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5书阁 > 玄幻小说 > 两世烟雨一人心 > 第六章 书院初驻探疑踪
换源:


       晨雾尚未散尽,泽秀书院的门扉便被轻轻叩响。柳云烟放下手中的书卷,起身开门,见昨日那身着月白锦袍的男子立于阶前,身后跟着两名捧着木箱的侍卫,晨光落在他苍白俊美的脸上,竟冲淡了几分冷意。

“柳先生。”男子率先开口,声音温和,与昨夜巷中那冰冷眼神判若两人,“今日前来,是为捐资助学之事。”

柳云烟微怔,侧身让他进门:“公子客气了,不知公子如何称呼?”

“慕容砚。”他淡淡颔首,目光扫过院内读书的孩子,落在墙根处几株不起眼的野草上,“听闻先生办学不易,这点薄礼,还望收下,权当为孩子们添些纸笔书本。”

侍卫将木箱打开,里面整齐码着银锭与几捆上好的宣纸。柳云烟心中虽有疑虑,却也明白书院确实需要资助,便躬身道谢:“多谢慕容公子慷慨,云烟代孩子们谢过。”

慕容砚嘴角微扬,似有暖意:“先生不必多礼。我近日闲来无事,听闻先生学识渊博,想在此多留几日,看看孩子们读书,顺便向先生请教一二,不知可否?”

柳云烟心中警铃微动——他昨日追问夜盗案,今日又以捐资助学为由留下,显然是冲着自己来的。但她面上不动声色,点头应下:“公子愿意留下,是书院的荣幸。”

接下来几日,慕容砚每日都会来书院。他或坐在廊下看孩子们读书,或与柳云烟闲聊,言语间尽是温文尔雅,可那双深邃的眼眸,总在不经意间掠过她的言行,带着探究的意味。

这日午后,阿囡在书院后园玩耍时不慎被毒虫咬伤,脚踝迅速红肿起来,疼得直哭。柳云烟闻讯赶来,见那红肿处泛着黑紫,心中一急——这症状像是被“腐心虫”咬伤,在现代她曾见过类似案例,可用一种叫“七叶一枝花”的草药解毒。

她顾不上多想,拉着阿囡便往后山跑:“别怕,先生找到草药就没事了。”慕容砚不知何时跟了上来,见她神色焦急,也默默随行。

后山草木繁盛,柳云烟凭着记忆在一处潮湿的石缝边找到了几株七叶一枝花——这草药在寅国早已失传,典籍中仅有零星记载,寻常医者根本不识。她迅速采下草药,用石头捣烂,敷在阿囡的脚踝上,又撕下裙摆布条仔细包扎。

“这是……七叶一枝花?”慕容砚的声音忽然响起,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。他曾在宫中秘藏的医书中见过此药图谱,知道它能解百虫之毒,却从未想过有人能认得实物。

柳云烟心头一跳,面上故作平静:“是家乡老人口中说的‘毒虫克星’,没想到真能用上。”

慕容砚盯着她手中的草药,眸底疑云渐浓。这草药连太医院的御医都未必识得,一个来历不明的书院先生,怎会如此熟悉?

傍晚,孩子们散去后,慕容砚与柳云烟坐在廊下喝茶。他状似随意地提起:“近日朝中刚改了年号,定为‘景和’,先生可知晓?”

柳云烟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。她穿越到寅国后,一心扑在书院上,从未关注过朝政年号,此刻只能含糊道:“山间办学,消息闭塞,倒是未曾听闻。”

慕容砚眸色深了深。改元之事已昭告天下半月有余,即便偏远乡野也该知晓,她却一副全然不知的模样,愈发可疑。他又换了个话题,聊起江南的风土人情,柳云烟应对自如,可说着说着,便漏了嘴。

“这茶味道不错,用开水冲泡后,香气更浓。”她随口说道,话一出口便觉不妥——寅国称开水为“沸水”,“开水”是现代的说法。

慕容砚端茶的动作一顿,抬眼看向她:“开水?先生家乡的方言,倒是奇特。”

柳云烟心跳加速,强装镇定地解释:“是啊,家乡偏远,口音与这边不太一样,让公子见笑了。”

慕容砚没有追问,只是浅啜了一口茶,目光落在院角那株刚栽下的梧桐树上:“先生这书院办得不易,为何执意留在这陋巷?若去城中讲学,定能得到更多资助。”

柳云烟望着院内孩子们用过的书桌,轻声道:“城中书院虽好,却不收贫家子弟。我开办泽秀书院,本就不是为了名利,只是想让这些孩子能读书识字,将来不用再受欺凌。”她说得恳切,眼中闪烁着真诚的光芒。

慕容砚看着她的眼睛,那里面没有丝毫虚伪,倒让他心中的疑虑稍稍松动。可转念一想,她能识失传草药,不知当朝年号,还说些奇怪的“方言”,种种迹象都表明她绝非普通女子。

夜深后,慕容砚回到暂居的客栈,褪去温文尔雅的面具,眸底瞬间染上嗜血的冷意。他对暗卫吩咐:“查清楚柳云烟的来历,尤其是她口中的‘家乡’,还有她认得七叶一枝花的缘由。”

“是,阁主。”暗卫领命退下。

慕容砚走到窗边,望着泽秀书院的方向,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佩。这个柳云烟,就像一团迷雾,吸引着他去探究。她身上的秘密,似乎与烟雨阁,甚至与他自己的过往,都有着某种隐秘的联系。

而此时的柳云烟,正坐在灯下翻看从现代带来的笔记本。上面记着寅国的草药图谱与历史脉络,可她越看越心慌——慕容砚的试探越来越频繁,她不知道自己还能隐瞒多久。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洒进来,映着她紧锁的眉头,也映着桌上那本写满“奇怪文字”的笔记本,藏着跨越时空的秘密。

读书三件事:阅读,收藏,加打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