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5书阁 > 历史小说 > 南汉复兴:天师佐汉 > 第23章 虎牢余波,西进之议
换源:


       第23章虎牢余波,西进之议

虎牢关前的厮杀声刚歇,联军大营的议论声便如潮水般涌起。三英战吕布的壮举传遍各营,连最偏远的辎重营都在谈论刘关张的勇武,只是这赞叹声里,夹杂着不少酸意。

袁绍的大帐内,烛火通明却气氛压抑。他把玩着一枚玉珏,听着帐下谋士的议论,眉头越皱越紧。“一个织席贩履的,竟能让关张这等勇将卖命,还敢与吕布争锋……”袁术的声音带着不屑,却藏不住一丝忌惮,“大哥,这刘备野心不小,若让他借此战扬名,怕是要爬到咱们头上。”

韩馥附和道:“公路所言极是。刘备不过是公孙瓒麾下一小将,凭什么与诸侯同列?依我看,该削他的兵权,免得生乱。”

“不妥。”曹操推门而入,身上还带着征尘,“刘备此战有功,若此时削权,天下人会说盟主嫉贤妒能。况且吕布虽退,董卓未灭,正是用人之际。”

袁绍瞥了曹操一眼,淡淡道:“孟德倒是替他说话。莫非你也想拉拢这等‘英雄’?”

曹操朗声道:“盟主明鉴,我只为讨董大业。刘备能得关张死力,足见其过人之处,若能为我所用,何愁董卓不灭?”他转向众人,“如今吕布虽退,虎牢关仍在董卓手中,某愿率部西进,直逼洛阳,还请盟主准允!”

帐内顿时安静下来。诸侯们面面相觑,谁都清楚西进意味着凶险,袁术更是连连摆手:“不可!我军刚经大战,需休整补给,西进之事,从长计议。”

“从长计议?”张飞的怒吼声突然从帐外传来,他与刘备、关羽不知何时已站在帐外,“等你们议完,董卓早把洛阳搬空了!俺大哥愿随曹将军同往,不劳诸位费心!”

关羽抚着长髯,丹凤眼扫过帐内诸侯,虽未说话,那股凛然之气却让袁术等人不敢直视。

刘备上前一步,拱手道:“盟主,备虽不才,愿率部助曹将军一臂之力,共破虎牢关。”

袁绍见刘备态度坚决,又有曹操支持,不好驳回,只得含糊道:“既如此,便依你们。只是粮草军械,需自行筹备。”

这分明是刁难,曹操却朗声道:“多谢盟主!粮草之事,某自有办法!”

离开袁绍大帐,曹操看向刘备:“皇叔真愿随我西进?”

“董卓乃国贼,备虽不才,愿效犬马。”刘备道,“只是我部粮草确实紧缺,怕是……”

“无妨。”曹操笑道,“张陵先生营中粮草充足,某去与他商议,定能助皇叔解决燃眉之急。”

此时的张陵营区,正忙着加固栅栏。赵烈挥着斧头劈削木桩,嘴里还在念叨三英战吕布的场面:“那吕布的戟法是真厉害,若不是刘皇叔加入,关将军和张将军怕是难撑到最后……”

李忠擦拭着弓箭,冷不丁道:“袁绍帐里在议削刘备的权。”

张陵正在看王虎绘制的虎牢关地形图,闻言抬头:“意料之中。袁绍嫉贤妒能,袁术心胸狭隘,容不下刘备这等崛起的英雄。”他对王虎道,“去告诉曹操,粮草我可出五百石,但有个条件——让他向袁绍‘借’陈留三县的管辖权,说是‘西进期间,需有人安定后方,收纳流民’。”

王虎领命而去。刘志捧着竹简,坐在一旁练字,写的正是“同心协力”四字。他抬头问道:“师父,曹操将军和刘备将军西进,能成功吗?”

“难。”张陵道,“虎牢关易守难攻,董卓又派了吕布驻守,硬拼胜算不大。但他们必须去——这是讨董联军最后的锐气,若连这点锐气都没了,联军就真的散了。”

他指着地图上的陈留三县:“咱们的重心不在这里。等曹操西进,袁绍无暇他顾,咱们就趁机拿下这三县,屯田养兵,收纳流民。这里才是咱们真正的根基。”

傍晚时分,王虎带回消息:曹操答应了条件,正与袁绍交涉“借”三县之事;刘备已收到粮草,正整备兵马,明日一早就随曹操出发。

“袁绍同意了?”赵烈有些意外。

“没明说同意,只说‘可暂由曹操属官打理’。”张陵笑了,“这就够了。只要咱们能在三县站稳脚跟,等袁绍反应过来,木已成舟。”

他对陈猛道:“明日曹操西进,你带一百乡勇,伪装成护送粮草的队伍跟去,实则监视战局,若他们遇伏,不必硬拼,只需把消息传回来。”

“赵烈,你带五十人,随我去见张邈。”张陵道,“就说‘为支持曹操西进,愿率部前往陈留三县,收纳流民,筹备粮草’,争取他的支持——有他这层关系,袁绍更难挑刺。”

赵烈摩拳擦掌:“好!俺这就去准备!”

刘志看着忙碌的众人,忽然道:“师父,我也想跟你们去陈留三县。”

“你留在这里。”张陵道,“让孙勇教你清点粮草、登记流民,学着打理营中事务。这也是一种历练——将来你要治理的,可不止一个营区。”

少年用力点头,握紧了手中的竹简。

夜色渐深,虎牢关方向传来零星的鼓声,像是在催促着什么。联军大营里,各营的灯火明暗不一:袁绍帐中依旧宴饮,袁术在清点从洛阳抢来的财物,曹操和刘备的营区则灯火通明,士兵们正在检查兵器、打包行装。

张陵站在营门口,望着虎牢关的方向,又看了看陈留三县的地图。他知道,曹操和刘备的西进之路必然凶险,但这正是他们的机会。

乱世如棋,落子无悔。他已在棋盘上落下了关键的一子,接下来,就看这步棋能否盘活全局。

飞卢小说,飞要你好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