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5书阁 > 穿越小说 > 皇帝的情史有点上头 > 第八十三章 权宦、仙师与帝王的宫闱秘事
换源:


       吴氏本就年纪小身子弱,生下的皇孙也跟着瘦小,跟只没长开的小猫似的。玄宗听说太子添了儿子,三朝这天特意跑到东宫,还赏了金盆给皇孙洗澡。

伺候的奶妈急得直搓手——这小家伙瘦得一把骨头,要是皇上看了不待见可咋整?正犯愁呢,听说贞王也生了个儿子,跟皇孙同一天,那胖小子白白嫩嫩的,跟个粉团子似的。奶妈眼睛一转,偷偷把贞王的儿子抱到东宫,打算等皇上来了就拿这胖小子充数。

玄宗一瞧那孩子,脸“唰”地就沉下来了:“这可不是我的乖孙!”

太子吓得腿肚子都转筋,赶紧把亲儿子抱了出来。玄宗接过来揣在怀里,捏捏小手摸摸脸蛋,又举着孩子对着太阳照了照,忽然乐了:“这小子福气可比他爹强多啦!”当即吩咐摆酒,叫了宫里的乐工舞女来热闹热闹。

玄宗在上首坐着,太子和高力士在旁边陪着。玄宗端着酒杯笑盈盈地对高力士说:“你瞧这屋里,坐着三个未来的天子,这日子过得,简直美到冒泡啦!”

打这起,李林甫和高力士再看太子,眼神都不一样了,总算不敢再随便拿捏。

玄宗刚即位的时候,有个叫杨思勖的太监特别得宠。当初玄宗发动政变收拾韦后,这杨思勖在宫里当内应,立了大功,后来升成了左监门卫将军。

开元初年,安南有个叫梅叔鸾的蛮人酋长反了,还自称“黑帝”,占了三十二个州,又勾搭了林邑、真腊、金邻这些国家,在海南称王称霸,号称有四十万大军。杨思勖招募了十万子弟兵,从当年马援打仗的老路绕过去偷袭,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,把叛军揍得哭爹喊娘。这一战杀了二十万叛军,尸体堆得跟小山似的,号称“京观”。

没过多久,五溪的首领覃行章又作乱,杨思勖带了六万兵去平叛,活捉了覃行章,砍下三万颗脑袋。就凭这些战功,杨思勖当上了辅国大将军,还封了虢国公。后来他又出征六次,每次都得杀好几万人。

这杨思勖是个出了名的狠角色,性子阴得像毒蛇,手段残忍得没边。每次打仗抓了几万俘虏,他非得全弄死才甘心,要么剥脸皮,要么挖脑髓,要么把头发眉毛全拔掉。手下的兵见了他跟见了阎王似的,一个个乖得像孙子,军令执行得那叫一个利索。

当时有个叫牛仙童的内给事,收了张守珪的贿赂被揭发了,玄宗下旨让杨思勖审问。杨思勖审明了罪状,把牛仙童扒得光溜溜的,绑在木架子上,拿牛尾巴蘸着水抽,把皮肉抽得稀烂,看得人头皮发麻。他还亲自下手,剖开牛仙童的胸膛掏心挖肺,又剁掉手脚,一点点把肩背上的肉剔下来,直到肉都剔光了才让他断气,那场面,简直没眼看。

没过多久,这杨思勖也蹬腿了,高力士这才慢慢在宫里站稳脚跟,露出了尖尖角。

圣历年间,岭南讨击使李千里进献了两个阉儿,一个叫金刚,一个叫力士。武则天见力士身子骨结实,脑子又灵光,就留在身边使唤。可后来这小子手脚不干净,贪赃的事儿败露了,被武后一脚踢出了宫。

那会儿有个叫高延福的太监,心眼儿挺好,把他收作养子,他也就跟着姓了高。玄宗还是藩王的时候,高力士就一门心思跟他交好。后来又因杀了萧岑立了功,被封为右监门将军,掌管内侍省的事儿。他的权势一天天看涨,宫里所有地方送来的奏章,都得先经过他过目,再送到御书房让皇上看。宫里大小事儿,几乎都由他一个人说了算。

不过高力士在宫里倒是挺谨慎,一天到晚跟在玄宗身边,没接到差事,绝不踏出宫门半步。就算洗澡睡觉,也就在皇帝寝宫外面的小屋里。玄宗常说,有力士在旁边,他才能睡得踏实。

当时在朝廷内外手握大权,跟高力士穿一条裤子的,有李林甫、宇文融、盖嘉运、韦坚、杨慎矜、王鉷、杨国忠、安禄山、安思顺、高仙芝这一帮人,不过他们都是靠着高力士提拔才爬上来的。那些充当高力士爪牙、有权有势的太监,像黎敬仁、林昭隐、尹凤翔、韩庄、刘奉廷、王承恩、张道斌、李大宜、朱光辉、郭全、边令诚等人,有的在宫里当差,有的被派到外面做节度官。每次宫里要修寺庙、买鸟兽,太监们奉旨出宫,一趟下来,捞的钱没有四五万也差不离。京城里那些豪华的宅子、漂亮的花园、肥沃的田地、秀美的池塘,差不多都是这些太监的产业。可高力士的产业,比这伙人加起来还多十倍。别的不说,就他那西庄的田地,骑着马沿着田边跑一天,都跑不到头。京城里的老百姓,提起高力士,都跟敬神仙似的。皇太子在东宫,喊高力士叫“兄”;其他王公大臣,都称他“翁”;他的亲戚朋友,叫他“阿”。就连玄宗皇帝,也只叫他“将军”,不敢直呼其名。

高力士打小被卖作奴仆,发达之后,就惦记着他的母亲麦氏。可家里人早就散了,哪儿都找不着。后来岭南节度使在陇州找到了麦氏,把她接到京城。母子俩见面,愣是认不出对方。麦氏说,记得儿子胸口有七颗黑痣,还在不在?高力士把衣服一撩,还真有七颗痣。麦氏从怀里掏出一个金环,说:“这是你小时候戴的!”母子俩抱着大哭一场。打那以后,高力士孝顺母亲,王公大臣们都纷纷送礼。玄宗封麦氏为越国夫人,还追赠高力士的父亲为广州大都督。

这时候,朝廷官员不管大小,几乎个个都是高力士的同党,只有御史严安之,从没给高力士送过一丝一毫的东西。严安之当官清廉正直,把老百姓当亲儿子似的疼。平时在大街上走,就爱打听民间的难处,见着有老人小孩生病的,就下车扶着,让他们跟自己同乘一车送回家。所以京城里的老百姓,都被他的恩德感动,管严御史叫“严父母”。

那年元旦,玄宗想跟老百姓一起乐呵乐呵,头一年就下旨,让军民们准备灯戏。到了这天,皇帝赏给老百姓酒肉,自己亲自登上勤政楼,大宴群臣。楼下摆满了各种杂耍,任凭老百姓围观。一时间人声鼎沸,人山人海,把个勤政楼挤得水泄不通。宫里的金吾卫士拿着白色的木棍,像下雨似的驱赶闲人,老百姓东奔西跑,乱成一锅粥。

玄宗在勤政楼上见这光景,心里老大不高兴,对高力士说:“朕因为年成好,天下太平,才搞这么个乐子,想跟老百姓一同欢乐,没想到乱成这样,将军有啥法子能让他们安静下来?”高力士回奏:“臣实在没啥办法,不过听说严御史在老百姓当中很有威望,大伙儿没有不佩服他的,陛下不如马上召严安之来?依臣看,他准能让老百姓安静下来。”

玄宗立刻传严御史上楼,把老百姓喧闹混乱、自己心里不痛快的事儿跟他说了。严安之领了命,下楼在四周走了一圈,用手板在地上划了条线,对大伙儿高声道:“敢越过这条线的,格杀勿论!”老百姓立马就安静了。玄宗在勤政楼连宴群臣五天,楼下都没传出喧闹声。严御史在地上划的那条线,始终没人敢越过去。玄宗感叹道:“严公的威信,朕都比不上啊!”

可自从勤政楼这五天宴饮之后,玄宗就起了游乐的兴致。他在东都住久了,宫里的亭台园林都看腻了,而且宫殿又大又空,时不时还冒出点怪事,就动了去西京的念头。第二天,他召来宰相,说想去西京。裴稷山、张曲江两位大臣劝谏道:“老百姓的庄稼还没收割完,恐怕会受打扰!陛下要是非得去西京,请等冬天再说。”

李林甫在一旁,见皇上脸上有点不高兴,等宰相们退下时,故意装作脚疼,走在最后。皇帝问:“李丞相脚不舒服吗?”这时,李林甫见左右没人,就回奏:“臣脚没啥毛病,就是想奏点事,才单独留下来。臣觉得两京就像陛下的东西宫,想去就去,哪用等啥时候?就算妨碍了农事,只要免除沿途的租税,老百姓反倒会深深感念皇恩呢!”皇帝听了李丞相的话,别提多高兴了,立刻告诉有关部门,当天就去西京。从此,圣驾常住长安,再也没回东都。

皇上到了西京之后,天天在园林里玩乐。因为皇上痴迷修仙问道,那些地方官员就总琢磨着搜罗奇人异士,一股脑往宫里送。这会儿陪着皇上在宫里转悠的,全是些据说有仙风道骨的人。

当时有个道行高深的叫张果,武则天那会儿就已经名气很大了,可四处找都找不到他的影儿。玄宗下了诏令寻访,地方官在终南山里把他找着了,送到宫里。玄宗跟他聊天,这张果说起过去未来的事儿,那叫一个准。他常陪皇上喝酒,拿起发簪在酒杯里一划,酒就分成了两半,一半敬给皇帝,一半自己喝。随手把酒杯往空中一抛,酒杯立马变成黄雀,在院子里叽叽喳喳飞着,绕着屋檐转了一圈,就引来成百上千只黄雀,纷纷落在宴席前,又变成了千百只酒杯,连御厨里藏着的酒杯都被搬了个空。

玄宗乐坏了,天天跟着张果学仙术。还有个叫邢和璞的,特会算命,谁把生辰八字给他,他就能说出这人是好是坏、能活多久。玄宗让他算算张果,他却一头雾水,压根不知道张果到底多大岁数。另有个叫师夜光的,能看见鬼怪。玄宗让张果和师夜光面对面坐着,师夜光却看不见张果,还对玄宗说:“张果在哪儿呢,我想见见他!”张果早就在皇帝旁边坐了半天,忍不住大笑起来。师夜光只能听见张果的笑声,始终看不见他本人。

玄宗对高力士说:“我听说真正的奇人隐士,外界的东西伤不了他们。试试让他喝堇汁,要是不觉得苦,那才是真神仙呢!”一天夜里,玄宗和张果围着炉子喝酒,高力士偷偷把堇汁倒进张果的杯子里。张果连喝两大杯,就醉醺醺地倒在那儿,迷迷糊糊笑着对高力士说:“这可不是什么好酒啊!”说完就倒头睡了。等他醒来拿镜子一照,上下牙全变成焦黑色。张果微微一笑,拿起手里的铁如意,把牙齿全敲掉,揣进袋子里,又从怀里掏出一包药粉,往牙床上一抹,立马就长出两排洁白的新牙。玄宗一个劲儿喊着“仙人”。张果笑着说:“我有个师弟,在圣善寺出家,法名无畏,也叫三藏,原来是个黑番奇人,有呼风唤雨的本事。”

这时候正好天旱,玄宗就让高力士捧着诏书去传无畏进宫,让他赶紧呼风唤雨。无畏回奏:“今年大旱,是天意啊!要是召龙降雨,恐怕会刮大风下大雨,伤了人和东西,我这出家在外的愚臣,不敢奉旨!”玄宗不听:“老百姓早就苦透了,就算是暴风骤雨,也能解解气。”无畏没办法,只好奉旨。玄宗让有关部门按规矩筑祭坛,摆上法器,幢幡铙钹,一样都不少。

无畏登上祭坛,大笑道:“就这些俗玩意儿,哪能求来雨?”让人全撤了,只捧着一个钵盂,装满清水,解下佩刀在水里搅着,嘴里用胡语念了几百遍咒语。一会儿工夫,就见有个东西,才手指头那么大,有点像龙的样子,在水里盘旋,浑身红色,伸出头到水面,又马上低下头去。无畏又用刀搅着水,念了三次咒语,很快一缕白气从钵盂里往上冒,像炉子里的烟似的,直往上冲了几尺高。他让内侍捧着钵盂到讲堂外面,回头对高力士说:“快去吧!快去吧!晚了就该淋湿了!”高力士赶紧上马飞奔,回头一看,只见白气越来越粗,从讲堂飞出来,像一条白绸子挂在空中,转眼天上就乌云密布,狂风雷电交加,大雨倾盆而下。高力士跑到天津桥以南,风雨就跟着他的马蹄来了,路边的大树都被大风连根拔起。等高力士回宫复命,衣服帽子早就被大雨淋透了。

当时孟温礼做河南尹,正好在街道上巡查,也亲身遇上了这场大雨。现在洛阳京城天津桥边,有个荷泽寺,就是当年高力士去请人祈雨回宫,在这寺前遇到大雨,玄宗就在桥旁建了这座寺院,题名叫荷泽。

那会儿大臣百姓见玄宗亲信会奇术的人,又有个叫罗思远的进宫求见。罗思远会很多秘术,尤其擅长隐身术,能让人在对面都看不见他。玄宗亲眼见他作法,还真挺灵。玄宗特别高兴,想跟着学这隐身术,罗思远故意刁难。玄宗愿意拜罗思远为师,罗思远稍微教了点,就不肯把全部本事拿出来了。玄宗总想跟罗思远一起学,罗思远就用隐身术躲开,让皇帝找不着。玄宗自己练法术,总不能把身体完全藏起来,要么衣带露在外面,要么头巾角显出来,宫女们见了,都拍手大笑。玄宗心里挺不痛快,可也没办法。高力士出主意,多赐给他金银绸缎,罗思远却不当回事;又想用刀斧吓唬他,罗思远也毫不动摇。玄宗大怒,传旨让高力士用油裹住罗思远的身体,放在油榨下压死,把尸体埋在郊外。没过十天,就有四川官员回奏:“罗思远骑着驴在峨嵋山一带出没呢。”

这年冬天,玄宗皇帝巡幸四岳,车驾到了华山脚下,皇帝见岳神下山迎接拜见。他问身边的人,身边的人说没看见。高力士回奏:“山下有个女巫叫阿马婆,能看见鬼神。”玄宗就召来阿马婆让她看看。阿马婆回奏:“神在路的左边,红头发紫衣服,正迎接陛下呢!”

飞卢小说,飞要你好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