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章酸枣风动,稚子论兵
考城的粮仓新囤了三百石粟米那日,王虎从酸枣大营带回个消息:“袁绍让各路人马按兵不动,自己却在营里摆宴,说是要‘待时而动’。曹操气不过,在帐里摔了酒坛,被袁绍的人嘲讽‘孤军冒进,自取其辱’。”
张陵正帮刘志校正弓法,闻言箭矢偏了半寸,擦着靶心飞过。刘志连忙扶住他:“师父,手不稳了?”
“是有点心浮。”张陵放下弓,望着陈留方向的炊烟,“曹操若真按捺不住,怕是要出事。”
话音刚落,赵烈带着个风尘仆仆的小校闯进来,那小校是曹操留在考城的联络官,此刻脸涨得通红:“张先生,我家将军请您速去酸枣!袁盟主说要削减各营粮草,还说……说曹将军的兵是‘乌合之众’,不配领足额粮饷!”
刘志攥紧了弓,指节泛白:“他们怎能这样?曹将军是真心讨董的!”
张陵拍了拍他的肩,对小校道:“你先回去禀明曹将军,就说考城的粮车随后就到。赵烈,备五十石粟米,让陈猛押送,对外只说是‘补给友军’。”
“先生要亲自去酸枣?”王虎皱眉,“那里诸侯云集,鱼龙混杂,怕是不安全。”
“不去看看,怎知这联军烂到了什么地步。”张陵取过佩剑,“承汉,你跟我去。让你见识见识,什么叫‘金玉其外,败絮其中’。”
次日清晨,张陵带刘志、王虎及十名护卫,跟着陈猛的粮车往酸枣去。刚进联军大营地界,就见不少士兵聚在帐外赌钱,地上扔着空酒坛,连巡逻的哨兵都歪戴头盔,看见粮车只象征性地挥挥手就放行。
“这就是讨董联军?”刘志小声问,他想象中该是旌旗猎猎、甲胄鲜明的模样,眼前景象却比考城的乡勇还差。
张陵没说话,直到看见曹操的营帐——竟是整个大营里唯一挂着操练令的,帐外士兵正在劈柴挑水,虽衣衫陈旧,却个个精神。
“张先生!”曹操迎出来,他肩上的箭伤还没好利索,却已换上铠甲,“你肯来,孟德感激不尽。”
进了帐,曹操屏退左右,才叹道:“先生看看这大营!袁绍、袁术日日宴饮,孙坚想进兵,却被袁术扣了粮草;刘岱和乔瑁为了抢地盘,竟在营里刀兵相向!再这样耗下去,不等董卓来打,咱们自己就散了!”
刘志忍不住道:“曹将军,为何不联合真心讨董的人,单独进兵?”
曹操一怔,随即大笑:“好个少年郎!说到了点子上!可如今粮草被袁绍把持,各营又人心不齐,单独进兵,无异于以卵击石。”他看向张陵,“先生带的粮,够我部下吃五日,五日之后……”
“五日足够了。”张陵从怀里掏出张地图,上面标着洛阳周边的地形,“董卓西迁,洛阳空虚,但他留了徐荣守荥阳。此人用兵狡诈,曹操将军前次遇伏,便是栽在他手里。”
他指尖点过一处峡谷:“这里是汴水河谷,徐荣若要截击,必在此地设伏。将军若想进兵,可佯装粮尽退兵,引他来追,再派一支小队绕后袭扰,定能破之。”
曹操盯着地图,眼睛越来越亮:“先生这计……妙!可我麾下能担此任的将领……”
“赵烈可往。”张陵道,“他熟悉地形,且悍不畏死。”
正说着,帐外传来争吵声。原来是袁绍派来的使者,见曹操营里来了新粮,竟要强行搬走一半。赵烈按刀站在粮车前,怒喝:“这是考城百姓种的粮,给狗吃也不给你们这群废物!”
使者气得发抖:“你敢辱骂盟主?来人,把他绑了!”
十多个袁绍的亲兵围上来,赵烈正要拔刀,却见刘志站到他身前:“我乃淮南王之后刘志!这粮是我考城支援曹将军讨董的,谁敢动?”
那使者打量着刘志,见他虽年幼,却身姿挺拔,身后护卫个个眼神如刀,竟一时不敢上前。曹操走出来,沉声道:“回去告诉袁盟主,粮我收下了。若他再咄咄逼人,曹操愿卸甲归乡,这讨董的事,让他自己干!”
使者悻悻而去。曹操望着刘志,赞许道:“贤侄有胆识!比某些空有爵位的人强多了。”
刘志脸颊微红:“是师父教我的,说面对豺狼,退一步就是万丈深渊。”
当晚,曹操依张陵之计,派夏侯惇正面诱敌,赵烈领五十精骑绕后。张陵带着刘志登上附近的山坡,远远观望。
月色下,汴水河谷突然亮起火光,喊杀声顺着风飘上来。刘志紧张地攥着衣角,却见张陵从怀里摸出个小小的罗盘,指针正随着火光晃动。
“师父在做什么?”
“看风向。”张陵道,“今夜刮东南风,若赵烈能在谷口放把火,徐荣的骑兵必乱。”
果然,不到半个时辰,河谷里腾起浓烟,东南风卷着火星往敌军阵地方向飘去。曹操的主力趁机冲杀,袁绍营里那些看热闹的将领,都惊得站了起来。
“赢了!”刘志欢呼出声,月光照在他脸上,满是少年人的激动。
张陵望着他的侧脸,忽然想起刚遇见他时,这孩子还在为半个窝头跟野狗争抢。不过数月,已能在诸侯面前挺直腰杆,能为一场胜利真心雀跃。
天亮时,赵烈提着徐荣的副将首级回来,身上带了三处伤,却咧着嘴笑:“先生,曹将军大胜!斩敌三千,还缴获了两百匹战马!”
曹操亲自为赵烈包扎伤口,对张陵道:“先生,跟我回陈留吧。有你相助,何愁董卓不灭,汉室不兴?”
张陵摇头:“我答应过承汉,要让他看到百姓安稳。考城的田还等着下种,我不能走。”他看向刘志,“承汉,你说呢?”
刘志望着远处考城的方向,那里有新修的水渠,有正在扎根的禾苗,有越来越多愿意跟着他们的百姓。他用力点头:“我们要回去。”
离开酸枣时,曹操送了他们很远,最后塞给刘志一把匕首:“这是我年轻时刺杀董卓用的,送你。记住,乱世之中,光有仁心不够,还得有护得住仁心的刀。”
归途上,刘志摩挲着匕首上的纹路,问张陵:“师父,咱们真的不跟曹将军一起讨董吗?”
“讨董是必须的,但不是现在。”张陵勒住缰绳,回头望去,酸枣大营的炊烟依旧懒散,而考城方向,晨光里似有新的炊烟升起,“等咱们的粟米堆满粮仓,乡勇能列成方阵,承汉你能独当一面时,再挥师西进不迟。”
风拂过麦田,新苗沙沙作响。刘志忽然觉得,这比酸枣大营的喊杀声,更让人安心。他知道,他们正在走的路,或许慢,但每一步,都踩在坚实的土地上。
读书三件事:阅读,收藏,加打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