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5书阁 > 历史小说 > 金翅大鹏鸟岳飞 > 第一百三十七章临安兵变
换源:


       话说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期,执掌临安禁军的乃是德高望重的禁军元帅王渊。虽说王元帅已年逾九旬,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,但他那颗对国家的赤诚之心,却从未因时光流逝而有丝毫减退,始终如一地尽心尽力保扶着大宋社稷。

这一日,王渊如往常一般升帐,神色庄重地端坐在帅位之上。他目光威严地扫视着台下一众将领,缓缓开口传令道:“明日便是霜降节期,依照惯例,在朝的各位将领都需前往教场祭旗,操练士兵。这关乎我大宋军队的士气与战力,容不得半点马虎,谁都不许耽误!”众将领齐刷刷地抱拳领命,声音洪亮,在营帐内久久回荡。

到了次日凌晨五更天,天色依旧漆黑如墨,教场中却已灯火通明。将领们纷纷提前赶到,整齐地排列在教场之上,等待着王元帅的到来。王渊准时现身,他身姿虽不再挺拔,却依旧精神矍铄。他开始逐一查点将领,眉头却渐渐皱了起来,发现左都督苗傅和右都督刘正彦竟未到场。王元帅心中不禁涌起一股不悦,心想这二人平日就有些骄纵,今日竟敢公然违抗军令,实在是太不像话。随即,他面色一沉,差遣一名干练的军官去催促。

没过多久,差官一路小跑着回来复命,气喘吁吁地说道:“元帅,两位都督称奉旨前往西山打猎,无法前来伺候。”王渊听闻,心中虽有疑虑,但也不便过多追究,无奈地叹了口气,只能作罢。他强压下心中的不满,带领其他将领有条不紊地完成了祭旗仪式。随后,又亲自指挥着大家操练兵马,士兵们的呐喊声、脚步声交织在一起,回荡在教场的上空。操练完毕,王渊便带队回衙。

当队伍行至热闹的众安桥时,恰好与苗傅和刘正彦迎面相遇。只见他俩满脸通红,酒气熏天,显然是喝得酩酊大醉,身后还带着几名同样醉眼惺忪的家将,骑着马摇摇晃晃地走来。二人乍一瞧见王渊,顿时吓得酒意醒了几分,想要回避却已然来不及,只能匆忙下马,低着头,像犯错的孩子一般,局促不安地站在街边人家的门口,大气都不敢出。

王渊骑在马上,目光如炬,一眼就看到了他们。顿时,他怒目圆睁,眼中的怒火仿佛要喷射而出,大声呵斥道:“你们两个好大的胆子!竟敢谎称奉了天子旨意去西山打猎,却在此处逍遥自在。分明是公然藐视本帅,真当我不敢治你们的罪吗?”说罢,他猛地一挥手,斩钉截铁地下令道:“把这两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给我拉下去,各打二十大板,让他们长长记性!”

苗傅和刘正彦一听,吓得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,双腿一软,“扑通”一声就跪在了地上。他们满脸惊恐,眼中满是哀求之色,赶忙说道:“小将一时糊涂,冒犯了元帅虎威,求元帅看在往日的情分上,饶了我们这一回吧!我们以后再也不敢了。”

王渊冷哼一声,眼中满是不屑,严厉地说道:“你们仗着天子的宠幸,便如此傲慢无礼,轻视大臣。本应重重惩处,以正军法。这次暂且饶过你们,若再有下次,定要奏明圣上,砍下你们的脑袋,绝不姑息!”王元帅将二人狠狠地数落了一顿后,这才带着队伍扬长而去,留下苗傅和刘正彦二人跪在原地,满脸羞愧,心中又气又恼,却又不敢发作。

待王渊走远,苗傅咬着牙,眼中闪烁着愤怒的光芒,对刘正彦低声说道:“刘兄,没想到咱们今日竟受这般奇耻大辱!此仇不报,我誓不为人!走,去我衙门,咱们好好商量商量对策。”刘正彦也是一脸的愤懑,点头表示赞同。二人说罢,上马一同疾驰到苗傅的衙门,下马后急匆匆地走进内堂。

一进内堂,苗傅便狠狠地一拍桌子,桌上的茶杯都被震得跳了起来,他咬牙切齿地说道:“王渊这老匹夫,竟敢当街让我们出丑,这笔账一定要算!如今岳飞远在襄阳六郡,朝中再无他人能让我们有所顾忌。我打算即刻点齐你我麾下的人马,先杀了王渊那老贼,出了这口恶气。然后,我们杀进宫中,活捉康王。到那时,满朝文武谁敢不服?咱们平分天下,共享荣华富贵,刘兄意下如何?”苗傅一边说着,一边握紧了拳头,眼中透露出一丝贪婪与野心。

刘正彦眼中闪过一丝狠厉,沉思片刻后,点头附和道:“此计甚妙!事不宜迟,必须速战速决,打他们个措手不及。今晚就暗中传令,让大家点齐人马,都到王渊府门口会合。行动一定要隐秘,绝不能走漏半点消息,否则坏了大事,我们都得死无葬身之地!”二人商议已定,又再三叮嘱,确保计划万无一失,眼神中透露出决绝与狠辣。

刘正彦告别苗傅,上马回衙。一路上,他的心中既兴奋又紧张,想着即将到来的大事,不禁加快了马速。回到衙门后,他立刻暗自传下号令,命本部士兵迅速准备好武器装备,饱餐一顿,为今晚的行动养精蓄锐。士兵们虽然不知道要执行什么任务,但看到主将如此严肃的神情,也都不敢多问,纷纷按照命令行事。

到了三更时分,夜深人静,整个临安城都沉浸在一片黑暗之中。苗傅和刘正彦率领一众士兵,点起灯球火把,那火光在夜风中摇曳,如同他们心中燃烧的野心。众人如潮水般悄无声息地涌向王渊的府邸,当来到府门前时,苗傅一声令下,众人齐声呐喊,如猛虎下山般杀入府中。可怜王元帅毫无防备,正在睡梦中的他,被这突如其来的喊杀声惊醒,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,就被乱军杀害。一家九十多口人,也都未能幸免,惨遭屠戮。府中的财物更是被洗劫一空,一片狼藉。

二人得手后,心中的野心愈发膨胀,领兵直奔午门而去。一路上,遇到御林军的阻拦,他们毫不留情,挥舞着手中的刀剑,将阻拦的御林军全部斩杀。鲜血在地上流淌,映照着他们狰狞的面容。他们一路杀到宫殿,大臣和太监们听到喊杀声,吓得惊慌失措,赶忙向宫中通报。高宗得知消息,顿时吓得脸色惨白,浑身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,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与无助。他慌不择路,像一只受惊的兔子,匆忙躲进了深宫之中,心中祈祷着这场噩梦能够快点结束。

苗傅和刘正彦杀进宫中,正巧遇上刘妃带着一群宫女迎面而来。这刘妃乃是刘正彦的堂侄女,不久前被献给康王,深受康王宠爱,被册封为正妃。刘妃见到苗傅,心中一惊,但很快便镇定下来,赶忙劝道:“将军切勿惊吓了圣驾!”

苗傅和刘正彦齐声问道:“康王在哪里?”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急切与贪婪,仿佛已经看到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向他们招手。

刘妃赶忙说道:“将军有所不知,王渊自恃有功,竟敢欺辱天子,朝中大臣大多对此心怀不满。而康王昏庸无能,难以主宰天下,你们此次行动正合我意。但你们若是贸然捉拿天子,倘若四方勤王的兵马赶来,我们寡不敌众,那可就危险了。况且岳飞如今在襄阳,他手下的兵将个个勇猛非凡,倘若得知消息前来救援,我们又该如何应对?依我之见,不如将康王留在宫中,逼他传位给太子。可惜他没有儿子,不过没关系,传位给侄女也一样,就说他传位给长公主赵玉。换了新君,岳飞必定会前来朝贺,到时候我们先将他斩杀,以绝后患,再收编岳家军。之后任凭二位做主,便可高枕无忧,天下大事尽在你们掌握之中了!”刘妃一边说着,一边观察着苗傅和刘正彦的表情,心中暗自盘算着自己的利益。

苗傅和刘正彦听了这番话,先是一愣,随后大喜过望,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,齐声说道:“此言极是,甚有道理!还是夫人聪慧过人。”苗傅转头对刘正彦笑道:“事成之后,我与你平分天下。你这侄女,我必定封她为正宫皇后。”刘正彦也笑着回应:“贤侄婿,先别忙着说这些,料理正事要紧!当务之急,是尽快稳住局势。”

二人随即出宫,来到殿上坐下。苗傅脸上带着一丝得意,吩咐手下将王渊一家的尸首收拾妥当,把抢来的财物分赏给众人,以收买人心。又挑选了一些心腹家将,前往各个衙门把守,严禁闲人私自出入,确保整个临安城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。接着,他们伪造了一道诏书,宣称康王传位给长公主赵玉,召岳飞还朝辅佐新君,企图以此哄骗岳飞来京。他们以为,只要岳飞一死,便再无人能阻挡他们的野心。

且说尚书仆射朱胜非,目睹苗傅和刘正彦如此胆大妄为,心中忧虑如焚。他深知此事关系重大,若不及时通知岳飞前来救驾,大宋江山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。于是,他赶忙写了一封信,悄悄叫来家人朱义,神情严肃地叮嘱道:“朱义,此事关乎国家存亡,你务必星夜兼程,赶往襄阳,将这封信亲手交给岳元帅,让他速速前来救驾。一路上要小心谨慎,千万不可泄露半点消息。”朱义看着主人焦急的神情,心中明白此事的重要性,重重地点了点头,说道:“老爷放心,小人定不负所托。”

话说岳元帅自从接管襄阳六郡后,便礼贤下士,聘请了告老还乡的老丞相李纲出山,委以重任,让他负责六郡的政务。李纲到任后,立刻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,将土地分给平民百姓,减免各种苛捐杂税。他深知百姓的疾苦,一心想要让襄阳六郡的百姓过上好日子。在他的努力下,不到三年时间,襄阳六郡便政通人和,百废俱兴。百姓们对李纲感恩戴德,对岳家军也更加拥护。

岳飞则全身心地投入到军务之中,他利用战场上缴获的两万多匹战马,精心组建了两万骑兵。同时,他还训练了五万步兵、一万水军以及五千背嵬军(岳飞的亲兵,也是特种兵)。他深知,只有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,才能保卫国家,抵御外敌。在此期间,岳飞还与梁红玉喜结连理,二人志同道合,梁红玉被任命为岳家军的副帅兼水军统领,协助岳飞管理军务。此外,岳飞还派人前往巩家庄,将巩氏小姐接到军中,与岳云完婚,一家人共享天伦之乐,岳家军上下也都沉浸在一片喜气洋洋的氛围之中。

然而,天有不测风云,岳元帅的母亲年事已高,身体每况愈下。尽管四处寻医问药,却始终不见好转,最终溘然长逝。岳飞悲痛欲绝,如遭雷击,他怎么也无法接受母亲离世的事实。他哭得肝肠寸断,整个人仿佛失去了灵魂。他尽心尽力地为母亲操办葬礼,日夜沉浸在哀痛之中,茶不思饭不想,整个人迅速消瘦下去,变得骨瘦如柴。众兄弟见状,纷纷上前劝慰,他们看着岳飞如此痛苦,心中也十分难过。在大家的悉心劝解下,岳飞这才勉强吃了些东西,但眼中的哀伤却始终无法消散。

这天,岳飞强打起精神,与兄弟们在郊外打猎,试图缓解心中的悲痛。忽然,家将带着朱义匆匆来到围场。朱义一脸焦急,赶忙将朱胜非的书信呈上。岳飞拆开一看,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,心中暗叫不好。他深知此事的严重性,临安城如今已是危在旦夕,必须尽快采取行动。于是,他连忙下令停止打猎,匆匆返回帅府。

回到府中,岳飞立刻仔细写了一封回信,交给朱义,郑重地说道:“你回去后,替我多多拜谢你家老爷,就说一切照此信中的计划行事。务必小心谨慎,千万不可泄露机密!这关乎着皇上的安危和大宋的江山社稷。”说罢,他吩咐家人取出二十两银子,交给朱义作为盘缠。朱义千恩万谢,叩别岳爷后,便马不停蹄地赶回临安复命,一路上不敢有丝毫耽搁。暂且按下不表,且看这风云变幻的局势将如何发展。

读书三件事:阅读,收藏,加打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