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5书阁 > 现言小说 > 吴白扬 > 第24回 柳麻子朝楼首说书 柳自华秦淮认假兄(1)
换源:


       话说吴卿楠这天碰巧又来到西湖边,去杨成岫橱窗处赏其书画,被候在远方树下的汪然明叫住。二人寒暄后,在汪然明的带领下,一起朝湖庄而去。当汪然明把想说的“正经婚事”和盘托出后,吴卿楠竟然不辞而别,溜出湖庄跑了。

汪然明被弄的一头雾水,不知对错何处。他也慌忙站起来,手搭着门框,眼望着吴卿楠奔出湖庄,一会消失的无影无踪。然后,他不急不燥朝杨成岫的橱窗而去。

吴卿楠奔出湖庄,径直朝杨成岫的橱窗画室而来。他跑得气喘吁吁,胸膛跳动似有锤子在敲。杨成岫从橱窗中伸出头来,老远看到他朝自己奔来。吴卿楠奔到橱窗前,看到杨成岫后,“噗通”一声双膝跪在杨成岫面前,道:“谢谢娘子的倾慕之恩!卿楠无以报答,只能跪谢娘子!今后若能结为同心连理,卿楠定当结草衔环,永报娘子的恩情。”

杨成岫见此情景,先是惊呆后是感动。她立马走出橱窗,弯腰把吴公子扶起来,道:“公子有如此诚心,什么都有了,何必行如此大礼?再说了,自古以来,男当尊女当卑,妇人跪相公是本分,相公跪妇人是坏礼常,破了规矩,会被邻里邻亲们耻笑的。”她说完也向吴卿楠弯腰施了跪礼,算是回应。吴卿楠也马上把她扶起来,表情甚是激动。

不大功夫,汪然明也出现在二人的视野中。汪然明远远看到杨成岫跪在吴公子面前施礼,气便不打一处来。心思:“拿着猪头找不到庙门了?就算嫁不出去,也不能如此下作吧。”他这时已到橱窗跟前,气愤的问道:“刚才是咋回事?有什么差池?事情成与不成,都无所谓了,难道天下就他一个男人?”

杨成岫见汪然明有几分愤气,马上拉着他的胳膊进了画室,把事情来龙去脉说一遍。最后为吴卿楠开脱道:“他也是穷苦出身,面对如此‘天降馅饼’的好事,自个竟不知如何应对,只是没有礼貌的撇你而去,一路奔来向我跪谢。出于礼节,我也施了回礼,被你正好瞧见。吴公子是由于太过高兴,而有些忘乎所以,失了礼仪分寸。”

汪然明听罢,愤气自消七分。他走出橱窗对吴卿楠道:“吴公子真是实诚人,老好人,关键时刻表现的失礼欠佳,我们都是可以原谅的。若公子与杨女史结为秦晋之好后,你一定要诚心诚意的待她,永不能呈恶显怒。”

吴卿楠道:“汪大人放心,我一个穷苦人家,能娶到像娘子这样的好人,已是前辈子修来的福分,呵护都来不及,怎会恶语相向去伤娘子的心?”吴公子这话不是承诺,胜似承诺,汪然明听后当然很高兴,道:“午时将至,大家都回湖庄用餐,我好好的为大家安排。”又对杨成岫道,“提前关门打烊,一起走。”看样子,汪然明对这个吴公子也是相当的满意。

三人一起回了湖庄,佳肴伺候,吃得都很尽兴,日头偏西三杆才散了席。在汪然明的主导下,他们翻看老黄历,敲定了娶亲的良辰吉时——三月九日。

三月九日这日,天气格外晴朗,桃瓣飘飘,榆钱纷飞,春风轻柔,蕊香四溢,到处显着一派详和的气氛。在汪然明的安排下,吴卿楠穿着相公红衣,骑着雇来的高头大马,在傍晚时分一帮人马敲敲打打来到湖庄。杨成岫也是一身娘子装,本就漂亮,经过梳妆打扮,容颜显得更加有韵、迷人。围观的路人指指点点,都夸奖吴公子是个有福的人,没掏一文钱娶个好媳妇,既识书又识理,又能画山又能画水,又是有美誉的天仙。

汪然明以“娘家人”的身份在湖庄嫁了杨成岫,送亲的队伍中全是汪然明的亲友旧朋,有王修微、林天素等。每个人都高兴的合不拢嘴巴,都为杨成岫祝福祈祷。在汪然明的张罗下,到六、七月份时,杨成岫脱了乐籍,成了“普通人”。在汪然明的引荐下,杨成岫为吴卿楠捐了个小县丞。平时在衙门写写画画,赚得几斗米糊口。二人的小日子过得虽然平淡,但是有滋有味。

汪然明央亲托友,跑前跑后,当把这所有的一切事情操办完毕,他竟然累倒了。林天素、王修微围其左右,整日照顾他。一病半个月不见好转,整日迷迷糊糊,颠三倒四的说胡话。

这日,正当王修微、林天素二人端坐发愁之际,只听到病塌上的汪然明糊里糊涂的道:“你嫁人,拍拍屁股走了,也不想我,也未回音。你都把往日恩情忘了?我可是天天想你呀!你知道汪弟重感情、守规矩,为了你的幸福,再多的苦我也能吃。你要是不方便,给我寄来个纨扇让我看看也行呀!”然后又说些更加含糊的话,谁也未听清是什么内容。

林天素听闻于此,对王修微道:“你听到了吧,汪公是‘死要面子活受罪’的人,他明明喜欢杨成岫,却怕耽误她美好前程,竟然主动当月老、做红娘,帮她促成婚配。现在成岫嫁人离开湖山,他却又想念得‘受不了’,因此才病成这样的。他若能见她一面,或是得到她的纨扇一面,见物如见人,估计病情就会很快好起来。”王修微道:“这有何难,为此我愿专程去成岫姐姐家走一趟,只要能治好汪大哥的病。”

王修微收拾一番,便去了杭州郊外的杨成岫家。一天去一天回,正好用了两天时间。当王修微带着杨成岫题字的纨扇回到湖庄时,第一时间先把扇子送到汪然明面前。林天素道:“汪公,杨成岫回来看你了!”

汪然明在恍惚中听到这句话,突然睁开双眼,模糊的问道:“在哪里?”林天素答:“成岫不方便回来,她题写的纨扇回来了,是王修微带回来的。”

汪然明颤巍巍的想坐起来,二人马上站两边扶他坐直,背后依着枕头。汪然明问道:“杨成岫她在哪里?我咋没看到她呀!”林天素立马把纨扇送到他手中,道:“云友现在是县丞的太太,不是自由身,不能想去哪就去哪。”汪然明道:“我是她弟弟,姐姐看弟弟,难道不该吗?县丞太太就了不起了?”林天素接道:“她不是‘了不起’,是不方便。汪公风高亮节,胸怀宽广,出手阔绰,为人正直。在你这里‘龙得盘着,虎得卧着’,没有‘了不起’的人。你先看看纨扇上,杨成岫给你嘱托了什么话。”

汪然明低下头,平正的拿着纨扇,那熟悉的字迹跳进了眼中。他看到扇子正面上恭敬的写着:“汪然明弟:久别成思,念念难期;身为人妻,且居异地;实不便利,清苦自知。”纨扇另一面是首古体诗:

身居东吴心在西,春暖秋霜汝先知。

安富尊荣定有尽,寻遥霄汉比肩时。

汪然明把这首诗看了一遍又一遍,突然道:“难道成岫在那里生活的不怎么幸福?”林天素听闻笑着道:“这是人家安慰你的。你是大恩人,肯定天天挂念着你呀。她也期待着哪天‘回娘家’时,与你一起遥望霄汉,比肩并立。”汪然明似乎清醒了许多。接话道:“那就好,那就好!谁也没有理由破坏她的幸福生活!”林天素与王修微都笑了,她俩是笑他“胡话”与“清话”竟是大相径庭,前后矛盾。

奇妙之事就在此间,汪然明有事没事把纨扇持在手中,晃几下,摇几摇,左看看右看看,面对的似是一个无话不谈的老朋友。这扇子和诗句,竟然能当药使用,不足五天,汪然明的病竟然痊愈了。林天素戏谑道:“汪公借用‘睹物思人’来治愈顽疾,真是不简单呀。也不知道我送给你的物品,能不能用来健身康体。”汪然明笑着答:“一样的,一样的!都是灵丹妙药,灵丹妙药。”

自从汪然明病愈后,湖庄里里外外的人都松口气,心情也轻爽了不少。林天素、王修微跟他更是亲昵,三人成为形影不离的好朋友,整日畅游西湖,欣赏湖山,吟诗唱句。

这日,王修微道:“汪哥哥,我该北归了。掐指算来,在湖庄待几个月了吧。”汪然明答:“湖庄是你的第二故乡,来了欢迎,走了欢送。可以随时到来,想住多久就住多久。”二人都哈哈笑起来。王修微道:“这次北归,想绕道走秦淮看看,常听人说秦淮香艳无比,胭脂成河,彩袖成云,我还没去过呢。如此孤陋寡闻,岂不让人笑掉大牙?”汪然明答:“当然可以了。秦淮自古香艳,名动金陵,可不是徒有虚名呀!”

王修微说走就走,很快收拾一番出了湖庄。二人沿着湖岸边走边聊,经过钱镠的表忠观外墙,路过贾公亭旧址,行走在湖东岸堤上。地面秋草软软,脚下白沙霜霜;头顶阳光煦煦,林间小鸟嘤嘤,似乎都在为她的离开而送行。王修微特别感慨在湖庄的岁月,她远望着湖中长长的白沙堤,便吟唱起白乐天的词句来:“最爱湖东行不足,绿杨阴里白沙堤。”汪然明闻此道:“次年开春,我在这湖边等着女史妹再来西湖。到那时,面朝绿波,春暖花开,白沙堤比现在会更好看。”汪然明一直把她送到京杭大运河的渡口泊舟处,看着她登上雇舟,解系北行。分手时,汪然明塞给她些许碎银,以便路途之需。

王修微不日便到秦淮,初到盛地,有几分好奇,她东瞧瞧、西望望,行走在如画的秦淮河畔,心情格外的轻松。突然间,从前方宅院中传出一男人在说评书,讲的是扬州平话,方口、圆口兼用,轻重缓急并举,制造出紧张而又热烈的气氛来。语气铿锵有力,情感流露充沛。王修微听着这扬州家乡口音,倍感亲切,不觉朝宅院正门而去。

来到正门,只见两侧楹联草书飘飘,有龙飞凤舞之势,意思简单易懂。上联是“人在江湖厌江湖身不由己”;下联是“身处风尘恨风尘阴错阳差”。横批为门楼上方高悬的“朝楼”二字。如此形装,一看便知这是有钱的青楼人家。王修微寻声而入,朝楼院门是虚掩的,她入内时才发现院中早已是水泄不通。大家围桌而坐,端坐倾听。

正面,一位约三十来,皮肤黝黑的年轻人立于桌旁。只见他天庭饱凸,地阁圆秃;浓眉如蚕,炯眸似珠;鼻翼高耸,满脸麻坑;耳大如扇,双手过膝;宽肩偏腹,身材魁梧。虽有几分土木形骸,但一眼便能看出他是个有勇有谋的精明人。

这时候,一个简短的开局书冒已经说完,只见他放下手中的道具,喝起茶水来。人群中有人说道:“柳麻子,今天打算说什么?”

这柳麻子可是说书的巧手,他一日只说一回,一回收银一两,提前十日送书帕下定金,方可排上队。由于他说书声情并茂,名声自然响动白门云间,故而日程也排得满满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