天师府种了不少珍稀药材!”

郭钰颔首,声音沉了几分:“你说得对。教中药园里,有一味‘九叶还阳草’,配合其他几味药材,能清体内深积的毒素,正好对奉孝的症状。只是天师府在汉中,离颍川千里之遥,你看奉孝现在的身子,别说长途跋涉去汉中,怕是连出颍川郡都难。他本就虚寒,路上若再受些风寒,或是颠簸劳累,毒素怕是会提前爆发。”

这话像一盆冷水,浇得张鲁瞬间冷静下来。他看着庭院里弱不禁风的梧桐枝,想起郭嘉方才坐在窗边时,连翻书都要时不时歇一歇的模样,心里一阵发堵:“那…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?哪怕是能先控制住病情,别让毒素再加重也好!我…我有办法从天师府弄来药!”

他没说自己能怎么弄,或许是托人快马传信给天师府的同门,或许是求父亲张衡动用旧日人脉,总之,他不想看着郭嘉重蹈史书上英年早逝的覆辙。

郭钰闻言,眼中闪过一丝松动,沉吟片刻后道:“缓解之法倒有。我可以调配一副‘清毒汤’,每日一剂,能暂时锁住毒素,不让它继续侵蚀脏腑。只是这方子需要几味罕见的辅药,而且事关天师府药材,我不能擅自做主,得跟你父亲商量后再定。”

“这事交给我!”

张鲁立刻拍着胸脯应下:“我现在就去找老爹说,他肯定会同意的!钰叔你放心,只要能稳住奉孝的病情,药材的事我来想办法!”

说完,他不等郭钰回应,转身就往驿馆的方向跑,脚步急促得像一阵风。郭钰看着他远去的背影,轻轻叹了口气,这孩子的热心肠,倒像极了年轻时的张衡,只是这份急切里,藏着太多旁人不懂的执念。

待张鲁的身影消失在巷口,郭钰才缓缓转过身,目光望向庭院深处那座熟悉的小楼。阳光斜照在小楼的窗棂上,驱散了几分往日的阴森,木门前的石阶上,不知何时被人扫去了落叶,露出干净的青石板。

方才诊脉时,郭嘉体内的毒素让他心惊,那绝非偶然误食,更像是常年服用某种带毒的东西,而郭骁作为郭家的长辈,或许知道些当年的隐情。更何况,这些天看着郭碧、郭凝从小楼回来时的笑容,听着她们念叨“爷爷给的蜜饯甜”,他心里那道别扭的防线,早已垮了大半。

这一次,郭钰的脚步不再犹豫。他沿着石子路,一步步走向小楼。

读书三件事:阅读,收藏,加打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