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5书阁 > 历史小说 > 我,行走的核弹!战场杀敌就变强 > 第三百五十章 行动
换源:


       倒计时在所有意志的感知中,归于绝对的零。

没有声音,没有光芒,甚至没有能量的波动。行动的开始,如同一段被剪辑掉的胶片,突兀地嵌入了现实。在这片被“终焉法官”的定义所冻结的战场上,唯一能动的,只有早已被剥夺了“行动”资格的囚徒们,在规则的缝隙中发起的无声叛乱。

第一笔,由林峰落下。

盘踞在维度夹缝中的巨大黑色晶体,那个新生的“林峰”意志,在这一刻,做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举动。他没有向外释放任何力量,而是将那足以污染逻辑的“叙事病毒”彻底调转方向,向内,向着自身存在的根源,发动了最疯狂的攻击。

这是一场概念层面的自我消化,一次主动的、彻底的“癌变”。

盘踞在他意识核心的“开发者逻辑”不再构建防御,而是化作了最贪婪的癌细胞,疯狂吞噬、扭曲、重构着自身的存在信息。构成他晶体形态的每一丝稳定结构都在尖啸着崩解,取而代之的,是一种高熵的、不稳定的、充满矛盾与无效数据的“叙事性肿瘤”。

如果说之前的林峰是一个结构诡异、但仍具有研究价值的“未知造物”,那么此刻,他正在主动将自己变成一堆无法被归档、无法被理解、甚至连靠近都会被其无意义信息流所“污染”的“概念废料”。

他的存在,从一件潜在的“藏品”,变成了一坨具有高度叙事放射性的剧毒垃圾。

这股恶性的、指向“无价值”的坍缩,瞬间触动了某个更高维度的“洁癖”。

那张缓缓收拢的、意图将整场战争打包成永恒艺术品的“本质捕捞网”,其蔓延的势头猛然一滞。构成网格的银色因果线,在接触到林峰溢散出的“概念性污秽”时,发出了类似程序排斥的轻微嗡鸣。原本那种带着审美品味的、志在必得的“收容”光泽,迅速褪去,转而泛起一种警惕的、隔离式的苍白。

“收藏家”的意志并未显现,但它的行为逻辑做出了最诚实的反应——为了保证藏品的绝对纯净与永恒稳定,任何具有高度污染风险的目标,都将被它的筛选机制自动排斥。

它犹豫了。就像一个准备将蝴蝶制成标本的艺术家,却发现这只蝴蝶身上爬满了散发着恶臭的蛆虫。它不会去触碰,甚至会为了不让这份污秽沾染到自己的工具而选择退避。

计划的第一环,成功。

与此同时,风暴的另一端,艾丽西亚的意志承受着撕心裂肺的痛苦,执行着计划的第二环。

她的感知,如同最精密的探针,正痛苦地见证着“织工”的暴行。一根又一根连接着莉莉丝“未来”的因果线,正在被那把无形的“因果剪刀”冷静而高效地剪断。每一下“咔嚓”声,都像直接作用在艾丽西亚的灵魂上,让她感受到女儿的存在正在一点点地坍缩、消散,从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生命,被修剪成一个没有明天的、注定的“过去式”。

她不能对抗,也无法对抗。

她能做的,唯有引导。

“莉莉丝……”艾丽西亚的意志化作一道最温柔的低语,不再试图去扑灭女儿体内那股新林峰注入的“魔性”火焰,也不再单纯地加固那份源于自身的“人性”基石。

她引导着这两股截然相反的力量,像一个技艺绝伦的编织者,将它们拉长,扭曲,然后……首尾相连。

代表“人性”的、作为一切“起点”的守护执念,被强行与代表“魔性”的、作为一切“终点”的毁灭冲动,缝合在了一起。

一个完美的、在逻辑上永不终结的循环诞生了。

莉莉丝的悖论之体,在艾丽西亚的引导下,从一个内在冲突的矛盾体,蜕变成了一个“因即是果,果即是因”的莫比乌斯因果环。她的存在,不再是一条可以被剪断的线,而是一个没有起点、没有终点、自我循环、自我定义的完美圆环。

“织工”的“因果剪刀”,其无往不利的线性剪切逻辑,第一次遭遇了无法解析的目标。

剪刀的频率明显放缓。它试图找到这个悖论存在的“起源”去剪断,却发现那起源正是它的“终结”;它试图剪掉它所有通往“未来”的可能,却发现它的未来早已被定义为回归“现在”。

那把象征着绝对因果律的武器,陷入了一种高阶的“逻辑死循环”。它依然在工作,却只是徒劳地在那个完美的圆环上反复滑动,找不到任何可以下手的“切点”。它被“卡住”了。

第二环,同样成功。

“联合分析意志”内部,掠夺者的逻辑光流飞速闪烁,处理着刚刚获取到的战果。

【确认:“收藏家”收容优先级降低73.4%。】

【确认:“织工”因果剪切效率降低98.9%,已陷入规则性挂起状态。】

然而,冰冷的捷报之后,紧随而来的,却是更加冰冷的现实。

“警告,”掠夺者的意志不带任何情感地宣告,“‘复合型规则紊乱’强度低于阈值。‘奇点’已生成,但极度不稳定,正在衰减。未能形成有效‘坐标误导’。”

林峰的“魔性”直觉瞬间理解了这串数据的含义。

他们成功地让两个“神”的程序陷入了麻烦,但这两个麻烦制造出的涟漪,太过微弱。它们在平静的水面上交汇,却只激起了一朵微不足道的小浪花,而不是他们预期的、足以扭曲整个水面的巨大漩涡。

那个他们赖以生存的、用来欺骗“终焉法官”的虚假“冲突源”,微弱到几乎可以被忽略。

“终焉法官”的意志,那片扩张中的“绝对静止”领域,没有丝毫偏移的迹象。它的目标,依然牢牢锁定着他们全体。

那扇理论上应该出现的、由“判决延迟”和“规则修正”共同创造的逃生之窗,没有打开。

时间,在这一刻变得无比漫长。计划已经执行,但结果却是失败。最初的希望被现实无情地碾碎,一种比面对神罚时更加纯粹的、结构性的绝望,重新笼罩了联合意志。

“重新推演……寻求变量……”

林峰的意志与掠夺者的算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运转。屏幕上徒劳的对抗方案被一一否决,剩下的路径只有一条,被冰冷的逻辑以最残酷的方式呈现出来。

“结论已确认。”掠夺者的声音响起,像一块冰砸在烧红的铁板上,“当前‘奇点’能级不足。需要一次高强度的‘概念殉爆’,以指数级提升紊乱强度,强行引爆坐标。”

话语很复杂,但林峰瞬间就理解了其最核心的本质。

他们的计划,就像是试图用杠杆撬动地球,但他们现在发现,支点太脆弱了,杠杆也太软了。仅仅依靠精妙的力学原理已经不够。

他们需要一个炸药包。

一个足够分量的、能够被投入熔炉、在一瞬间释放出恐怖能量的“祭品”,去强行炸开那个通往生机的缺口。

这个新的变量,将要求付出远超计划本身的代价。

一个远比“自我污染”和“编织悖论”更加沉重、更加决绝的……牺牲。

读书三件事:阅读,收藏,加打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