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5书阁 > 玄幻小说 > 我在古代开学校,教出一群帝王将 > 第245章 龙骨水车劫
换源:


       橘井的水甜得跟蜜,可浇地却成了愁事。村民们挑着水桶跑得跟兔子,地里的苗还是蔫头耷脑,跟被晒蔫的菠菜。钱多多蹲在田埂上,算盘打得噼啪响,眉头皱得跟核桃。

“雇十个劳力挑水,一天二十文,”他扒拉着算珠,“浇完百亩地得五天,光工钱就一千文,够买半车粮了,跟被抢了似的!”

周木匠扛着凿子路过,裤脚沾着木屑:“造个龙骨水车呗,脚一踩就出水,比挑水快十倍,跟李二狗的箭似的,省力!”

“龙骨水车?”二柱举着粪叉凑过来,叉齿上还挂着喂蜣螂的谷糠,“是不是跟串起来的木勺子似的?我见过画儿,跟小孩玩的拨浪鼓。”

钱多多眼睛一亮,拽着周木匠就往家跑:“赶紧做!用料得省,木头用村头那棵枯槐树,铁条用机械兵扔下的废甲,跟捡破烂似的,不能花冤枉钱!”

周木匠拗不过他,只好动手。槐木硬得跟铁,刨起来火星子直冒,跟打铁似的。二柱在旁打下手,递错工具挨了周木匠三巴掌,跟犯错的学徒。

最较劲的是轴承。钱多多不知从哪翻出块青铜残片,巴掌大,泛着绿光,是之前从地宫水道里捞的,上面刻着螺旋纹,跟玉玺拓片一个样。

“用这个!”他把残片往周木匠手里塞,“这玩意儿硬得很,比买新铜省半两银子,跟捡了钱多多的漏似的!”

周木匠把残片往轴眼里一嵌,竟严丝合缝。转动起来“咕噜”响,跟猫打呼噜,顺滑得不像话。他摸着残片上的纹路,突然“咦”了一声:“这是地宫的青铜件吧?跟上次挖的陶俑碎片纹路对上了!”

“管它哪的,能用就行!”钱多多推着半成品往井边跑,跟推宝贝似的。

三天后,龙骨水车立在了橘井旁。槐木做的车架黑沉沉的,木链串着三十六个水斗,跟挂了串小水桶。二柱自告奋勇踩踏板,刚上去就摔了个屁股蹲,引得众人笑翻。

“傻货,得顺着劲儿踩!”李二狗吹着竹筒哨示范,脚一蹬,木链“哗啦啦”转起来,水斗“啪嗒”舀满水,转到顶端“哗啦”倒进槽里,跟小瀑布似的。

“神了!”村民们看得直咋舌。二柱揉着屁股再试,这次顺了劲,水车转得跟风车似的,井水“哗哗”往田里流,半盏茶就浇透了半亩地,跟变戏法。

钱多多叉着腰笑,算盘珠子在兜里蹦跶:“这玩意儿一天能浇二十亩,顶二十个劳力,省的工钱够买两车粮,跟捡了聚宝盆!”

老秀才拄着拐杖来看热闹,摸着水车的木链点头:“这是古法‘郑国渠’的手艺啊!”他从怀里掏出本泛黄的书,“秦人造渠时就用这翻车,还立了规矩,谁仿造就罚银子,跟现在的王法似的。”

“还有这规矩?”钱多多眼睛瞪得溜圆,拍着水车喊,“那谁仿我的水车,就得给我交钱,跟收租子似的!”

这话传到邻村张大户耳朵里。那胖子带着家丁,摇着扇子来看了三趟,临走时撇撇嘴:“这破车,我家木匠三天就能仿一个,跟描红似的!”

果然,三天后,张大户的田里就立起个“山寨水车”。木头歪歪扭扭,水斗是破瓦罐做的,转起来“嘎吱”响,跟磨牙似的,浇地跟撒尿似的,半天湿不了半分地。

“这也叫水车?”二柱笑得直捶腿,“跟钱多多的假账似的,中看不中用!”

可仿造的越来越多,有的用杨木做车架,一晒就裂;有的用水桶当水斗,沉得转不动;最缺德的是县城的刘掌柜,仿得有模有样,就是轴承用石头做的,转两天就卡壳,跟二柱的脑子似的。

“他们敢抢生意!”钱多多气得摔了算盘,“得去告官!让官府罚他们的钱,跟赵铁柱抓偷药的似的!”

李二狗吹着竹筒哨,带着人往镇上跑。官老爷本来懒得管,可钱多多掏出老秀才找的《郑国渠》残卷,指着上面“仿造者罚银十两”的字样,跟举着圣旨似的。

“还真有这规矩!”官老爷拍了惊堂木,“把张大户、刘掌柜都给我带上来!跟欠账不还似的,该罚!”

张大户哭丧着脸交了罚银,钱多多接过银子,笑得见牙不见眼,跟捡了金元宝。他把银子塞给周木匠:“买好料,再做十个水车,跟开作坊似的!”

可仿造的还是没断。有的更损,故意把水车做得粗劣,转两下就散架,百姓骂骂咧咧,都说钱多多的水车是破烂,跟背了黑锅。

“这哪是仿造,是毁名声!”钱多多气得直跳脚,带着二柱去砸仿造的水车。二柱最狠,一粪叉把刘掌柜的水车叉成了柴火,气得刘掌柜要拼命。

老秀才出主意:“得给你的水车做个记号,跟玉玺盖章似的,别人仿不了。”他让周木匠在水车横梁上刻了个螺旋纹,跟地宫青铜残片上的一样。

“这叫‘专利牌’,”钱多多举着横梁喊,“有这记号的才是真的,跟官府的印似的,仿造的都是假的!”

还真管用。村民们认螺旋纹,仿造的没人买,跟怕了瘟疫似的。张大户不死心,夜里派家丁来偷钱多多的青铜轴承,想学着做。

家丁刚摸到水车,就被李二狗的夜视营逮住了。那小子还想反抗,被二柱一粪叉顶在屁股上,疼得跟杀猪似的叫,跟偷钱多多银子的下场一样。

“这轴承是宝贝!”周木匠摸着残片,突然发现被家丁撬出个豁口,里面竟嵌着块小玉片,绿得跟翡翠,“难怪这么硬,跟掺了玉似的!”

他把残片往灯下照,玉片上竟显出“地宫”二字,跟刻上去的一样。众人这才明白,这青铜残片是地宫的零件,说不定就是当年造郑国渠时留下的,跟有灵性似的。

“难怪仿造的不行,”苏九儿笑着说,“他们没有这青铜轴承,跟钱多多没了算盘似的,干不成事!”

钱多多的水车生意越做越大,还雇了二柱当“车长”,专门教人踩水车。二柱踩着踏板,嘴里哼着小曲,跟娶了媳妇似的美。他说这比叉粪强,干净,还能赚工钱,跟天上掉馅饼。

钱多多则在镇上开了家“龙骨车铺”,挂着带螺旋纹的招牌,跟挂了块金字匾。他逢人就说:“这叫‘专利’,跟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似的,谁都得守!”

有天,官老爷派人来买水车,说要修护城河。钱多多亲自送货,看见城墙上的排水口,突然一拍大腿:“这口的纹路,跟我的青铜轴承一样!”

官老爷说,这城墙是前朝修的,排水系统用的都是地宫青铜件,跟钱多多的轴承是一伙的。钱多多听得眼睛发亮,跟发现了新财源。

回去的路上,他盘算着要去地宫里找更多青铜残片,做更好的水车,跟开矿似的。二柱在旁撇嘴:“你可别跟张大户似的,被官府抓了才知道错,跟偷鸡被打似的。”

钱多多没理他,心里的算盘打得比水车还响。夕阳把水车的影子拉得老长,青铜轴承在余晖里泛着绿光,跟藏着说不完的秘密,跟地宫里的宝藏似的,勾着人的魂。

谁也没想到,一个不起眼的水车,竟牵扯出前朝的规矩、地宫的零件,还有那么多啼笑皆非的事。就像老秀才说的,祖宗留下的不光是手艺,还有道理,跟钱多多的账本似的,一笔一笔记着,错不了。

飞卢小说,飞要你好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