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5书阁 > 仙侠小说 > 藏龙变 > 第四十七章 商税激辩朝堂沸,盐枭生乱江南惊
换源:


       萧宇登基后的第一个秋天将至,京城却早已一片肃杀之象。陆小岚携黎曼亲带300盐帮部众赶赴河西,然河西战报依旧如同悬顶利剑,萧彻与拓跋宏合流占据河西三镇,二十余万叛军虎视眈眈,武威虽得王忠嗣、郭威合兵固守,但僵持消耗之下,每日钱粮耗费如同流水。户部新尚书新垣理送上的度支奏报,数字触目惊心——国库储备,支撑至多三月。

御书房内,气氛凝重得化不开。萧宇将那份沉重的奏报放下,目光投向肃立的新垣理:“新垣卿,开源之策,刻不容缓。你前番所提商税改制,细则可曾拟好?”

新垣理早有准备,呈上一份详尽的条陈:“陛下,细则在此。核心有三:一、裁撤各地私设关卡,统归朝廷税关,降低关津税率,以利货殖流通;二、设‘市舶总司’于扬州、泉州、广州三地,专司海陆商税征收,规范市易;三、推行‘十税一’商税新制,凡行商坐贾,按其年利十分之一纳赋,由市舶总司核查征收,充盈国库。此策若行,商路畅通,货值流转加速,税源必将倍增,足可解西征燃眉之急!”

萧宇接过条陈细看,眼中精光闪烁。此策与他心中所想不谋而合,正是打破世家门阀把持商利、开源活水之良方。“好!明日大朝,朕便与群臣议定此事!”

翌日大朝,金銮殿上。当新垣理将商税改革之策朗声奏报完毕,殿内顿时如沸水泼油,炸开了锅。

“陛下!万万不可!”礼部尚书王贤率先出列,声音激愤,“陛下!万万不可!商贾逐利,本为末业!朝廷向以农为本,轻徭薄赋乃固国本之策!如今反其道而行之,重征商税,无异于杀鸡取卵!商路艰难,税负沉重,商贾裹足不前,则货殖不通,百物匮乏,物价腾贵!最终受苦的仍是耕田织布的升斗小民!此乃竭泽而渔,动摇国本,祸乱之源!祖宗之法不可轻变啊!。”

工部尚书李崇焕也皱眉出列:“陛下,新法立意虽好,然推行之难,恐非朝夕。裁撤关卡,触动地方利益,阻力重重;十税一之制,如何核定商贾年利?其中虚报瞒报、上下其手之弊,如何杜绝?若操之过急,恐激起民变,反为不美!”

一时间,反对之声甚嚣尘上,矛头直指新垣理,斥其“牝鸡司晨”、“与民争利”、“败坏朝纲”。新垣理立于殿中,面对千夫所指,面色沉静如水,待反对声浪稍歇,她才不卑不亢地开口,声音清越穿透殿堂:“诸位大人!”她目光扫过王贤等人,“言必称祖宗之法,祖宗之法岂是泥古不化?当今天下,江南富庶,运河贯通南北,商路四通八达,货殖流通早已非前朝可比!农为根基不假,然商为血脉!血脉不通,根基再固亦是枯槁!王尚书忧心重征商税致物价腾贵,小民受苦,实乃多虑!此番改制,非是竭泽而渔,而是开源活水!其一,裁撤苛捐杂费、私设关卡,大幅降低货物通行之成本,此乃惠商之实!其二,‘十税一’所取,乃豪商巨贾丰厚之利,绝非小本经营、行脚商贩之口粮!税赋来源清晰,何来转嫁之说?其三,商路畅通,四方货物汇聚,供给充盈,长远看,物价只会趋稳甚至下行!反观若因噎废食,坐视商路阻滞、税源枯竭,前线将士缺粮断饷,河西胡骑破关而入,那才是真正的物价飞腾、万民倒悬之祸!”

她转向李崇焕:“李尚书言推行之难,新垣理不敢否认。然国难当头,岂因噎废食?核定年利,可由市舶总司协同地方有司、行会,建立账册核查之制,逐步完善。阻力再大,大得过前方将士缺粮断饷、饮恨沙场之危?大得过河西沦陷、胡骑叩关之险?望陛下明鉴,望诸公以国事为重!”

一番话,条分缕析,掷地有声,将反对者驳得哑口无言。殿内陷入短暂寂静。

萧宇高坐龙椅,将群臣百态尽收眼底。他缓缓起身,帝王威仪如山岳般压下:“新垣爱卿之言,句句肺腑,切中时弊!祖宗之法,当因时而变!河西之师,日耗万金!将士无粮饷,何以御敌?社稷无财源,何以存续?重农抑商,古之良训,然当此非常之时,行此开源活水之策,正当其时!朕意已决!”

他扫视全场,不容置疑地宣布:“新税法,准予施行!由户部尚书新垣理全权督办,设市舶总司,整饬商路,核定商税!各部、地方有司需全力配合,不得推诿阻挠!有阳奉阴违、从中作梗者,以贻误军机论处!此乃国策,关乎社稷存亡,非议到此为止!退朝!”

“陛下圣明!”新垣理深深一揖。反对的朝臣们面面相觑,终究不敢再言,只能悻悻然躬身退下。一场震动朝野的商税改革,在帝王强力的意志推动下,顶着巨大的压力,正式拉开了帷幕。

然而,京城的政争波澜未平,江南的警讯已如惊雷般炸响!

八百里加急军报直抵御前:原授昭武校尉、扬州卫水师营副将王老五,因不满封赏“微薄”,又见朝廷推行新商税,疑心朝廷要“过河拆桥”,竟纠集旧部盐帮子弟及部分对新税制不满的商船水手,于扬州码头悍然作乱!他们攻占了几处税关和粮仓,打出“清君侧,诛苛税”的旗号,声称新垣理是“祸国妖女”,要求朝廷收回成命,并加封王老五为“漕运侯”!乱军裹挟甚众,声势不小,新任漕运总督陆小寒远在武威,扬州卫指挥使孙猛兵力捉襟见肘,局面一时失控!

消息传开,刚刚被压下的反对声浪再次抬头。王贤等人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,纷纷上奏:“陛下!臣等早言商税改制必激民变!今果应验!王老五虽为盐枭出身,然其乱起于新税,足见民怨!请陛下即刻下诏,暂停新税,安抚乱民,并严惩新垣理以谢天下!”

“陛下!盐帮草莽,反复无常!王老五此乱,正说明非我族类,其心必异!当速派大军剿灭,以儆效尤!”

“陛下,国事维艰,后宫亦当为社稷分忧。臣等恳请陛下广纳贤妃,择重臣淑女立后,以固国本,安人心!若能联姻世家,则江南之乱或可不战而平!”更有甚者,趁机旧事重提,矛头隐隐指向了与萧宇情深的陆小岚。

面对汹汹物议和江南乱局,萧宇面沉如水。他猛地一拍御案,厉声道:“够了!王老五作乱,是其贪心不足,悖逆朝廷,与新税何干?若因宵小作乱便畏缩不前,朝廷威严何在?新税之策,关乎西征命脉,绝无更改!”

他目光扫过那些提议纳妃立后的大臣:“至于立后纳妃之事,朕自有主张!国难当头,不思为君分忧,反以此等琐事聒噪,是何居心?退下!”

众臣慑于帝王之怒,不敢再言,诺诺而退。

秦王府中。

萧宇看向的陆小岚,眼中带着歉意和一丝疲惫:“小岚,朝堂之言,不必介怀。我说过,皇后之位,非你莫属,你可知我为何一直待在这秦王府中?不正因为能随时见到你吗?”

陆小岚却上前一步:“陛下,小女子不在意那些流言蜚语。但江南之乱因盐帮而起,王五叔……王老五更是兄长旧部。此事,由我去处理最为妥当。”

“你去?”萧宇眉头紧锁,“叛军凶悍,刀枪无眼……”

“陛下放心。”陆小岚语气平静,“我并非手无缚鸡之力。盐帮内部之事,外人难以厘清。我熟悉盐帮规矩,更知王老五其人。他虽鲁莽贪婪,却非大奸大恶,此番作乱,多是被手下裹挟、对新政误解所致。若大军压境,只会逼得他鱼死网破,牵连更多无辜。我请带赵铁手同往,他是盐帮老人,在帮中素有威望,或可分化乱军,兵不血刃平息此乱!请陛下恩准!”

萧宇看着陆小岚坚毅的眼神,深知她此去是最佳选择,既能平乱,又能最大程度保全盐帮元气,避免江南再遭战火。他沉吟片刻,终于点头:“好!准你所请!命赵铁手为平乱副使,随你即刻南下!然后让陈云舟,挑选五十名最精干的龙骧卫,换装随行护卫!赐你尚方宝剑,遇事可临机专断!”

“领旨!”。

-----------------

江南,扬州。

昔日繁华的码头区域一片狼藉,被乱军占据的税关和粮仓上插着歪歪扭扭的“王”字旗。王老五占据着一处坚固的盐仓作为大本营,手下聚集了上千号人,鱼龙混杂。起初的狂热过后,面对朝廷可能的围剿和孙猛所部的封锁,内部开始出现分歧和恐慌。

就在人心浮动之际,几艘不起眼的商船靠岸。一身利落青衣、未施粉黛的陆小岚在赵铁手和数十名精悍护卫的簇拥下,登上了码头。赵铁手扯开嗓子,用带着浓重盐帮切口的口音高声喊道:“盐帮的弟兄们听着!大小姐陆小岚奉旨回江南,有要事与王五哥相商!让开道路!”

“大小姐?是大小姐回来了!”

“还有赵大哥!”

“朝廷派大小姐来了?”

码头上顿时一片骚动。盐帮旧部对陆小岚这位前任帮主之女、秦王身边的重要人物,天然存有敬畏。许多被裹挟的帮众和船工面露犹豫,不由自主地让开了一条通路。

盐仓内,王老五闻讯,脸色阴晴不定。他没想到来的竟是陆小岚。赵铁手的声音在外面响起:“五哥!开门!大小姐有话跟你说!都是自家兄弟,有什么话不能当面说清楚?非要闹到刀兵相见,让外人看笑话吗?”

王老五犹豫再三,终究不敢完全撕破脸,命人打开了沉重的仓门。

陆小岚独自一人,在赵铁手的陪同下走进盐仓。面对王老五和他身后一群神色各异的头目,她目光平静,开门见山:“五叔,陛下待你不薄,昭武校尉、水师营副将,已是莫大恩典。你可知足?此番作乱,攻占官仓税关,形同造反!你可知后果?”

王老五梗着脖子:“大小姐!不是我王老五不知足!是朝廷卸磨杀驴!封个芝麻绿豆大的官,就想打发我们这些卖命的兄弟?还有那新商税,分明是要断了我们盐帮的财路!兄弟们不服!”

“不服?”陆小岚冷笑一声,“你王老五如今是朝廷命官,领着朝廷俸禄!你的财路,是替朝廷守护漕运,保境安民!而不是像从前一样占码头、收保护费!陛下推行新税,是为筹集军饷,驱逐河西国贼!断了的是那些盘剥商旅的地方恶吏、走私豪强的财路!与你何干?你手下这些兄弟,跟着你作乱,一旦朝廷大军压境,是能封侯拜相,还是能保全性命家小?”

她的话如同重锤,敲在众人心上。不少头目低下了头。赵铁手适时插话,痛心疾首:“老五!你糊涂啊!大小姐和陛下是什么情分?岂会亏待我们盐帮旧人?陆少帮主如今是定远伯、漕运总督!胡七爷得了厚赏回乡颐养天年!连我老赵都混了个承信校尉!陛下仁厚,只要你肯回头,未必没有生路!你真要带着这帮老兄弟,把身家性命都押在这条死路上吗?”

陆小岚拿出萧宇所赐的明黄绢帛:“陛下有旨!首恶王老五,若能幡然悔悟,自缚请罪,念其旧功,可免死罪!其余协从人等,只要放下兵器,迷途知返,一概既往不咎!若执迷不悟,负隅顽抗,则天兵一至,玉石俱焚!”她声音陡然转厉,“五叔,是生是死,在你一念之间!外面的兄弟,你们也要跟着他一起陪葬吗?”

盐仓内一片死寂。王老五脸色惨白,额角冷汗涔涔。赵铁手的话和陆小岚的威势,瓦解了他最后的心气。他环顾四周,手下头目眼神躲闪,已无半分战意。

“罢了……罢了!”王老五长叹一声,如同被抽掉了脊梁骨,颓然跪倒在地,“我王老五……认罪!请大小姐……请朝廷……饶过这些兄弟!”他解下佩刀,双手捧过头顶。

随着王老五的投降,这场看似声势浩大的叛乱,在陆小岚的胆识与赵铁手的威望下,兵不血刃地迅速平息。大多数被裹挟的帮众船工放下武器,各自归家。王老五被押解回京,等候发落。

消息传回京城,朝野震动。那些质疑陆小岚身份的大臣们,一时哑口无言。这位出身盐帮的奇女子,以她的果敢和智慧,再次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和对朝廷的忠诚。

御书房内,萧宇看着江南平乱的捷报,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。他看向风尘仆仆赶回的陆小岚,眼中满是赞许和深情:“小岚,辛苦你了。江南得安,全赖你之功!”

陆小岚微微一笑,带着些许疲惫,却更显从容:“分内之事。只是,陛下,河西……”她望向西北方向,眼中忧色未减。

萧宇握住她的手,目光坚定如铁:“江南已定,商税新法已行,粮秣军械正在加紧筹措。小岚,你且安心休整。待万事俱备,朕,将亲提六军,西征!朕的将旗所向,便是萧彻与拓跋宏授首之时!”他的声音斩钉截铁,预示着席卷河西的最终风暴,即将降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