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5书阁 > 穿越小说 > 皇帝的情史有点上头 > 第九十五章 汉王调戏梅妃遭拒,玄宗重情护兄弟
换源:


       玄宗让梅妃给众王爷剖橙子,本是想显显亲近。王爷们见梅妃走过来,也都识趣地低着头、躬着身子,往旁边让了让。可轮到汉王时,这事儿就变味了——这汉王本就是个好色之徒,仗着自己是皇弟,玄宗又对兄弟格外容忍,平时在京城里就没少干坏事。府里的爪牙只要打听着哪家有美女,就强抢进府霸占,老百姓吃了亏也敢怒不敢言。

汉王早就听说梅妃是天姿国色,心里早就痒痒的,只恨没机会见着。如今借着赐宴总算见着了真人,那清秀妩媚的模样,看得他魂都快飞了,眼睛时不时就往梅妃那边瞟。这会儿梅妃亲自过来给他剖橙子,看着她纤细的手指剥着橙皮,一阵阵香气飘进鼻子,汉王更是心猿意马。可当着皇帝的面,他又不敢抬头多看,只能低着头、躬着身,眼睛却死死盯着梅妃的裙底。

正巧一阵风吹过,掀起了梅妃的裙角,露出一双尖尖的鞋头——鞋上嵌着明珠、绣着鲜花,精致得很。汉王本就专爱盯着女人的小脚看,这会儿被美色冲昏了头,心里琢磨着:“再不趁机下手,以后可没机会了!”

他壮着胆子,悄悄伸过靴尖,轻轻踩住了梅妃的鞋尖。可梅妃是何等贞洁的人,哪会把这汉王放在眼里?只见她脸色“唰”地变了,手里的橙子刚剥了一半,就扔在一边,转身向玄宗告退,由宫女扶着走下阁去。

玄宗喝酒向来得有梅妃陪着才尽兴,如今见梅妃走了半天不回来,心里直挂念,接连派高力士去宣召。梅妃正恼着汉王呢,就找借口说刚才鞋上的珍珠扣掉了,正在缝补,缝好就来。可直到宴席散了,梅妃也没再上阁。

玄宗实在惦记,亲自去梅妃宫里探望。梅妃提着裙子出来迎接,玄宗见她脸上还带着怒气,就问怎么了。梅妃一五一十地把汉王调戏自己的事说了出来,本以为玄宗听了会大怒,可没想到玄宗脸上一点怒色都没有,只是好言好语安慰了她一番。

玄宗还念叨着:“朕当太子的时候,先皇把我们兄弟五人的府邸建在庆隆坊,叫‘五王宅’,就围着皇宫。朕在东宫时,特意做了长枕大被,召兄弟们一起睡一张床,别提多亲近了。先皇还在宫西建了座‘花萼相辉楼’,宫南建了座‘勤政务本楼’,我们兄弟常在西楼说笑玩乐、写诗嬉戏。先皇在南楼一听见我们的笑声,就登上西楼,赏我们好多金银绸缎。还有朕和兄弟们在御花园里打球斗鸡、放鹰追狗,天天见面,多快活啊!如今朕住在深宫里,每次想起小时候的日子,都觉得再也回不去了!”说着,还忍不住连连叹气。

梅妃见玄宗这么看重兄弟情分,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了。要知道,在唐朝历史上,玄宗可是出了名的疼兄弟。《唐书》里都说:“天子友爱兄弟,自古以来都没这样的!”玄宗对兄弟的感情是打心底里的,就算有人说坏话,也动摇不了这份情。

开元十三年的时候,有几千只鹡鸰鸟飞到麟德殿前,院子里、台阶上到处都是,见了人也不害怕,叽叽喳喳叫了一整天都不走。当时左清道率府长史魏光乘还献上颂词,说这是天子友爱兄弟的吉兆。玄宗高兴坏了,自己也写了一篇颂文,让兄弟们传着看。

他还常跟兄弟们说:“以前魏文帝有句诗:‘西山一何高,高高殊无极!上有两仙童,不饮亦不食,赐我一丸药,光耀有五色!服之四五日,身体生羽翼!’可在朕看来,靠吃药求长生,哪比得上兄弟友爱,这才是天生的‘羽翼’啊!像陈思王曹植,才高到能治理国家,可魏文帝却不让他上朝,最后让他忧郁而死。曹魏的江山还没稳固,就被司马家夺走了,这难道是神药能解决的吗?虞舜多圣明啊,就算弟弟象傲慢无礼,他也包容,先和家族和睦相处,再治理百姓,几千年过去了,天下人还称颂他。这才是朕废寝忘食都要效仿的啊!”

平时玄宗翻到修仙的书籍,要是得了什么养生方子,也会抄下来给兄弟们,说:“今天得了这个方子,愿和兄弟们一起用,咱们都长命百岁,永远这么亲近!”那时候,寿春王李宪最得玄宗看重,每次寿春王过生日,玄宗必去他府上祝寿,兄弟俩还会睡一张床。平时赏赐就没断过,宫里御厨新做的吃食,或是各地送来的好酒好菜,玄宗都会分一份给寿春王尝尝。

每到年底,寿春王都会列一份“赏赐清单”,把皇帝这一年里赏给他的东西一一写下来,交给史官存档。每次写都要写几百张纸,可见玄宗对他的宠爱有多厚。

寿春王生病的时候,玄宗更是急得不行,派御医、送膳食、传药材的人,一路上就没断过。有个叫崇一的和尚,把寿春王的病治得稍微好了点,玄宗高兴坏了,立马赏他绯袍和银鱼符。可即便如此,寿春王的病最终还是没治好,撒手人寰了。玄宗当场就放声大哭,身边的人也都跟着掉眼泪,还下旨追封寿春王为“让皇帝”。

寿春王在世的时候,有一回陪玄宗去万岁楼赴宴,兄弟俩走小路过去。玄宗一眼看见个卫士把吃剩的酒菜扔到阴沟里,顿时火冒三丈,立马叫高力士把这卫士抓来,要打板子打死他。

寿春王在一旁不慌不忙地劝道:“从这种小路上偷看别人的私事,恐怕以后士兵们都没法安心服役了,还会损害皇帝的体面!况且一条人命,难道还比不上这点剩菜剩饭吗?”玄宗一听,立马醒悟过来,赶紧叫高力士住手,别杀卫士了。他感叹道:“兄长对我来说,真是能在危急时刻帮我纠错啊,我差点就误杀了一个卫士。”

还有件事,西凉州人特别喜欢音乐,当时新编了一首曲子叫《凉州》。玄宗召兄弟们到便殿一起听《凉州曲》,曲子听完,其他王爷都忙着磕头道贺,就寿春王没拜。玄宗纳闷地问:“兄长不喜欢这首曲子吗?”

寿春王回奏:“这曲子是好听,但臣听说,音乐一开始是宫调,然后过渡到商调,最后用角、徵、羽调完成,每一步都得扎根在宫商调上才行。可这《凉州曲》,宫调散了还缺徵调,商调乱了还带着暴戾的感觉!臣听说,宫调代表君主,商调代表臣子,宫调弱了说明君权变低,商调过强说明臣子越界。君权低就会被下属逼迫,臣子越界就会冒犯上级。这些细微的问题,会从声音里体现出来,通过歌曲传播,最后影响到国事。臣担心,将来要是有流亡的灾祸、叛乱的隐患,说不定就从这曲子里埋下了伏笔啊!”玄宗听了这番话,立马下令不再演奏《凉州曲》。

梅妃知道玄宗停奏了《凉州曲》,就自己编了首《惊鸿曲》,唱起来婉转动人。玄宗赏了她一支玉笛,每次在清风明月的夜晚,梅妃吹起玉笛,玄宗在一旁看着,都觉得飘飘欲仙。梅妃还编了惊鸿舞,舞步的快慢进退都跟着音乐节奏,玄宗看得连连赞叹,说梅妃什么都会,还叫她“梅精”。从此,后宫里那些嫉妒梅妃的妃嫔,都故意叫她这个绰号。

宫里流行斗茶的游戏,玄宗经常和梅妃斗茶,还总输。他就跟各位王爷开玩笑:“这梅精啊,又赢我了!”梅妃立马接话:“这不过是草木之间的小游戏,臣妾碰巧赢了万岁;要是说到治理天下、掌管朝政,万岁自有治国的本事,臣妾哪能跟万岁比高低呢?”玄宗见梅妃这么会说话,心里更疼她了。

后来,梅妃生了场大病,没法时常陪伴玄宗,偏偏这时候杨贵妃进了宫。一个是旧爱,一个是新欢,玄宗心里两边都放不下,还常把梅妃和杨贵妃叫到一起,好言好语劝她们学娥皇、女英,同心协力侍奉自己。

可梅妃有绝世才华,杨贵妃有倾国美貌,两人谁也不服谁。在宫里不但不肯和好,还故意绕着路走,不愿见对方一面。梅妃性格温柔和顺,杨贵妃却心思活络,见玄宗正宠着自己,就天天在枕边说梅妃的坏话。自古旧爱难敌新欢,梅妃身体又弱,没法时时伺候玄宗,皇帝对她的恩宠渐渐就淡了。

到最后,玄宗竟听了杨贵妃的话,把梅妃迁到了上阳东宫。从此,梅妃就像进了冷宫,再也得不到皇帝的宠爱了。

读书三件事:阅读,收藏,加打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