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5书阁 > 穿越小说 > 皇帝的情史有点上头 > 第二十二章 李靖含泪别知己,舔狗杨广遭冷遇
换源:


       要说这李靖的来历,前文早交代过了。可他都在长安露脸了,那位虬髯客又跑到哪儿去了??这位虬髯客可不是一般江湖人,专在人间挑拣真英雄。当初在客店撞见李靖,一眼就看出这小子将来要发迹,不仅撮合他和红拂女的婚事,还跑到杨素跟前当说客。结果李靖靠着媳妇的面子混上官职——这波裙带福,说出去都得让人笑掉大牙。?

打那起,虬髯客认红拂女做妹妹,三天两头往李靖家串门。某天喝着酒,突然问:太原一带还有没藏着的高人??李靖咂着酒杯答:我朋友圈里有个少年,跟我同姓,叫李世民,是唐公李渊的二儿子,那叫一个厉害。?虬髯客眼睛一亮:能让我见见不??他常去我朋友刘文静家,咱们找个由头去串门就行。李靖说。?我这辈子看相从没看走眼,你带我去开开眼?虬髯客拍着桌子。?俩人约好次日在汾阳桥碰头。

第二天李靖刚打马到桥头,虬髯客早等在那儿,俩人并肩往刘文静家去。虬髯客自称会看相,想瞅瞅李公子,刘文静本就觉得世民不一般,立马派人去叫。?不多时,李世民敞着衣襟,大踏步闯进来。虬髯客瞅了一眼,吓得差点把酒杯扣地上,拽着李靖躲到墙角:这小子有天子相!十成里占了九成!我还有个道兄,让他再看看,保准错不了。?李靖偷偷跟刘文静一说,文静约好三天后再聚。

到了日子,虬髯客果然带个道士来,几人又去访刘文静。文静正和人下棋,见道士来了就邀他对弈,又写纸条叫世民来观棋。?李世民掀帘进来,作个揖就坐下,眼神里的锐气挡都挡不住。道士手里的棋子啪地掉在棋盘上,赶紧把棋子收进盒里:这局输定了,别下了。拉起虬髯客就走,李靖赶紧跟在后面。?半路上,道士叹口气:这儿有真主了,你别瞎折腾,换个地方搞事业吧。一甩袖子拐进别的胡同没影了。

虬髯客拉着李靖骑马往回走,一路没吭声。?到了李靖家,红拂女出来陪坐,堂屋里静得能听见掉针。半晌,虬髯客突然对红拂女笑:妹子不是总说要见嫂子?我家在城西大石坊第四扇小板门。我明天全家西行,你和妹夫明午来道别,顺便认认亲。?李靖以前老想去拜见嫂子,虬髯客总打岔,今儿一听这话,乐得差点蹦起来。

第二天中午,红拂女打扮得漂漂亮亮坐马车,李靖骑马,俩人七拐八绕找到城西——大石坊荒凉得能跑野兔,敲开第四扇小板门,一个小童开门迎进去。?穿过三重门,李靖眼睛都直了——外面看着像破庙,里头竟是高楼大院,帘幕一层叠一层,丫鬟仆妇站得密密麻麻。小童引他们进东厅,虬髯客穿着纱帽红衫,笑着迎出来,身后跟着个绝色少妇,端庄得让人不敢直视。?红拂女赶紧拉着李靖上前见礼,那少妇也笑眯眯还礼。两对夫妻坐定,四个俏丫鬟端上酒菜,帘外还有女乐班子奏乐劝酒。

喝到兴头上,虬髯客站起来止住乐声,喊二十个家奴扛出二十个大箱子,在堂下排开。?这里面是我攒了一辈子的家当,虬髯客指着箱子对李靖说,给你当妹子的嫁妆。我本来想在这儿干番大事业,昨天见了真主,就不该再留了。那李公子是块当皇帝的料,三五年内准能成事;妹夫你有本事,将来保准当大官。妹子有眼光,嫁对了人,将来夫贵妻荣,也算给咱们女同胞长脸——不是妹子识货,遇不上李郎;不是李郎有福气,也娶不着妹子,这缘分绝了。你们好好干,别惦记我。十年后,听说东南几千里外有高人崛起,就是我成事儿了,你们在家举杯庆祝就行。?说着把家里的钥匙、账本、奴婢花名册全塞给李靖,又把全府下人叫到院子里,指着李靖夫妇:这是你们新主人,跟伺候我一样伺候他们,敢偷懒打断腿!?李靖夫妇吓得直摆手,话还没说出口,虬髯客和他媳妇已经转身进内屋,眨眼工夫换了身戎装出来,冲他们拱拱手,翻身上马扬尘而去。

?俩人送客回来,打开箱子一看——好家伙,满箱子金银珠宝,闪得人睁不开眼。虬髯客还留了一箱兵书,里头全是看风水、观天象、算阵法的绝活。李靖抱着书啃得入迷,后来用兵如神,全靠这箱宝贝。

?直到唐太宗贞观年间,有东南蛮夷上奏,说海外有个番王杀入扶馀国,自立为王。李靖一拍大腿:虬髯客成了!拉着红拂女在屋里摆上酒,对着东南方遥遥下拜,夫妻俩笑得眼泪都出来了,这都是后话了,咱们暂且不表。

李渊在长安站稳脚跟后,操作可溜了——直接把代王杨侑推上皇位,在大兴殿办了登基仪式,年号都改成义宁了。远在江都的隋炀帝呢?被尊成了太上皇,说白了就是被架空成吉祥物。李渊自己则给自己封了大丞相,军政大权一把抓,顺便还捞了个唐王的头衔,简直是给自己的权力套餐加了豪华Buff。他把武德殿改成丞相府,班子搭得那叫一个快:裴寂当长史,刘文静做司马,前尚书左丞李纲管人事招聘,前考功郎中窦威负责制定各种礼仪规范。这边刚安顿好,就赶紧追封祖宗——爷爷李虎成了景王,老爹李昞成了元王。

家里人也没落下:老婆窦氏追封穆妃,大儿子李建成立为世子,二儿子李世民封了京兆尹秦公,四儿子李元吉是齐公。

李渊这边搞得风生水起,势力像坐火箭似的往上蹿,各地官员的告急文书一封接一封往江都送,堆得能当枕头。可隋炀帝身边那帮大臣,眼里只有眼前的荣华富贵,全把这些奏折压箱底了,压根没敢往皇帝跟前送。

此时的隋炀帝,正泡在温柔乡里醉生梦死呢。后宫佳丽三千,他偏偏独宠吴绛仙,眼睛里几乎就没装下别人。这下可捅了马蜂窝,后宫那群莺莺燕燕们醋坛子翻了一地,天天跑到萧后跟前说吴绛仙的坏话。萧后心里也不是滋味——皇上心思全在别人身上,对自己明显冷淡了。但她毕竟是正宫皇后,总不能像小媳妇似的撒泼吃醋,只好先忍着。

直到有一天,隋炀帝居然把原本赐给她的绫罗绸缎,转头赏给了吴绛仙,萧后这才炸了,当场跟隋炀帝大吵一架,逼着他把吴绛仙打入冷宫。隋炀帝看萧后真急眼了,又顾及她的皇后体面,没办法,只好先把吴绛仙挪到月观,暂时不去找她。可吴绛仙是他心尖上的人啊,日子一长,思念就跟野草似的疯长。

这天,隋炀帝独自在迷楼溜达,望着远处青黛似的春山,突然就想起吴绛仙了,叹气念叨:这山眉多好看啊,跟吴绛仙画的眉毛似的......好久没见着美人,心里空落落的。正怅然若失呢,一个太监从瓜州出差回来,捧着个精致包裹进来:陛下,这是合欢果,特地给您带回来的。隋炀帝打开一看,这果子做得精巧极了,层层包裹着,上面还嵌着玲珑花草,俩果子缠成连环样,难怪叫合欢。他眼睛一亮:这果子又好看又吉利,快给吴绛仙送去,让她知道朕没忘了旧情。赶紧叫个小太监捧着果子,快马加鞭往月观赶,还特意嘱咐:等着她的回话,立刻回来报。

小太监不敢耽搁,打马飞奔到月观。吴绛仙自从被迁到这儿,天天以泪洗面,这天正蓬头垢面地靠着栏杆发呆呢。看见小太监捧着东西进来,她懒懒地问了句:啥事儿啊?小太监笑眯眯地说:贵人,万岁爷惦记您呢,特意赏了对合欢果,说是没忘当年的情分。吴绛仙一听,耷拉的眉毛瞬间扬起来了,眼泪还挂着呢,嘴角先咧开了:我还以为被贬到这儿,这辈子都见不着天日了,没想到皇上还记着我......快,伺候我梳妆,得好好谢恩。

她麻利地换了衣服,对着镜子描了眉,又在院里摆了香案,对着皇宫的方向磕了三个头。等接过那盘合欢果,刚要细看,脸唰地就白了——那俩果子不知咋的,散成两瓣了,哪还有半点合欢的样子?眼泪啪嗒就掉下来了,她捧着果子哽咽:说是合欢,结果还是散了......皇上这是故意的吧,就是想告诉我,咱俩彻底完了...

小太监慌了,赶紧解释:贵人您别多想啊!这果子在宫里的时候好好的,是我赶路太急,马跑得颠,才给晃散了,真不是万岁爷的意思!

再急又能怎么样?吴绛仙抹着眼泪,好好的东西到我这儿就散了,就算不是皇上的意思,也是老天爷不想让我们再合了......

她哭个不停,小太监在旁边急得直跺脚:我的姑奶奶,万岁爷还等着回话呢!您有啥想说的,赶紧告诉我呀!吴绛仙被催得没办法,拿起桌上的笔,在纸上匆匆写了几句,递给小太监。小太监接过纸,揣怀里就往回跑,生怕耽误了时辰。

隋炀帝在宫里等着,见小太监回来了,赶紧问:绛仙咋说的?小太监把诗递上去,他展开一看,上面写着:驿骑传双果,君王宠念深;宁知辞帝里,无复合欢心。嘿,我这好心好意给她送果子,想让她高兴高兴,她这诗里咋全是怨气?隋炀帝一头雾水,这是跟我置啥气呢?小太监一看瞒不住了,噗通跪下,把路上果子被晃散的事儿一五一十说了。

隋炀帝这才明白,再把诗拿起来细读,越读越觉得有味道,忍不住叹气:吴绛仙不光长得美,心思还这么细,这文采,跟当年的班婕妤、左贵嫔比也不差啊!

正对着诗感慨呢,背后突然冒出个人,一把抢过他手里的诗笺,叉着腰就说:这小妖精又搁这儿写酸诗勾你呢!

欲知来者是谁,咱们下章接着唠……

飞卢小说,飞要你好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