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5书阁 > 都市小说 > 落土的星星 > 第四十九章 倒计时的日历
换源:


       晨读课的铃声还没响,楚运欢就已经坐在课桌前,手里捧着本英语作文模板。教室后墙的倒计时牌被红笔改成了“60天”,鲜红的数字像根鞭子,时刻提醒着所有人——高考越来越近了。他的学习计划贴在课桌右上角,精确到每分钟:凌晨五点到五点半背英语作文模板,全是“乡村教育”主题;中午十二点半到一点帮王磊改物理错题;晚上睡前用 20分钟写“教育观察日记”,记录父亲教他的种地智慧,准备当作文素材。

“今天背的是‘乡村教师’的模板?”吴文娇端着热豆浆走过来,把杯子轻轻放在楚运欢桌角,“我昨天背的‘家乡变化’,里面用到了你教我的‘sustainable development’,李老师说这个词用得好。”她瞥了眼楚运欢的计划,“你这计划也太详细了,连吃饭时间都精确到十分钟。”

楚运欢抬头笑了笑,笔尖在作文模板上勾划:“现在时间紧,一分一秒都不能浪费。”他指着模板里的句子,“你看这句‘Teachers are the seeds of hope in rural areas’(教师是农村的希望种子),我把它改成了‘Teachers are like corn seeds, taking root in the countryside and bearing the fruits of hope’(教师像玉米种子,在农村扎根,结出希望的果实),更贴近咱们的生活。”

吴文娇接过模板,认真地读着,眼睛突然亮了:“这个比喻好!既体现了农村特色,又突出了教师的作用。”她从书包里掏出自己的作文本,“我也写了篇‘乡村教育’的作文,你帮我看看,哪里需要改。”

两人头挨着头讨论作文时,王磊抱着篮球冲进教室,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。“楚运欢,快帮我看看这道物理题!”他把练习册往桌上一拍,指着道力学综合题,“我用你教的‘篮球抛物线’思路解,还是错了。”楚运欢放下作文模板,拿起笔在草稿纸上画了个篮球架:“你看,这道题里的斜面相当于篮球场的斜坡,物体下滑的加速度就像篮球滚落的速度,得先算摩擦力,再结合牛顿第二定律……”

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,落在三人的草稿纸上,把公式和文字都镀上了层金边。教室里渐渐热闹起来,同学们都在按自己的计划备考,翻书声、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、偶尔的讨论声,交织成备考冲刺的独特旋律。

午休时,楚运欢拿出“教育观察日记”,翻开最新一页,上面写着:“4月 15日,父亲教我选玉米种,他说‘要选颗粒饱满的,这样种下去才能长出壮苗’。就像教育,要给孩子好的引导,才能让他们健康成长。”他正想往下写,突然听见教室门口传来争吵声,抬头一看,吴文娇正红着眼眶,拉着个中年妇女的手,旁边还站着李老师。

“你必须跟我回家!”中年妇女的声音很大,引得周围的同学都看了过来,“超市那边已经帮你留了位置,一个月能挣三千多,比你在这复读强多了!”她用力拽着吴文娇的胳膊,“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?早点挣钱才是正事!”

楚运欢心里一紧,立刻站起来冲过去,王磊也放下篮球跟了过来。“阿姨,您别激动!”楚运欢拦在两人中间,“吴文娇的成绩很好,上次模拟考排名全班第五,肯定能上重点,再熬两个月就好了!”

王磊赶紧把吴文娇的成绩单从桌洞里翻出来,“啪”地拍在讲桌上:“阿姨您看,这是她的成绩单,英语 115分,语文 112分,比上次又进步了!博川师范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分数线她肯定能过,毕业之后当老师,工作稳定,挣得也不少。”

吴文娇的母亲瞥了眼成绩单,嘴角却撇了撇:“成绩好有什么用?学费那么贵,家里哪供得起?”她伸手又要拉吴文娇,“跟我走,别在这浪费时间!”

楚运欢赶紧从书包里掏出博川师范学院的招生简章,翻到“乡村教育定向培养计划”那页,递到吴文娇母亲面前:“阿姨,您看,这个专业免学费,每个月还发五百块生活补贴,学费根本不用愁。吴文娇能靠自己读完大学,不用家里花钱。”他指着简章上的政策说明,“这是学校的官方文件,不会有假。”

李老师也在一旁帮腔:“吴女士,吴文娇是个很有天赋的孩子,上次县里的作文比赛她还拿了二等奖。只要让她参加高考,她肯定能考上师范,将来当老师,既能实现自己的价值,也能给家里减轻负担。”她从口袋里掏出吴文娇的获奖证书,“您看,这是她的获奖证书,将来找工作也有优势。”

吴文娇突然抱住母亲,肩膀一抽一抽的:“妈,我想当老师,像李老师那样帮更多人。”她抬起头,眼里满是泪水,却透着股坚定,“我不想去超市当收银员,我想站在讲台上,教农村的孩子读书写字,让他们也能看到外面的世界。您不是总说,当年因为没文化,吃了很多苦吗?我想让更多孩子不用像您一样。”

吴文娇的母亲身体僵了僵,手慢慢松开了。她看着女儿眼里的坚定,又看了看周围同学期待的目光,再看看桌上的成绩单和招生简章,沉默了很久,最终叹了口气:“考完再说吧。这两个月我不逼你,但要是考不上,你就得跟我回家打工。”

吴文娇立刻破涕为笑,用力点头:“谢谢妈!我肯定能考上,不会让您失望的!”她拉着母亲的手,“您要是不放心,我每天给您打电话,汇报我的学习情况。”

楚运欢和王磊都松了口气,教室里的同学也纷纷露出笑容。李老师把吴文娇的母亲请到办公室,详细讲解了师范学院的政策和吴文娇的学习情况,让她彻底放了心。

下午的自习课,吴文娇的学习劲头更足了。她把母亲带来的水果分给大家,又拿出英语听力材料:“咱们一起听听力吧,刚才李老师说,我的听力还需要加强。”楚运欢帮她调整好播放器,王磊则在旁边安静地做物理题,偶尔遇到不懂的,就轻轻戳戳楚运欢的胳膊,小声请教。

楚运欢的“教育观察日记”又多了新内容:“4月 15日,吴文娇的母亲来学校,想让她回家打工,还好大家一起劝说,她母亲终于同意让她考完高考。原来,坚持梦想不仅需要自己的努力,还需要身边人的支持。就像父亲种玉米,需要阳光、雨水和肥料,梦想的实现,也需要大家的帮助。”

晚上睡前,楚运欢躺在床上,看着窗外的月光,心里突然充满了力量。他想起倒计时牌上的“60天”,想起吴文娇坚定的眼神,想起王磊认真做题的样子,想起赵晓慧整理的“三农词汇”笔记,突然觉得,这 60天的冲刺,不是一个人的战斗,而是一群人的并肩前行。

第二天早上五点,楚运欢准时出现在操场,王磊已经在那里等着了,手里还拿着两个热乎的肉包:“昨天吴文娇的事多亏了你,这个肉包给你,补充能量。”两人沿着跑道跑起来,晨光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。

“还有 60天,咱们得加把劲!”王磊边跑边说,“我争取物理再提高十分,你英语争取考到 110分以上,吴文娇语文保持第一,咱们一起考上博川师范!”

楚运欢笑着点头,风在耳边吹过,带着春天的气息。他知道,倒计时牌上的数字会一天天减少,但他们的信心和努力会一天天增加。只要坚持下去,60天后,他们一定能走进高考考场,交出满意的答卷,实现那个在教室里许下的约定——一起考上博川师范,一起回农村教书,让教育的光,照亮农村的每一片田埂。

自习课上,楚运欢把“乡村教育”主题的英语作文模板复印了几份,分给互助组的每个人:“咱们每天背一篇,互相默写,争取高考作文都能拿高分。”吴文娇则整理了语文古诗文默写易错点,贴在教室后墙,方便大家随时背诵。王磊把物理公式和篮球战术结合起来,画了张“运动学战术图”,贴在自己的课桌前,既能学物理,又能想篮球。

教室里的学习氛围越来越浓,每个人都在为了梦想努力着。倒计时牌上的数字每天都在减少,但大家的眼神却越来越坚定。楚运欢知道,这 60天的冲刺,会成为他们人生中最珍贵的回忆,而他们的努力,终将在高考那天得到回报,让他们离梦想越来越近。

放学时,楚运欢路过校门口的小卖部,张大山正在给村民们称化肥。看见他,张大山笑着喊:“楚家小子,听说吴文娇的事了,你们做得对!年轻人就该有梦想,不能轻易放弃。”他从口袋里掏出个烤红薯,塞给楚运欢,“快回去学习吧,别耽误时间。”

楚运欢接过烤红薯,暖意顺着指尖往心里钻。他看着张大山忙碌的身影,突然觉得,这个曾经总嘲讽他的村长,现在也成了他们梦想的支持者。就像倒计时牌上的数字,虽然在减少,却见证着他们的成长和坚持。

回到家,楚运欢把今天的“教育观察日记”拿给父亲看。父亲拄着拐杖,仔细地读着,嘴角忍不住往上翘:“你们这些孩子,真是好样的。坚持下去,肯定能考上大学,当上好老师。”他往楚运欢碗里夹了块炖排骨,“多吃点,补充营养,才能有精力学习。”

楚运欢点点头,心里充满了感激。他知道,有父亲的支持,有张大山的鼓励,有互助组的陪伴,有李老师的指导,这 60天的冲刺,他一定能坚持下去,实现自己的梦想。他翻开英语作文模板,继续背诵“乡村教育”的句子,窗外的月光照在纸上,把字迹照得清清楚楚,像在为他加油鼓劲。

楚运欢默默在心里说:“还有 60天,加油!一定要考上博川师范,成为一名农村物理老师,把知识的种子播撒在农村的土地上,让更多像自己一样的农村孩子,能通过教育改变命运,走向更远的地方。”

教室里的倒计时牌还在一天天减少,但楚运欢和他的伙伴们,正朝着梦想的方向,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着。他们知道,只要坚持下去,终有一天,他们会站在博川师范的校园里,一起迎接属于他们的未来,一起把教育的光,带回生他们养他们的这片土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