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5书阁 > 历史小说 > 曹营卧底今天也在帮倒忙 > 第152章 你们别太认真啊
换源:


       军谋司大堂之内,气氛凝重如铁。

烛火摇曳,将墙上巨大的军事沙盘映照得忽明忽暗,一众谋士的面容也随之晦暗不明。

“急报!”一名传令兵踉跄冲入,单膝跪地,声音嘶哑,“江东细作再度沿江渗透,我军‘虚火队’夜间行动的路线图,已被其探知!”

此言一出,满堂皆惊。

虚火队,乃是陆离提出、用以迷惑江东水军的疑兵之计,通过在不同地点燃起虚假篝火,营造主力调动的假象,以此拉扯周瑜的防线。

此计已施行月余,屡试不爽,如今竟被识破,无异于一记响亮的耳光。

坐在上首的军师祭酒荀攸,面沉如水,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,发出沉闷的“笃笃”声。

他的目光扫过全场,最终定格在那个最年轻的身影上。

“陆离。”荀攸的声音不高,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,“敌已识破我军‘拉扯’之术,我军虚火队反有被伏击之险。依你之见,当如何应对?”

唰!

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陆离身上。

有审视,有期待,也有如陈群那般,藏在低垂眼睑下的冷笑。

陆离心中一紧,这锅甩得可真快。

他沉吟片刻,脑中飞速运转。

拉扯被看穿,意味着对方已经适应了己方的节奏,再用同样的招数只会处处被动。

怎么办?

不能大范围调动,那只能……用小股部队主动出击,猎杀对方的侦察单位。

一个现代游戏术语瞬间蹦入他的脑海。

他走到沙盘旁,拿起一支蘸了墨的细笔,在一张空白的竹简上写下四个大字:“升级‘打野’。”

这纯粹是他下意识的调侃,觉得在这种古朴森严的场合写出这词太过荒唐。

为了避免误会,他又在旁边用小字括注了一行解释:“打野=小队突袭,抓落单之敌。”

写完,他自己都觉得离谱,便想将竹简揉掉。

可当着荀攸和众人的面,又不好显得如此轻率,只得顺手将其塞进了旁边一堆厚厚的卷宗里,准备另寻一个更“古典”的词汇来表述。

然而,他还没来得及开口,次日清晨,司职记录的议郎赵俨便捧着一本册子,步履匆匆地找到了他,双目之中迸发着发现稀世珍宝般的光芒。

“陆祭酒!陆祭酒!”赵俨的声音激动得微微发颤,“您昨日留下的‘打野’之术,我反复思量,一夜未眠,终有所悟!此术,简直暗合了《黄帝阴符经》中‘游兵无常,伺隙而动’的至高兵理啊!”

陆离张大了嘴,一时竟不知如何回应。

赵俨却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解读中,他指着册子,激动地说道:“您所说的‘小队突袭,抓落单之敌’,是否就是指,派遣我军最精锐的水上健儿,组成游猎小队,潜入敌军后方,如狼群狩猎,专断其斥候与粮道,使其成为聋子和瞎子?”

这……解释得还真他娘的到位!

陆离想辩解说这只是个玩笑,可看着赵俨那狂热崇拜的眼神,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。

不等他组织好语言,赵俨已经将此“妙计”上报。

荀攸听罢,目光深邃地看了陆离一眼,随即缓缓点头:“以精锐破其耳目,此策可行。吕虔将军所部多为青徐壮士,最熟江上水道,可为‘打野’主力。”

一旁的太中大夫董昭更是拍手补充道:“当设‘打野令’,以军功授赏!每夜出击,斩敌斥候一人,赏钱五百;焚敌补给小船一艘,赏绢十匹!如此,将士必奋勇争先!”

事情的发展已经完全脱离了陆离的掌控。

他只能在一片赞叹声中,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,拱手应下。

当夜,月黑风高。

吕虔亲率三艘蒙着黑布的走舸,如三道鬼影,悄无声息地滑入芦苇荡。

他们完全遵照“打野”指令的核心——不求决战,只求猎杀。

一夜之间,往日里嚣张的江东探哨撞上了铁板,两支小队共计一十二人被干净利落地伏杀,另有五艘满载粮草的补给小船被付之一炬,火光在江面上冲天而起,旋即又被曹军后续部队扑灭,不留痕迹。

消息传回军谋司,满座哗然。

赵俨更是激动得当场磨墨,在他那本视若珍宝的《天机录·卷八》中,为“打野”之术补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:“所谓打野者,非猎山中之兽也,乃猎敌军之心也。心失其恃,则万军自溃。”

军谋司的灯火,彻夜通明。

一个黑影如狸猫般潜入存放卷宗的偏房,正是奉了蔡瑁密令的王甫。

他的任务,是找到那个写着“打野”的原始批注,将其毁掉,再散布谣言,揭发陆离是靠装神弄鬼的“伪玄学”上位的骗子。

可他刚摸到卷宗堆旁,却发现角落的阴影里,还站着一个人——竟是长史陈群!

陈群也在翻找着什么,两人目光在黑暗中一对,瞬间都明白了对方的来意。

蔡瑁震怒之下,竟是双管齐下。

王甫正欲与陈群联手,忽听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。

他心中一凛,慌忙藏身于高大的书案之后。

只见赵俨身披外衣,手持烛台,梦游般地走了进来。

他径直走到那本《天机录》前,翻开“打野”那一页,似乎觉得白天的批注还不够精辟,又执笔在下面添上了一行小字:“其行如风,其迹如雾,敌未觉而势已崩。”

写完,赵俨心满意足地吹了吹墨迹,仿佛完成了一件传世之作,这才转身离去。

藏在案后的王甫,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。

他死死咬住牙,悄然后退,退出了偏房。

他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:疯了,这群人都疯了!

他们哪里是在打仗,他们分明是在一字一句地抄录、解读陆离那本无人能懂的“天书”!

此后的七日,成了江东水军的噩梦。

吕虔的“打野”部队神出鬼没,江面上每日都有江东斥候的浮尸被发现。

周瑜引以为傲、遍布长江的情报网络,被撕扯得七零八落,几近瘫痪。

前线传回的消息越来越滞后,甚至出现了误判。

无奈之下,江东大都督周瑜,被迫亲自前移指挥,坐镇前线调度。

消息传到许昌,曹操闻讯大悦,在朝会上当众称赞:“陆离一计‘打野’,竟如利剑般戳瞎了周郎的双眼!妙!实在是妙!”说罢,亲赐陆离青玉宝带一条,以示恩宠。

陆离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中谢恩,抬眼时,却瞥见荀攸的目光依旧深沉,那眼神里除了赞许,更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探究,仿佛要将他从里到外看个通透。

回到自己的营帐,陆离疲惫地解下那条华丽的玉带,随手扔在案上。

他从一堆公文中翻出那张被自己随手塞进去的“打野”草稿,只见“打野”二字,不知何时已被荀攸用朱笔重重圈出,旁边还用他那苍劲的笔迹加了一行批注:“此法至简至奇,可入《心战十三篇》,为第三章·猎心。”

陆离苦笑着摇了摇头,自嘲地低语:“我写的明明是游戏术语,你们却非要当成兵法圣典来传世……”

就在这时,他贴身存放的那枚古朴罗盘,边缘忽然微微发烫。

一行无人能见的流光小字,悄然浮现:

“变量注入成功——敌方‘信息链延迟’效果已达 23%。郭嘉遗计第XIII环正式激活:‘打野’作战模型已通过实战数据,反向渗透至江东指挥体系。”

陆离猛地怔住,失声喃喃:“什么意思?所以现在……连周瑜都在学我打野了?”

他霍然起身,走到帐篷门口,一把掀开帘布,望向波光粼粼的江面。

月光下,一支曹军的“打野”小舟,正悄无声息地穿行于远方的芦苇荡间,船头的火把忽明忽暗,宛如一只潜伏在黑暗中的猎豹之影。

江风吹过,带着水汽和一丝血腥味。

陆离忽然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兴奋。

他转身回到案前,铺开一卷崭新的竹简,提笔在卷首写下三个字:“下一招,咱们来‘开团’。”

笔尖一顿,他又像上次一样,在括号里用极小的字补上了一句解释:“开团=集中优势兵力,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。”

写完,他看着竹简上的字,忽然忍不住笑出声来。

“这届敌人,是真的难带啊……”他摇了摇头,眼中却闪烁着灼人的光芒,“不过,我好像有点带上瘾了。”

他的目光越过那支小舟,望向了更广阔、更黑暗的江面。

零敲碎打的“打野”终究只是骚扰,要想在这场决定天下归属的棋局中真正获胜,还需要一个更宏大、更周密的布局。

一个能将所有“打野”“开团”之类的奇招,都融为一体的,真正的总纲。

读书三件事:阅读,收藏,加打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