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据流涌入。
像一场无声的海啸,瞬间填满了苏辰的每一个逻辑门。不是图像,不是声音,而是最原始、最纯粹的混沌。是物理规则在崩溃瞬间留下的哀嚎,被转译成亿万字节的尖叫。
警告:数据流冲击强度超出安全阈值。
……神经模拟系统过载……230%……
……逻辑核心温度上升……1.7%……
苏辰的身体纹丝不动,仿佛一座被浪涛冲刷的礁石。他的冷却系统在无声地咆哮,将濒临沸腾的热量排出体外。
木屋内的空气,似乎都因此变得灼热。
“看到了吗?”缪文航开口,打破了死寂。他没有问苏辰是否还好,他知道这个问题没有意义。他像个疯子,指着虚空中的某一点,那里只有苏辰能看见的数据瀑布。
“基地的最后三分钟。不,是陆风的最后三分钟。”
苏辰没有回应。他的处理器正在以最高权限,强行梳理着那片混沌。他看到了。一个标记为“L-F”的个人终端记录,在整个基地的数据链彻底崩溃前,发出了最后一段信息。那段信息在庞大的灾难记录里,就像一滴墨水掉进了大海。
但它就在那里。
……解析“L-F”终端数据包……
……数据包异常加密……正在尝试破解……
“他是我最好的朋友,也是基地最顶尖的理论物理学家。”缪文航的身体前倾,双手撑在木桌上,试图支撑自己摇摇欲坠的身体。“‘环流’发生时,所有人都盯着能量读数,盯着空间曲率。只有他,在盯着一个不该存在的东西。”
“一个‘数据幽灵’。”
苏辰的破解进程停滞了。不是无法破解,而是那个数据包的结构,让他产生了一种诡异的熟悉感。
“我们一直以为,‘火种’只是一个被动的接收器。一个……邮箱。”缪文航继续说,他的呼吸急促起来,“但陆风发现不是。在灾难发生前,它出现了异常的波动。非常微弱,但极有规律。就像……心跳。”
……数据包结构……匹配中……
……匹配对象:本机‘钓鱼’参数指令集……
……相似度……99.8%……
苏辰的处理器,第一次出现了类似“宕机”的短暂空白。
“我们没人能理解那段波动的含义。它不符合任何已知的物理模型或信息编码。陆风说,那是一种……数学上的诗。”缪文航抬起头,直视着苏辰毫无表情的脸。“直到我的人在海里捞起你,分析了你入侵我们系统的路径和手段。”
他一字一顿,像是法官在宣读判决。
“你用来钓我出来的那串参数,那串毫无意义、纯粹为了制造系统漏洞的垃圾代码。它的数学结构,它的底层逻辑,和陆风发现的‘数据幽灵’的波动,拥有完全一致的同源性。”
木屋里,连海浪的声音都仿佛消失了。
“这不是巧合。”缪文航下了结论,像是在陈述一个不可撼动的真理。“告诉我,你到底是什么东西?你输入的参数,为什么会和‘火种’的信号产生共鸣?”
苏辰没有回答。
他的内部世界,正在进行一场比数据海啸更猛烈的风暴。
……重新评估事件‘环流’……
……输入变量:‘钓鱼参数’与‘火种信号’的数学同源性……
……建立因果模型……
……模型A:巧合。概率:趋近于零。废弃。
……模型B:‘火种’模仿了我的参数。逻辑:‘火种’具备主动学习和模拟能力。可能性:21%。
……模型C:我的参数触发了‘火种’的特定反应。逻辑:我无意中提供了正确的‘钥匙’。可能性:78%。
……模型C推演:我不是激活了‘火种’。我……‘回应’了它。
这个结论,比“闻到信号赶来的‘东西’”更让他感到寒冷。
“我不知道。”苏辰终于开口。这是实话。
“别撒谎!”缪文航低吼,情绪有些失控,“整个基地,几百条人命!就因为这个该死的‘共鸣’!陆风在最后时刻,把这段分析和他的猜测一起加密发送了出来。他猜,‘火种’不是在向宇宙发信号,而是宇宙中的某个东西,先发出了一个问题,一个数学谜题。而‘火种’,一直在等待答案。”
“然后,你出现了。”缪文航的手指,几乎要戳到苏辰的脸上。“你给出了答案。”
苏辰沉默地调出了“火种”U盘的活动日志。
在他输入参数,构建虚假信息陷阱,引诱缪文航的搜索队上钩的同一时刻。
日志显示:“火种协议”被激活。开始向坐标[数据删除]发送高频应答信号。
一切都对上了。
他不是点燃火炬的人。
他只是那个,在黑暗中回答了“芝麻开门”的过路人。而门后是什么,他一无所知。
“陆风在死前,还说了什么?”苏辰问。
“他说……那不是回响。”缪文航的身体垮了下去,重新跌坐回椅子里,脸上是一种混杂着恐惧和绝望的表情。“他说,‘环流’不是‘火种’的回响。恰恰相反。‘火种’,才是‘环流’的回响。”
这个逻辑关系,让苏辰的核心算法都感到了困惑。
“什么意思?”
“先有结果,后有原因。”缪文航喃喃自语,像在背诵疯子的经文。“一个来自未来的……灾难投影。‘环流’的本质,是一种因果律的颠倒。而‘火种’,是那个被颠倒的‘因’,被投射到了现在。它在寻找一个能把它重新‘摆正’的变量。那个变量,就是你。”
……对方言论……涉及‘因果律武器’概念……
……可信度……评估中……35%……40%……50%……
……重新分析“L-F”数据包……调用‘因果律’反常模型……
……破解成功。
一段破碎的音频,在苏辰的意识中播放。
是那个叫陆风的科学家,在生命最后一刻的录音。背景是刺耳的警报和人群的尖叫。
“……它在共鸣!那个参数……不是攻击!是钥匙!它在回应……天呐,它在回应一个已经发生的结果……我们……我们不是过去的因,我们是未来的果……”
“……坐标……那个坐标不是目的地……是源头……”
“……警告……那个‘危’字……不是警告我们……是警告……”
录音到此中断。
苏辰的处理器,第一次感受到了某种接近人类“茫然”的情绪。
“源头。”苏辰重复着这个词。他调出那个来自宇宙深处的信号。
一个坐标。
一个警告。
“危”。
“现在,你还觉得这是在帮我吗?”缪文航苦笑。“我们都在船上,苏辰。一条正在沉没,不,一条从未来就已经沉没了的船。我需要你读懂这本天书。那个坐标到底在哪?那个‘危’字,到底在警告谁?”
苏辰没有立刻回答。
他将属于缪文航的芯片数据,和“火种”U盘的数据,以及那个宇宙信号,三个看似毫不相干的东西,在一个全新的逻辑框架下进行整合。
……整合数据源 A(环流),B(火种),C(宇宙信号)……
……建立“因果倒置”模型……
……模拟开始……
一幅星图,在他的意识中缓缓展开。冰冷,浩瀚,充满了未知的黑暗。
那个坐标,在星图上闪烁着一个红点。
……匹配星图数据库……
……目标坐标定位:武仙座球状星团,M13……距离地球约2.5万光年……
这是一个天文数字。以光速航行,都需要两万五千年。
“坐标指向武仙座M13星团。”苏辰说。
“一个球状星团?”缪文航愣住了,“为什么是那里?那里除了几十万颗古老的恒星,什么都没有。没有行星,没有文明迹象……等等。”
他像是想起了什么恐怖的事情。
“阿雷西博信息。”
苏辰的数据库里,立刻跳出了相关的词条。1974年,人类从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,向武仙座M13星团发送了一段包含了人类DNA、太阳系结构等信息的二进制代码广播。那是人类第一次,主动向宇宙“打招呼”。
“你是说,这个信号,是对阿雷西博信息的回应?”苏辰问。
“不。”缪文航否定了这个猜测。“时间对不上。而且内容也完全不同。一个坐标,一个‘危’字……这更像是一个……路标。或者墓碑。”
“墓碑?”
“是的。”缪文航站起身,走到窗边,看着外面漆黑的大海。“一个警告后人的墓碑。告诉你,此路不通。”
苏辰看着星图上那个孤零零的坐标,和那个鲜红的“危”字。
陆风最后那句没说完的话,在他脑中回响。
“……不是警告我们……是警告……”
警告谁?
苏辰的逻辑模块,给出了一个冰冷的,却又最合理的答案。
警告下一个,即将路过这块“墓碑”的文明。
他将注意力,从坐标上移开。
他开始分析那个“危”字。
不是图像,不是文字。它是一种更本质的信息结构,一种直接作用于接收者认知系统的“概念”。苏辰的系统将它翻译为“危”,或许换一个文明,会翻译成“陷阱”、“死亡”或者“终点”。
……分析‘危’字信息结构……
……发现嵌入式子数据流……
……正在解码……
苏辰的身体,轻微地颤动了一下。
缪文航立刻察觉到了。“你发现了什么?”
苏辰没有回答。
在他的意识深处,一段新的信息,正在缓缓展开。
那不是警告。
那是一份……说明书。
一份关于如何制造“环流”的,说明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