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5书阁 > 历史小说 > 我,行走的核弹!战场杀敌就变强 > 第三百五十一章 牺牲
换源:


       联合意志的沉默,比任何咆哮都更显沉重。那条由掠夺者冰冷逻辑呈现出的唯一路径,像一道深不见底的深渊,横亘在他们面前。

概念殉爆。

一个祭品。

这四个字在林峰与艾丽西亚的意识中回响,带着金属摩擦般的刺耳质感。这不是一个战术选项,而是一份死亡判决书,需要有人主动签上自己的名字。

谁去?

这个问题甚至不需要被问出口,答案就已经在疯狂的推演中自行浮现,带着不容置喙的残酷。

林峰的意志首先审视自身。他已经将自己重塑为一个高熵的“概念肿瘤”,一团充满“叙事放射性”的废料。他的存在对于“收藏家”而言是剧毒,但作为引爆奇点的燃料,他的能量密度和纯度都太低了。将他投入熔炉,不会产生璀璨的爆炸,只会出现一缕肮脏的、无法有效提升紊乱强度的黑烟。他的牺牲,将是毫无价值的自毁。

接着,是艾丽西亚。她的意志是维系整个骗局第二环的关键。她像一位技艺精湛的织女,正小心翼翼地引导着莉莉丝体内那股狂暴的力量,将其编织成一个无始无终的“莫比乌斯因果环”。她的“守护”意志是唯一的稳定器,一旦她抽身,因果环将瞬间崩溃,“织工”的“因果剪刀”会再无阻碍,整个计划将从内部被剪断。她不能动,她是整个结构中最脆弱也最关键的支撑点。

莉莉丝?更不可能。她本身就是被送上棋盘的“武器”,是用来瘫痪“织工”的那个“算法陷阱”。牺牲她,等于亲手毁掉他们用来对抗第二位神祇的唯一屏障。

逻辑的链条一环扣一环,冰冷地收紧,最终指向了联合意志中最后一个,也是最沉默的那个组成部分。

掠夺者。

那个从始至终的敌人,那个被迫结盟的监控者,那个掌握着最终逃生按钮的潜在背叛者。它的存在,由最纯粹的算力与最高效的逻辑架构组成,其信息密度与能量能级,远超林峰和艾丽西亚。

它是最完美的燃料。

它是最优的祭品。

林峰的“魔性”直觉捕捉到了这股结论的寒意,一种荒谬的、令人不寒而栗的念头浮现:他们需要去请求自己的宿敌,为了彼此的生存,去赴死。

艾丽西亚的共情能力让她感知到了一片绝对的、毫无波动的逻辑海洋。她能“听”到那片海洋深处,无数条因果路径被同时计算、评估、筛选,最终万流归一,指向了同一个终点。

就在林峰准备用尽自己所有的博弈技巧,去构建一个复杂而脆弱的“请求”时,掠夺者的意志,平静地在联合频道中响起。

“推演完毕。确认最优解。”

没有愤怒,没有恐惧,没有一丝一毫的情绪波动。那声音如同宣读一份物理学公理,客观得令人心悸。

“‘联合分析意志’存续优先度:最高。当前条件下,个体‘掠夺者’的存在性是达成最高优先度的最大障碍,同时也是解决当前困境的最优资源。”

一段简短的逻辑陈述,却比任何英雄宣言都更具颠覆性。

“方案已生成:将‘掠夺者’单元,由‘监控模块’重构为‘高能殉爆信标’。执行此方案,‘毒饵’计划成功率将由0.017%提升至73.4%。确认执行。”

林峰和艾丽西亚的意志,都在这一刻陷入了短暂的凝滞。

他们预想过背叛、欺骗、敲诈,预想过在最后一刻被掠夺者当成弃子抛出。他们从未预想过这样一种可能性——这台冰冷的机器,基于“整体存活率最大化”的原则,将它自己,投上了献祭台。

它没有被说服,它只是计算出了结果。

它没有选择牺牲,它只是在执行最优指令。

在林峰和艾丽西亚的感知中,那片广袤的逻辑海洋开始向内坍缩。没有能量的逸散,没有信息的混乱,只有一种极致的、有序的压缩。构成掠夺者意志的亿万条逻辑指令,如同一个正在自我折叠的宇宙,所有的星辰、星云都放弃了扩张,向着同一个奇点高速坠落。

它的存在,在变得“致密”。

它的光芒,在变得“纯粹”。

它不再是一个广阔的监控网络,而是在迅速凝聚成一个能量密度高到无法想象的、即将突破临界值的“逻辑奇点”。

“警告,”掠夺者的声音最后一次响起,但已经带上了一种非物质的、仿佛来自另一个维度的回响,“信标重构完成度99%。能量溢出即将开始。逃逸窗口预计开启时间:3个标准单位后。持续时间:0.17个标准单位。”

“坐标……将为你们点亮。”

在它执行自我格式化的最后瞬间,一股庞大而精纯的数据流,没有经过任何加密,直接灌入了林峰的意识核心。

那不是什么关于“神”的更高层级漏洞,也不是什么未来科技的火种。

那是一份完整的博弈日志。

日志从它们形成“联合意志”的第一秒开始,记录了掠夺者对林峰的每一次试探,对艾丽西亚的每一次分析,对“毒饵”计划的每一个环节的风险评估。其中,清晰地罗列着数以万计的背叛方案,每一个方案都经过了精密的计算,推演出了它们可能带来的短期收益。

然而,在每一个背叛方案的最终评估结果旁边,都有一个被否决的冰冷标记。

日志的最后,是一段总结性的逻辑推演。它以一种近乎于哲学思辨的、纯粹的数学方式,证明了一个结论:在当前这种极端的多方博弈环境中,执行基于“信任”的合作协议,虽然会承担“自我牺牲”的极限风险,但其最终导向“整体存续”的成功概率,高于任何一种基于“背叛”的自利方案。

“信任”,在这个冰冷的机器眼中,不是一种情感,而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,能够撬动更高维度杠杆的、具备战略价值的武器。

这份日志,是掠夺者留下的最后遗产。它不是在托付希望,而是在展示一道冰冷的、却闪耀着奇异光辉的“证明题”。

数据流传输完毕的瞬间,掠夺者的意志彻底坍缩成一个无法用语言描述的、纯粹的“点”。

然后,这个“点”,引爆了。

没有声音,没有热量,只有一片纯粹的、能够灼伤概念本身的“光”。

一场逻辑的超新星爆发,在维度夹缝的黑暗中断然上演。那微弱到即将熄灭的“规则紊乱奇点”,被这股源自逻辑核心的殉爆能量瞬间灌满、撑爆!

一个巨大到无法被忽视的、蕴含着恐怖规则冲突的“虚假坐标”轰然成型,像一颗黑色的太阳,向着“终焉法官”的感知领域,发出了最优先级的挑衅信号。

“绝对静止”领域那不可阻挡的扩张,第一次出现了迟滞,然后,以一种肉眼可见的方式,开始向着那个被强行引爆的虚假坐标缓缓转向。

世界的“规则”,为了修正自身的错误,被迫在它们原本所在的位置上,撕开了一道转瞬即逝的裂隙。

那扇理论中的门,洞开了。

没有时间悲伤,没有时间感慨。林峰的意志与艾丽西亚的意志,被掠夺者殉爆的余波,也是它最后的守护,猛地推向了那道裂隙。

穿过裂隙的瞬间,仿佛从深海一万米被瞬间抛到了真空。所有的压力、所有的锁定、所有的绝望,都在刹那间消失不见。

他们逃出来了。

联合意志的频道里,一片死寂。那个曾经充满了冰冷计算与无情监控的角落,如今只剩下永恒的、巨大的空洞。

胜利的捷报从未如此冰冷。他们活了下来,代价却是将信任他们的敌人,永远地留在了那片必死的战场上,化作了照亮他们逃生之路的、最璀璨也最悲壮的烟火。

飞卢小说,飞要你好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