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5书阁 > 短篇小说 > 北宋包工头:召唤梁山好汉造巨城 > 第82章 兄弟的船,比圣旨还快!
换源:


       戴宗自梁山连夜奔返,三日未眠,冲进工地时脚底竟隐隐生烟,仿佛踏风而行。

他一头扎进灯火通明的工场中央,声音嘶哑却如惊雷炸响:“林使,粮船已过东平湖!五百石米,三十头猪,全是晁盖头领亲自点的!连杀猪都是他亲自动的刀!”

全场一静。

随即,千百双眼睛齐刷刷望向林川。

林川正站在夯土高台上,手中还握着一卷《运河地脉图》。

听到这话,他指尖一颤,图纸差点滑落。

他猛地抬头,目光如电射向戴宗:“你说……粮船?真的来了?”

“千真万确!”戴宗喘着粗气,额上青筋暴起,显然已到极限,“晁头领说——‘郓城在救人,我们不能只当贼!’这一船,是信物,也是誓约!七日内必抵码头!”

林川怔了片刻,忽然仰天大笑,笑声震得远处竹棚哗啦作响。

“好!好一个‘不能只当贼’!”他猛地挥手,声若洪钟,“传我号令——全城妇孺,即刻齐集码头!以十二面英灵旗列迎!旗到人到,礼不可废!”

众人哗然。

赵三娘正在绣坊清点布料,一听消息,手一抖,针扎进了指腹。

她却浑然不觉,只急声道:“快!拆了新布,赶制‘梁山粮’红布袋!每袋绣一人名——鲁智深、武松、戴宗……一个都不能少!这是分粮信物,也是认亲凭证!”

“认亲?”有妇人迟疑。

赵三娘眼眶微红,声音却斩钉截铁:“他们不是贼,是咱们的兄弟!娘们儿绣的不是布袋,是人心!”

消息如野火燎原,顷刻烧遍郓城。

街头巷尾奔走相告:“梁山不劫粮,反倒送粮来了?”

“听说是晁天王亲自督办,连猪都是杀好腌好的!”

“林使君守信用,梁山兄弟也讲义气!”

百姓们扶老携幼涌向码头,孩童举着纸糊的小旗,上书“林冲”“李逵”,老人拄拐喃喃:“活了六十岁,头回见强人送粮上门……这世道,总算还有信义二字。”

然而就在此时,码头石阶上传来铁靴踏地之声。

监工赵德全带着一队衙役,横刀拦路,脸上挂着冷笑:“都给我退下!无官府文书,私运粮米,按律当焚!”

人群一滞。

“你说什么?!”一名老农怒吼,“烧了?那是三千百姓的命!”

“朝廷律法,岂容尔等妇孺置喙?”赵德全冷眼扫过,“高太尉有令,梁山贼寇,寸粮不得入城!违者——同罪!”

百姓哗然,怒骂声四起。

林川此时缓步走来,一身粗布工袍,脚踏泥靴,却走得稳如磐石。

他站在赵德全面前,不怒不争,甚至笑了笑:“赵监工辛苦。你说要焚粮?可以。”

众人一惊。

赵德全眯眼:“你答应了?”

林川点头:“但得让我问一句——若这粮真是贼赃,你敢烧吗?”

“有何不敢?”

“好。”林川转身,抬手一招,“李铁嘴!”

李铁嘴早候在一旁,怀抱铜板,清了清嗓子,张口便是新编小调,声如裂帛:

“鲁提辖搬砖三万斤,

戴院长跑断八条腿,

林使君夜夜守河堤,

梁山兄弟送粮来——

官爷却要烧成灰!

烧的是米?是人心!

焚的是粮?是信义!

你一把火烧得尽,

烧不尽百姓眼里的泪,

烧不灭码头这千盏灯!”

歌声一起,四下寂静。

继而,掌声如雷,百姓齐声应和,有人哭喊:“不能烧!那是活命粮!”

赵德全脸色铁青,环顾四周,只见黑压压人头攒动,火把如龙,怒意滔天。

他额头冷汗直冒,猛地一挥手:“撤!此事……上报再议!”

衙役仓皇退去。

就在此时,江面雾散,一艘巨船破浪而来,船头红旗猎猎,上书一个大字——“晁”!

船靠岸,跳板未稳,一道赤发身影已如猛虎跃上岸,虬髯怒张,豹眼圆睁,正是赤发鬼刘唐!

他单膝跪地,抱拳高呼:“林使君!梁山刘唐,奉晁天王之命,送粮至郓城!”

林川急忙扶起,声音微颤:“刘兄……你们……真的来了。”

刘唐咧嘴一笑,露出森白牙齿:“天王说——你守约,我们便信你!这一船,是信物!往后,还有十船、百船!”

他从怀中取出一册粮簿,封面墨字苍劲:《梁山存粮人力册》。

翻开内页,各寨存粮、丁口、工匠、船数,一一列明,清晰如账房老吏手笔。

末页朱批三字,力透纸背——“随调可用”。

林川手指抚过那抹朱红,久久无言。

系统光幕悄然浮现:

【“义盟初成”成就达成】

【民心值 5000】

【解锁英灵共鸣·强化:可感知三位英灵执念动向】

【提示:有英灵即将因执念觉醒,羁绊可重塑】

他闭眼,耳边仿佛响起武松在景阳冈上的怒吼,鲁智深在五台山外的醉笑,戴宗踏破晨雾的脚步声……

睁开眼时,眸光已如寒星。

他望向码头尽头那面猎猎作响的“武松”旗,轻声道:“兄弟的船,比圣旨还快。”

风起,旗动。

仿佛有人,在远方,轻轻应了一声。

子时三刻,镇魂台孤悬城北,月光如霜,洒在石阶上泛出冷冽青光。

风忽止,万籁俱寂,唯有台中央那卷摊开的《梁山存粮人力册》在夜风中微微翻动,仿佛有无形之手在翻阅天机。

林川负手立于台心,眉宇间凝着一层沉沉的思虑。

他指尖轻点粮簿上“随调可用”四字,声音低却如铁铸:“梁山不是贼窝,是咱们的后援,更是这天下第一城的根基。”他抬头,目光穿透夜色,落在身旁两道巍然身影上——鲁智深虬髯如戟,双拳紧握;戴宗气息未稳,额角犹带汗珠,却是精神抖擞。

“我已决意启动‘运河连泊’工程。”林川一掌拍向铺展于地的《郓城水脉总图》,指尖划过梁山泊与城东漕渠的断裂处,“引梁山之水入城渠,旱可灌田,涝可分洪,更关键的是——粮船可直抵城心,不必再靠码头抢运。”

戴宗眼睛一亮,猛地挺身:“我可日行八百里,往返梁山与郓城,传令调度如风!只消一声令下,各寨人马皆可听调!”他语气激昂,仿佛脚下已生云烟,准备连夜奔行。

鲁智深哈哈大笑,一掌拍碎身旁石凳:“若要开渠挖山,洒家愿领五百弟兄,肩挑手刨,也要凿出一条通天水道!”他赤红双目扫过地图上那片需穿山越岭的险地,“便是那铁岭岗,老子也把它啃成平地!”

林川望着二人,心头滚烫。

这已不再是单纯的工程,而是一场以信义为基、民心为砖的逆天改命。

他正欲开口,忽觉脚下石台微微震颤,一股古老而磅礴的气息自地底涌出。

镇魂台骤然亮起幽蓝光芒,符文流转,如龙游走。

系统光幕在空中轰然展开:

【“信义之基”任务完成】

【基建点数 3000】

【解锁“协同召唤”功能:可同时召唤两位英灵现世,时限三日】

【警告:羁绊觉醒将引动天机反噬,慎选人选】

林川呼吸一滞。

三千点数,足以启动“运河连泊”首段工程;而“协同召唤”……更是前所未有之权能。

他闭目凝神,脑海中闪过一张张面孔——武松断臂持棍立于风雪中,史进刀不出鞘而气势逼人……

“就选他们。”他睁眼,眸中寒星乍现,“武松镇邪刚烈,史进侠义无双,此二人若至,不仅能助工,更能稳住民心。”

话音未落,虚空裂开两道金痕。

一道身影自光中踏出,独臂持棍,衣衫残破却脊梁如松——武松!

另一人身披豹皮,腰悬宝刀,眉宇间英气勃发——史进!

两人落地未语,目光如电锁向林川:“谁唤我等?为何现世?”

林川尚未答话,远处骤然传来急促蹄声!

戴宗再度疾驰而至,泥封加急文书紧攥手中,脸色前所未有的凝重。

“林使!梁山急报——”他喘息未定,声音却如惊雷炸夜,“朝廷密令已下,高俅联名蔡京,七日后发兵十万,围剿梁山!诏书暗藏‘格杀勿论’四字……此战若起,梁山兄弟,一个都活不了!”

读书三件事:阅读,收藏,加打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