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5书阁 > 都市小说 > 落土的星星 > 第八十三章 重返战场的目光
换源:


       周一的早读铃还没响,楚运欢就背着书包站在复课班门口。门把手被他攥得微微发烫,心里既期待又忐忑——离开两周,不知道教室会不会有变化,不知道同学们会不会觉得他落下太多进度。

“楚哥,发什么呆呢?快进来!”王强从里面拉开门,肩膀上还挎着楚运欢的物理错题本,“吴姐早就帮你把课桌收拾好了,保证你一看就想学习!”楚运欢跟着他走进教室,目光瞬间落在自己的座位上——课本被按“冲刺计划”分类摆放,左边是语文、英语等文科资料,右边是物理、数学等理科习题,最上面放着本摊开的笔记本,页边贴着张粉色便签,是吴文娇的字迹:

“楚运欢的每日小目标:

背 20个高频英语单词(优先作文常用词)

整理 3道物理/数学错题(标注易错点)

喝够 8杯水(别总忘了喝水,胃会不舒服)”

最后一条后面画了个圆滚滚的笑脸,旁边还画了颗小小的玉米苗,和楚运欢之前画的一模一样。楚运欢伸手摸了摸便签,纸质还带着点温热,显然是吴文娇早上刚贴的。“吴姐也太细心了,连喝水都记着。”他笑着坐下,指尖划过课本扉页——上面有个小小的“博”字,是他以前刻的,代表“博川师范”,现在看来格外亲切。

“那可不!”吴文娇端着个保温桶走过来,把桶放在楚运欢桌角,“我妈说你胃还没好,早上得喝小米粥养着,我特意多带了点,你趁热喝。”保温桶打开,小米粥的香气飘出来,里面还卧着个溏心蛋,正是楚运欢爱吃的样子。“还有,医生说你长期输液,肩膀会肌肉僵硬,课间我帮你按摩,别总自己硬扛。”

楚运欢刚端起粥碗,就听见走廊传来一阵议论声——“你看复课班那个楚运欢,住院两周还敢来上学,怕是想混到高考吧?”“听说他模考前才回来,肯定考不过咱们重点班,到时候又要拖全校后腿。”声音不大,却像小石子一样砸进楚运欢心里,手里的粥勺顿了顿。

王强“啪”地放下手里的单词本,猛地站起来:“谁在外面胡说八道?给我出来!”他冲到走廊,看见两个重点班的男生靠在栏杆上,还在对着教室的方向指指点点。“你们刚才说什么?再说一遍!”王强攥着拳头,声音里带着火气,“楚哥住院时都没落下复习,上次模拟卷比住院前还高 10分,你上次模考多少分?有脸在这说他?”

那两个男生被王强的气势吓了一跳,其中一个小声说:“我们就是随便说说,又没针对他……”“随便说说也不行!”王强指着教室门口,“楚哥帮张磊补物理,帮刘萌萌改作文,比你们这些只会背后议论的强多了!再让我听见你们说闲话,别怪我不客气!”

教室里的同学都探出头来看,张磊更是举着物理练习册跑出来:“就是!楚哥用‘玉米地浇水’教我懂了电路故障,你们懂吗?还敢说他拖后腿!”两个男生被说得面红耳赤,赶紧溜了,走廊里只剩下王强和张磊的声音:“以后再听见有人说楚哥坏话,咱们一起怼回去!”

楚运欢坐在座位上,心里又暖又酸——他没想到,自己只是回来上课,伙伴们却这么护着他。吴文娇轻轻拍了拍他的胳膊:“别理他们,咱们用模考成绩说话。来,粥快凉了,赶紧喝。”楚运欢点头,喝了口小米粥,甜香混着暖意,瞬间驱散了心里的阴霾。

早自习过半,李老师走进教室,手里拿着张座位表。她走到楚运欢身边,笑着说:“楚运欢,跟我来一下,给你调个座位。”楚运欢跟着她走到第一排,李老师指着靠窗的位置:“以后你就坐这,离讲台近,我上课讲题你听得清楚,有不懂的随时问我,不用来回跑。”

阳光透过窗户照在新座位上,楚运欢坐下时,发现桌肚里放着个崭新的笔筒,里面插着几支削好的铅笔,笔身上印着“博川师范”的字样——是李老师上次提过的,学校给优秀学生的纪念品。“李老师,这……”楚运欢刚想推辞,就被李老师按住肩膀,“拿着吧,这是你应得的。好好复习,别辜负自己这些天的努力。”

课间时,楚运欢正对着一道物理题皱眉,肩膀突然被轻轻按了按——是吴文娇,她的手指轻轻捏着他肩膀的肌肉,力度刚好:“医生说长期输液会让肌肉僵硬,我妈教我这套按摩手法,你试试舒服不?”楚运欢放松下来,感觉酸胀感渐渐消散,笑着说:“舒服!比医院的护士按得还专业。”

“那当然!”吴文娇笑着加重了点力度,“以后课间我都帮你按,争取让你模考前恢复过来。对了,这道题你是不是卡在受力分析了?我帮你画辅助线……”两人头挨着头凑在习题册前,阳光落在他们身上,像披了层薄纱,旁边的张磊突然递过来本数学词典:“楚哥,数学题要是有不会的,我帮你查资料!你以前帮我补物理,现在该我帮你了!”

楚运欢接过词典,心里满是感动——以前他总觉得自己是在帮别人,现在才发现,自己也被这么多人守护着。他翻开词典,正好看见张磊在扉页画的小漫画:两个小人一起做题,一个举着物理公式,一个拿着数学词典,旁边写着“互相帮助,一起考大学”。

下午的课间,楚运欢去洗手间时,路过教学楼门口,突然看见赵晓慧正站在公告栏前,往上面贴一张新画的漫画。画的主角是穿着病号服的楚运欢,坐在病床上,手里举着物理题,旁边放着沙漏和小米粥,上方用红色颜料写着“带病冲刺的勇士”,下方还配了行小字:“玉米苗被冰雹砸了,也会重新站起来——致永不放弃的楚运欢。”

“晓慧,你怎么把这个贴这了?”楚运欢走过去,看着漫画里的自己,有点不好意思。赵晓慧笑着递给他支马克笔:“我要让全校都知道,你不是他们说的‘拖后腿的’,是敢跟困难较劲的勇士!你看,刚才有个老师路过,还说要把你的故事讲给其他班的学生听呢!”

楚运欢接过马克笔,在漫画旁边画了个小小的玉米苗,和赵晓慧的画呼应:“谢谢你们,总这么帮我。”“咱们是朋友啊!”赵晓慧收起马克笔,“走,回教室吧,王强还等着跟你一起背英语单词呢,他说要用‘篮球术语’帮你记,保证你过目不忘。”

接下来的几天,楚运欢彻底融入了复习节奏。每天早上,吴文娇的小米粥准时出现在桌角;课间,要么是吴文娇帮他按摩肩膀,要么是张磊帮他查数学资料;晚自习,李老师会特意在他身边多停留一会儿,帮他解答物理难题;王强则每天陪他背英语单词,把“dribble(运球)”“shoot(投篮)”和单词卡绑在一起,边拍球边记,引得全班同学都跟着学。

周三的模考前夜,楚运欢坐在书桌前,翻着自己的日记。日记本已经用了大半,里面记满了住院期间的心情、复习计划,还有伙伴们的鼓励。他翻到“住院第 7天”那页,上面写着:“今天张大山来医院看我,说我命里带衰,复读就是耗福气。可我想起李老师说的,玉米苗就算被冰雹砸了,也会重新站起来。我不能放弃,我要像玉米苗一样,不管遇到什么困难,都要扎根生长。”

楚运欢看着这段话,指尖轻轻划过纸页,突然拿起笔,在旁边画了个大大的对勾,又画了颗完整的星星——星星旁边写着“模考加油,不负自己,不负所有人”。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户照在日记本上,照亮了那个对勾,也照亮了楚运欢眼里的光。

他想起吴文娇贴在桌角的小目标,想起王强在走廊怼人的样子,想起赵晓慧贴在公告栏的漫画,想起李老师调给他的新座位,想起张磊递来的数学词典……这些温暖的瞬间像股力量,在他心里慢慢汇聚,让他更加坚定——明天的模考,他不仅要进前五,还要用成绩证明,那些嘲笑和质疑,终将被努力击碎;像玉米苗一样扎根生长的人,终会迎来属于自己的阳光。

睡前,楚运欢把吴文娇送的平安绳又紧了紧,玉米籽硌在手腕上,像个小小的护身符。他闭上眼,脑海里浮现出模考排名榜的画面——他的名字赫然在第五名的位置,旁边是伙伴们的笑脸,张大山的闲言碎语早已消失不见。他知道,明天的战场,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,那些爱他、支持他的人,都会化作他的勇气,陪着他一起,赢得这场属于自己的胜利。

第二天清晨,楚运欢背着书包走进教室时,发现全班同学都在等着他。吴文娇递来温热的小米粥,王强拍着他的肩膀说“加油,我还等着请你吃红烧肉呢”,赵晓慧塞给他张新画的“模考必胜符”,李老师则笑着说“放轻松,就像平时练习一样,老师相信你”。

楚运欢接过粥碗,看着眼前熟悉的笑脸,突然觉得眼眶有点热。他举起粥碗,对着大家说:“谢谢你们!今天的模考,我肯定不会让大家失望!”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,落在每个人的笑脸上,落在楚运欢手腕的平安绳上,落在教室后墙“欢迎归队”的海报上——属于楚运欢的模考之战,正式拉开序幕,而他早已做好准备,带着所有人的期待,带着自己的坚持,去迎接这场战斗,去证明那个永不放弃的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