魏冉显然心情不错,豪迈一笑:“好!便与你说说这临淄的根基。”他捻着长须,如数家珍:
“营丘之地,根基之深厚,可追溯至上古三皇五帝之时。太昊伏羲氏在此仰观天文,俯察地理;颛頊高阳氏曾于此号令四方;少昊爽鸠氏亦以此为根基。夏有季崱氏,商初有逄伯陵氏,至商末则为薄姑氏所据。此地历经无数部族生息繁衍,实乃东方之重镇,民望之所归。姜太公何等睿智?他深谙‘因势利导’之道,择此根基深厚、人心凝聚之地建都,事半功倍,坐收地利人和之便。其后虽有胡公迁薄姑之波折,然献公复归,更名临淄,终成定鼎之势。齐之霸业,由此而兴!”
韩聶连连点头,赞叹不已:“穰侯高论,令在下如饮醇醪,受益匪浅!”
魏冉微微颔首,受之坦然。这时,车队经过一处极为繁华的十字路口,人声鼎沸,车马喧阗。韩聶望着窗外摩肩接踵的人流和两旁望不到尽头的商铺,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,压低声音,带着一丝试探和憧憬道:“此番使齐,若能说动齐王……则这膏腴之地、繁华之都,纳入我大秦版图之期,必可提前数十载矣!”
魏冉闻言,目光陡然一凝,迅速扫视四周,低声喝道:“慎言!”同时以目示意。韩聶心领神会,立刻噤声,下意识地捂住了自己的嘴,脸上露出一丝后怕和尴尬。
二人对视一眼,随即心照不宣地爆发出一阵低沉而意味深长的笑声,其中蕴含的野心与期待,只有他们自己知晓。
车队在熙攘的人流中缓缓前行。魏冉久闻临淄盛名,今日亲历其境,感受着扑面而来的浓郁市井烟火气息——空气中混杂着刚出炉面点的香气、海鱼特有的咸腥、脂粉的甜腻以及马匹牲畜的味道;耳中充斥着商贩此起彼伏的吆喝叫卖声、车轮辚辚声、马蹄嘚嘚声、行人交谈声,甚至隐约还能听到远处酒肆传来的笙歌丝竹之音。这座城市的活力与富足,确实令人流连忘返。
看着眼前的一切,一个强烈的念头不可抑制地在魏冉心中升起,并迅速膨胀:“如此膏腴繁华之地!若他日论功行赏,大王能将我的封邑赐在临淄,或者……允我营建一座如同临淄般富庶宏伟的城池,世代相传,子孙永享,那该是何等快意的人生!”这念头如此诱人,让他内心深处涌起一阵灼热。然而,现实的理智很快将这丝野望压下。他轻轻叹了口气,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遗憾,将身体缓缓靠回铺着豹皮的柔软靠背,闭上了眼睛,仿佛在闭目养神,又仿佛在消化这巨大的冲击和内心翻腾的思绪。车窗外的繁华景象,依旧透过帘幕的缝隙,在他紧闭的眼睑上投下变幻的光影。
使团庞大的车队终于抵达了位于齐王宫附近、专门用于接待诸侯及他国重臣的国宾馆——“梧台驿”。此驿馆规模宏大,亭台楼阁错落有致,虽不及王宫奢华,却也尽显泱泱大国的气派。魏冉一行被恭敬地引入馆内安顿。
稍事休息,褪去象征身份的正装,魏冉换上了一身低调却不失华贵的深色便服,唤上同样便装的韩聶。他们并未带大队仪仗,只带了几名精干的护卫,悄然离开了驿馆,在馆外雇了一辆轻便快捷的单辕马车,开始了对临淄城的深度探访。
接下来的三日,穰侯魏冉如同一个最勤勉的探秘者,又似一位充满兴致的游客,足迹踏遍了临淄城内外诸多名胜古迹:
他们登上了当年齐威王与大将军田忌赛马论兵的“遄台”,凭栏远眺,想象着昔日金戈铁马与智慧博弈;
他们造访了名震天下的学术圣地“稷下学宫”,虽未能进入核心,但在门外感受那百家争鸣的遗风余韵,目睹进出的士子们衣袂飘飘、高谈阔论的风采;
他们寻访了齐国一代贤相晏婴的故居旧址与其长眠的墓冢,缅怀其“节俭力行”、折冲樽俎的智慧;
他们驻足于“孔子闻韶处”,遥想当年圣人至此,闻《韶》乐而“三月不知肉味”的沉醉;
他们登临了钟离春(无盐女)冒死直谏齐宣王的“雪宫台”,也追忆了孟子在此劝谏齐王当“与民同乐”的千古名言。
在凭吊这些承载着厚重历史的遗迹时,魏冉这位手握重权、志在天下的枭雄,也不禁心生感慨。在无垠的时空长河面前,个人的功业、乃至邦国的兴衰,都显得如此渺小短暂,真如蜉蝣寄于天地,微尘浮于沧海。然而,这感慨转瞬即逝,取而代之的是更强烈的征服欲与掌控历史的雄心。
三日之期转眼即过,终于到了齐湣王正式接见秦国使者的日子。鉴于此次来访的是秦国权相穰侯,地位尊崇无比,代表着秦昭王乃至整个秦国的意志,齐湣王深知其分量,丝毫不敢怠慢。他早早就下达了严旨,要求负责接待的官员务必做到尽善尽美,从馆驿供应、道路清洒、仪仗安排到宫廷陈设、宴席准备,事无巨细,皆需妥帖周全,以彰显齐国泱泱大邦的气度。
然而,即便做了如此周密繁复的准备,一个极其重大的、足以影响两国邦交走向的纰漏,却在最核心的礼仪环节上发生了——而这纰漏,恰恰源于齐湣王本人那膨胀的虚荣心与对形势的误判。
接见当日清晨,齐宫派出的礼官与仪仗队伍,浩浩荡荡地来到梧台驿,恭敬地迎接魏冉一行入宫。在齐国礼官的前导下,魏冉、韩聶及主要随员,身着庄重的秦国朝服,穿行在齐宫那迷宫般的宫苑之中。
他们从高大的南门进入,一路向北,穿行于一道道森严的宫门:申门、稷门、雍门、东閭门、章华门……每一道门都有高大的门楼、厚重的门扉和肃立的甲士。宫墙巍峨,朱红夺目,金色的琉璃瓦在朝阳下闪烁着耀眼光芒,飞檐斗拱雕梁画栋,处处彰显着齐国数百年积累的富庶与威仪。重重叠叠的宫殿群落,规模之大,装饰之精,气势之恢宏,让见惯了咸阳宫雄伟的魏冉也暗自心惊。他心中不得不承认:单论宫殿的华丽精美与历史沉淀感,咸阳宫确实稍逊一筹。
最终,他们的脚步停在了齐宫的核心——建造在三层高大汉白玉台基之上的正殿:元泰殿。此殿在齐湣王即位后进行了大规模扩建,规模比从前扩大了一倍有余,殿宇高耸入云,殿内空间极其开阔,雕栏玉砌,金碧辉煌,正是齐王接受群臣朝拜、举行最盛大典礼的地方。
问题就出在这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