姚娥皇与苏代这对有情人,历经波折,终成眷属。她温婉贤淑,与苏代情深意笃,随他离开洛邑,踏上了此次出使的最后一程——前往东方霸主齐国的都城,临淄。
时值冬尽春来,万物复苏。当苏代一行抵达繁华鼎盛的临淄城时,正值春暖花开之际。齐王尚未安排召见,苏代与随行的燕国使臣们暂驻于驿馆之中。新婚燕尔,苏代与娥皇情意缠绵,如胶似漆。苏代知道娥皇自幼长于洛邑,从未远游,如今来到这天下闻名的繁华都会,便想趁此闲暇,带她领略一番临淄风光。娥皇得知能在城中游玩,欣喜万分,宛如一只飞出樊笼的云雀,依偎在苏代肩头,眼眸中闪烁着雀跃的光芒。
这一夜,他们趁着月色清朗,在几名亲随护卫下,悄然出城,登上了临淄城西北的卧虎山。他们要在那山之巅,迎接新一天的朝阳。
夜色深沉,弦月如钩,清辉遍洒。山风带着料峭春寒,吹拂着两人的衣袂。站在山顶极目远眺,整个临淄城笼罩在一片薄纱般的晨雾之中,若隐若现。万家灯火如同散落人间的星辰,勾勒出庞大城郭的朦胧轮廓。淄河与系水如同两条闪光的玉带,环绕着这座沉睡的巨城。此刻的临淄,宛如一位掩着轻纱、沉睡未醒的绝色少女,充满了神秘而静谧的美。寒意虽重,但二人紧紧相依,苏代用宽大的狐裘将娥皇裹在怀中,彼此的体温驱散了寒冷,只觉心中暖意融融。
渐渐地,东方天际泛起鱼肚白,夜色悄然褪去。薄雾在晨光中缓缓流动、消散,城市的轮廓越来越清晰。巍峨的宫阙楼台,繁华的街市坊巷,星罗棋布的园林池沼,在晨曦的微光中逐渐显露出壮丽的真容。淄河水波光粼粼,系水蜿蜒如带。城郭之外,是广袤无垠、沃野千里的齐地大平原。终于,一轮巨大的、燃烧着的红日,挣脱了地平线的束缚,喷薄而出!刹那间,万道金光刺破云层,霞光万道,瑞彩千条,将天空渲染得无比瑰丽。云海翻腾,如同熔化的金液,整座临淄城沐浴在这金色的晨光之中,熠熠生辉,壮美得令人窒息。远处的牛山、稷山也披上了金色的外衣,传说中东北方百余里外那缥缈着蓬莱、方丈、瀛洲仙境的浩瀚大海,仿佛也在这壮丽的晨光中若隐若现。
苏代凭高而立,俯瞰着脚下这片沐浴在朝阳中的壮丽山河,只觉天地辽阔,万物欣欣向荣,一股豪情与感慨油然而生。兴之所至,他命随从捧出随身携带的玄光宝琴。此琴乃燕昭王所赐,琴身乌黑如墨,琴弦紧绷如金戈,音色雄浑宏阔。苏代盘膝而坐,将琴置于膝上,修长的手指轻抚琴弦,深吸一口清冽的山风,引吭高歌一曲《及春登山》:
“欲春風猶勁,消雪地更寒。(料峭春风仍带凛冽,残雪消融大地愈寒。)
信步任飄袂,志烈意無闌。(信步登高任衣袂飘飞,心志炽烈意兴未阑。)
迷霧終須散,星河近人寰。(重重迷雾终将散尽,璀璨星河似落人间。)
巨珠雲階上,傾輝萬物安。(红日如巨珠跃出云阶,倾泻光辉万物安然。)
登車行遠路,辛危苦亦甘。(登车踏上漫漫远路,艰辛危难亦作甘甜。)
舊途不堪顧,新峰近在前。(过往荆棘不堪回首,崭新高峰已在眼前。)
身至青松喜,聲聞朝鵲歡。(身至峰巅青松相迎,声闻枝头晨鹊欢鸣。)
日升玄幕褪,曙送白衣鮮。(朝阳升腾夜幕褪尽,曙光送来天地新颜。)
晨光有暖意,惠風又經天。(晨光渐暖沁人心脾,和煦春风再临九天。)
恍若忘浮世,清歌繞炊煙。(恍然忘却尘世纷扰,清越歌谣萦绕炊烟。)”
歌声苍劲悲切,蕴含着对世事艰难的慨叹,却又饱含着对光明未来的无限希冀与喜悦。玄光宝琴在他指下发出宏大而雄浑的乐音,如同金戈铁马,又似松涛海浪,在寂静的山巅激荡回响,声震四野,直入云霄,仿佛要将这登高的豪情与胸中的块垒尽数倾泻于天地之间。
歌声琴韵之中,娥皇嫣然一笑,从袖中取出一支通体碧绿、温润生辉的天绮玉笛。她朱唇轻启,将玉笛凑近唇边。刹那间,一缕清越空灵、婉转悠扬的笛音袅袅升起,如同山涧清泉叮咚,又如林间百灵欢唱。笛音时而低回缠绵,与琴声的雄浑交织缠绕;时而高亢穿云,在琴声的厚重之上盘旋飞舞。这笛音灵动飘逸,曲折回环,充满了生命的喜悦与自然的灵动,恰似神女拨动天籁之弦。
苏代的歌声深沉如大地,琴声磅礴如山河;娥皇的笛声则清越如天风,灵动如溪流。三者完美地交融在一起,歌声承载着壮志与柔情,琴声激荡着胸怀与抱负,笛声倾诉着理解与爱恋。这饱含深情的合鸣,穿透了清晨的山岚,在卧虎山的峰峦叠嶂间久久回荡,缠绵不绝。随行的燕国官吏们,原本肃立一旁,此刻无不被这直击灵魂的乐声与歌中蕴含的深沉情感所震撼。有人想起故乡,有人感怀身世,有人为这宏图壮志心潮澎湃,更有人为这伉俪情深而触动心肠,竟不知不觉间已泪流满面,唏嘘不已。
一曲终了,余音仿佛仍萦绕在群山之间。苏代收起琴,与娥皇携手,再次凭栏远眺。朝阳已完全跃出云海,将万丈金光毫无保留地洒向大地。整座临淄城清晰地展现在眼前:东依淄河,舟楫往来;西濒系水,波光潋滟。周围是沃野千里的广袤平原,孕育着无尽的生机。东北方天际,仿佛能感受到那传说中仙山缥缈的浩瀚大海传来的湿润气息。南面的牛山、稷山沐浴在金光中,轮廓分明。
“真乃雄城也!”苏代由衷感叹,“齐据东海之利,拥鱼盐之饶,冠带衣履天下,富庶甲于诸侯。临淄城壮丽恢弘如此,实乃城中百姓之福泽。”
娥皇依偎在他身旁,望着脚下繁华的都城,眼中并无狭隘的乡土之见,而是带着对安居乐业景象的欣赏与欣慰:“是啊,夫君。能居于此等繁华安定之城,确为齐民之幸事。”她的话语温婉,却流露出一种超越家国界限、心系天下生民的胸怀。
苏代敏锐地捕捉到了妻子话语中这份难得的格局与仁心,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敬重与爱意。他拉起娥皇那双柔软而微凉的手,轻轻印上一吻,目光温柔地凝视着她清澈的眼眸,声音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:“娥皇,若有一日,这列国纷争得以平息,干戈止息,天下苍生皆能重享太平之乐。到那时,你我便寻一处像临淄这般安宁富庶之地,建一座小院,看庭前花开花落,望天上云卷云舒,白首相依,安然终老。你说,可好?”
娥皇仰起头,迎上苏代深情的目光,眼中柔情似水,仿佛要将他的身影永远刻印在心底。她唇角含笑,声音轻柔却无比坚定:“临淄固美,洛邑亦佳。然山川城池,不过方寸之地。娥皇所求,唯在君侧。无论天涯海角,无论荆棘坦途,只要能与夫君携手同行,纵使海角天涯,刀山火海,娥皇亦甘之如饴,生死相随。”
这番情深意重的誓言,如同最温暖的春风,瞬间融化了苏代心中所有的坚冰。巨大的感动与满足充盈着他的胸膛。他动情地将娥皇紧紧拥入怀中,仿佛要将她揉进自己的骨血里,在她耳边低沉而坚定地说道:“有妻如此,苏代此生,夫复何求!”
娥皇温顺地将头靠在苏代坚实温暖的胸膛上,聆听着他沉稳有力的心跳,发间的幽香萦绕在苏代的鼻尖。这一刻,尘世的纷扰、列国的纷争、肩头的重任仿佛都暂时远去。苏代闭上眼,深深地呼吸着这混合着山间清冽空气与爱妻发香的独特气息。他多么希望,这份远离喧嚣、只有彼此相依的宁静与幸福,不是短暂的片刻,而是能够永恒驻留的时光。
偎依在夫君温暖的怀抱里,娥皇心中充满了安宁与笃定。她知道,自己依靠着的这个男人,是一个顶天立地、心怀天下的大丈夫。尽管世人或因其纵横之术、位极人臣而讥讽他贪图富贵,但她深深明白,苏代心中所求早已超越了个人的荣辱得失。若说他确有所图,那便是他此刻在歌中所唱,在登高时所望——穷尽毕生所学,纵横捭阖于列国之间,只为谋得一个“得脱战乱苦,重享太平年”的苍生之福。这份志向,让她敬重,更让她心甘情愿,伴他同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