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5书阁 > 历史小说 > 刚穿越,皇帝要赐死我 > 第二十一章 驿道令牌
换源:


       祭祖用的新黍米在铜釜中咕嘟作响,蒸腾的热气模糊了林烽的视线。他盯着那些在沸水中翻滚的米粒,想起监军临死前说的磨刀石——这些粮食或许就是打磨刀锋的砥石,而他们这些将领,不过是待宰的牲畜。

将军,时辰到了。周毅在帐外低声提醒,声音压得极低,像是怕惊动什么。

林烽整了整衣冠,手指在腰间玉佩上摩挲片刻。这是朝廷赐下的忠勇佩,玉质温润,但此刻触手生寒。帐外传来整齐的脚步声,是兵部派来的仪仗队,靴底踏在冻土上的声响沉闷如丧钟。

宣——林将军接旨!

尖细的嗓音刺破晨雾,林烽深吸一口气,掀开帐帘。校场上已跪满了人,最前排是各营将领,每个人的表情都像是戴了层精心雕琢的面具。传旨太监手持黄绫,身后站着十二名金甲武士——这不是寻常宣旨的规格。

臣,领旨。林烽单膝跪地,余光瞥见周毅的手已按在刀柄上。

太监展开圣旨,绢帛摩擦声在寂静中格外刺耳:奉天承运皇帝诏曰...念林卿戍边有功...特准还京祭祖

每一个字都像是淬了毒的针。林烽垂首听着,忽然注意到圣旨边缘的暗纹——那是只有赐死重臣时才用的九蟒绞云纹。跪在他左侧的张宇呼吸突然急促,这位老将显然也认出了这个纹样。

...赐御酒一壶,以慰辛劳...

太监话音刚落,捧着鎏金酒壶的小太监便膝行上前。壶嘴处镶嵌的翡翠在阳光下泛着诡异的绿光,林烽知道,那是验毒用的碧蟾石,若酒中有毒,石头就会变黑。

臣,谢恩。林烽双手接过酒壶,指尖触到壶身时微微一颤——这青铜器皿竟冷得像冰。

校场上的气氛凝固了。跪在后排的士兵们或许不明白,但将领们都清楚这恩典意味着什么。林烽缓缓起身,目光扫过点将台上那面精忠报国的旗帜,发现旗杆不知何时被换成了乌木——那是做棺材的上好材料。

回到中军帐,林烽将酒壶放在案上。壶底与木案相碰,发出咚的一声闷响。周毅跟进来,脸色铁青:将军,这酒...

去请军医。林烽打断他,就说本将旧伤发作。

等军医来的间隙,林烽取出那本《武备志》,翻到记载殡葬礼仪的章节。其中一页被折了角,上面详细描述了赐死大将的流程:停灵不得超过三日,棺木需用朝廷特供的阴沉木,入殓前要由监军御史亲自验明正身...

将军哪里不适?老军医颤巍巍地进来,药箱上的铜锁叮当作响。

林烽指了指心口:这里疼。趁着军医把脉的功夫,他压低声音:腊月里的黍米,是不是该用新粮?

老军医的手指突然用力按在他的脉门上:新粮...新粮好啊...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精光,只是阴沉木棺材容易返潮,得垫三层油布。

这是暗号。林烽心中一凛——老军医果然也是知情者。他故作痛苦地咳嗽两声:本将想停灵七日,让将士们都来祭奠。

使不得!军医声音突然拔高,又急忙压低:三...三日足矣...他打开药箱,取出一包药粉,这是安神的,将军睡前服下。

药包入手沉甸甸的,林烽摸到里面藏着个硬物。等军医走后拆开,是半枚虎符——与他腰间佩戴的那半枚正好能合成完整的一个。

周毅急匆匆进来:将军,替身找到了!

地牢里关着个死囚,身形与林烽有七分相似。那人见他们进来,竟主动伸出双手:可是要我做李代桃僵之事?嗓音沙哑,却带着莫名的亢奋。

林烽一怔:你可知要替的是死罪?

死囚咧嘴一笑,露出满口黄牙:小人的命是将军当年从刑场救下的,多活了这三年,够本了。他忽然压低声音,只求将军一件事——把我埋在向阳坡上,让我娘子的坟能晒着太阳。

地牢的油灯忽明忽暗,将三人的影子投在墙上,扭曲成诡异的形状。林烽忽然想起监军袖中掉出的那枚驿道令牌,一个计划逐渐在脑中成形。

去准备阴沉木棺材。他对周毅说,要双层底的。

当夜,林烽旧伤复发的消息传遍军营。中军帐内,他盯着那壶御酒,壶嘴处的碧蟾石已经泛出淡淡的灰色。帐外传来打更声,三更天了,距离祭祖日还有七天——也是他性命倒计时的最后七天。

飞卢小说,飞要你好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