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5书阁 > 历史小说 > 我也当一把阿斗 > 第十三章初见卧龙,稚子唤“相父”
换源:


       数日时光在公安城简陋的居所里缓缓流淌。

糜夫人的精神在精心照料和那份与日俱增的母子牵绊中渐渐好转。

虽眉宇间仍残留着惊悸过后的苍白与一丝挥之不去的忧色,但怀抱刘禅时,那份温柔与坚定却越发深沉。

陈昊——刘禅,则在婴儿躯壳的束缚下,一面贪婪地汲取着生存所需的养分,一面冷静地规划着在这乱世立足的每一步。

糜夫人是他的堡垒,是他的根基,但他深知,仅凭母爱,在这即将风起云涌的荆襄大地上,远远不够。

他需要一个更强大、更智慧,并且能对他产生深远影响的存在作为倚仗和引导。

机会,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降临了。

议事厅堂的门帘被一只骨节分明、带着书卷气的手轻轻掀起。

一股清冽的气息随之涌入,仿佛松间初雪融化的清风,瞬间冲散了室内因连日议事而积聚的沉闷与烟火气。

这股气息带着一种独特的、令人心神为之一振的澄澈感。

刘备在前,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,引着身后之人步入厅内。

陈昊被刘备小心翼翼地抱在怀中。

他立刻捕捉到了那股与众不同的气息源头——诸葛亮。

羽扇纶巾,素衣如雪。

身姿挺拔如修竹,步履从容似行云。

面容清癯,眉目疏朗,一双眼睛尤其引人注目,澄澈如深秋寒潭,却又深邃如浩瀚星空,仿佛能照见人心幽微,洞察世间万象。

那份沉静内敛的气质中,蕴含着难以言喻的智慧光华。

这就是名垂千古的“卧龙”!

陈昊的心神剧震,灵魂深处属于后世对这位智圣的崇敬与好奇瞬间被点燃。

这不再是史书上的符号,而是活生生站在他面前的、未来将支撑起蜀汉半壁江山的擎天之柱!

“军师请看,”

刘备的声音带着几分难以掩饰的、初为人父的骄傲,也带着一丝劫后余生的庆幸,他微微调整手臂,让怀中的婴儿能更清晰地展现在诸葛亮面前,

“这便是阿斗。长坂坡受了些惊吓,亏得子龙忠勇……这几日有他娘亲细心照料,倒越发精神了,睡得安稳,眼神也亮堂。”

诸葛亮含笑上前,目光温润平和,如同春日暖阳,落在刘备怀中的婴儿身上。

那目光温和却并不轻慢,带着长辈的慈和,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审视。

这审视并非恶意,而是一种智者对未来的本能观察,仿佛在透过这小小的婴孩,探寻着某种难以言说的气运轨迹。

陈昊能清晰地感觉到那目光的穿透力,似乎要透过婴儿的皮囊,看到他灵魂深处的异样。

就在诸葛亮的目光与刘禅那双清澈乌黑的大眼睛对上的一刹那!

一直安安静静依偎在父亲怀里的刘禅,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,小身子忽然轻轻扭动了一下。

他努力地、极其不自然地朝着诸葛亮的方向侧过脸,小小的脖颈似乎都用上了力气。

他那双异常明亮、异常专注的大眼睛,一瞬不瞬地、牢牢地锁定了诸葛亮清癯俊朗的脸庞。

刘备和诸葛亮同时微微一怔。

刘备是惊讶于儿子突然的动作,而诸葛亮眼中则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——这婴儿的眼神,太专注,太……不似寻常婴孩的懵懂好奇。

更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,就在这寂静的瞬间发生了。

刘禅的小嘴咂动了几下,粉嫩的唇瓣微微翕张,喉咙里发出细微的咕噜声,仿佛在努力调动着这具幼小身体里所有能支配的力量,去组织一个复杂的音节。

空气仿佛凝固了。然后,一个模糊不清、带着浓浓奶音,却又异常清晰、努力想要咬准的音节,艰难地从他口中吐了出来:

“相…呼…”

声音微弱,带着婴儿特有的含糊和稚嫩,但那两个字音的轮廓,却依稀可辨——正是“相父”的雏形!

“相呼?!”

厅内瞬间陷入一片死寂,落针可闻。

刘备脸上的笑容彻底凝固了,眼中的温和瞬间被巨大的惊愕与难以置信所取代。

他抱着儿子的手臂不自觉地收紧了一下。

相父?这个词,这个称呼……它蕴含的意义太过重大,太过敏感!

这绝非一个襁褓中的婴儿能理解,甚至能模仿的词语!

这简直……简直匪夷所思!

诸葛亮向来古井无波、如渊渟岳峙般的面容上,此刻也罕见地掠过一丝清晰的涟漪。

那深邃如星海的眼底,第一次清晰地映出了一个婴儿努力仰望着他的小小身影。

那眼神里的孺慕和全然的信赖,如同最纯净的光,毫无阻碍地投射进来。

饶是他心智如妖,算无遗策,也未曾预料到会有此一幕。

他下意识地、几乎是出于一种本能的触动,伸出了自己那修长、指节分明、微带凉意的手指。

更令人惊奇的是,刘禅竟也在此刻,伸出了自己肉乎乎的小手。

那小手没什么力气,却异常精准地、带着一种奇异的执拗,轻轻勾住了诸葛亮伸过来的指尖。

那温热的、柔嫩的触感,与他指尖的微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
“相…呼…”刘

禅又努力地、执着地重复了一次,尽管发音依旧模糊不清,但那眼神中的孺慕和信赖却更加浓烈,更加纯粹。

仿佛眼前这个初次见面的清雅男子,天然就该是他生命中最亲近、最值得信赖和依靠的“父亲”角色。

陈昊的灵魂在呐喊:就是现在!抓住他!

用这最原始、最纯粹的方式,在这位智圣心中烙下最深的印记!

“哈哈,童言稚语,军师莫怪!莫怪啊!”

刘备终于从巨大的震惊中回过神来,他强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,发出一阵爽朗却略显刻意的大笑,试图驱散这诡异而震撼的气氛。

他低头看了一眼怀中眼神依旧执着望着诸葛亮的儿子,语气带着一种刻意的轻松,

“阿斗这是见军师气度过人,如松如鹤,心生亲近之意了!胡乱学舌罢了!

定是这几日听我等议事,不知哪个词入了耳,胡乱模仿的!”

他嘴上反复强调着“胡乱学舌”、“胡乱模仿”,但看向诸葛亮的眼神深处,却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深意和探究。

儿子这声含糊的“相呼”,时机、对象、蕴含的意义都太过巧合,太过精准,精准得……令人心头发颤。

诸葛亮并未立刻抽回手指。

他低头,静静地凝视着指尖那柔软而微弱的触碰。

婴儿那毫无保留的信任与依赖,像一股最温润的暖流,悄然浸润了他那颗因肩负重任而时刻紧绷、冷静甚至有些孤高的心。

这感觉陌生却又令人动容。他素来理智,情感内敛,此刻却因这一声模糊的呼唤和这小小的、充满生命力的触碰,生出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悸动。

这悸动无关算计,只关乎最本真的情感触动。

他用指腹极轻地、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安抚意味,回握了一下那小小的拳头。

那温润如玉的声音响起,比平时少了几分清冷,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柔和,如同初春融化的溪流:

“小公子眼神清澈灵动,不似凡俗婴孩。亮观其神韵,似有大智慧蕴藏其中,气度亦是不凡。此一声‘相呼’,虽是稚子学语,却也是冥冥之中的缘分。”

他抬起眼,目光清澈而郑重地看向刘备,

“此乃主公之福,亦是汉室复兴之幸兆。”

他并未点破那称呼的深层含义,却将其归结于“缘分”与“福兆”,既回应了刘备的圆场,又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。

那一声含糊的“相呼”,如同投入平静深潭的一颗石子,激起的涟漪远不止于此。

它更像一颗蕴含着奇异力量的种子,在刘备心头种下了疑惑与某种难以言说的期许,更悄然落入了诸葛亮那片深邃的心田。

或许他此刻仍将其视为孩童无心却动人的模仿,但这全然的、毫无保留的信赖感,这初次见面就产生的奇妙牵绊,已在他这位未来蜀汉丞相的心中,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记。

陈昊知道,他赌对了。

这根名为“诸葛亮”的擎天巨柱,他不仅要去抓牢,更要让其心甘情愿地为他撑起一片天空。

飞卢小说,飞要你好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