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里的一砖一瓦,如今都成了案件的关键现场。
她知道,这一趟,避无可避。
伤心地。
听到这四个字,谢笙晓心头猛地一揪。
她的手指微微颤抖,指尖冰凉。
整个人僵在原地,久久无法回神。
“好……谢谢你,魏律师,我……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我的感激……”
话说到一半,哽咽得厉害。
她深吸一口气,努力压抑住翻涌的情绪。
然后缓缓地、郑重地站起身,对着魏暮晨深深地弯下腰,脊背绷得笔直。
“谢谢你,真的,太谢谢你了……谢谢你愿意接下这个案子,谢谢你没有放弃……”
魏暮晨见状,连忙抬手虚扶。
“谢小姐,别这样,真的不必如此。这是我身为执业律师应尽的职责,也是我当初接案时就立下的承诺。”
一时心软,他竟脱口而出。
“其实……你真正该谢的,不是我……”
话刚出口,他猛然惊觉,像被冷水浇头,立刻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,急忙闭上了嘴。
谢笙晓抬起头,睫毛微颤,泪珠滑落一滴在脸颊上。
她眼神困惑地望着魏暮晨,轻声问道:“啊?魏律师,你说什么?我没听清楚……你刚才说,我该谢的不是你?那是谁?”
魏暮晨心里咯噔一下,暗自责怪自己一时失言,情绪失控。
他迅速调整表情,强作镇定,心中却翻江倒海。
他清楚地记得,谢笙晓曾在第一次见面时就再三叮嘱。
不要让方淮牵扯进这件事。
而现在,自己竟差点说破真相,简直是险之又险。
他立刻补救,清了清嗓子,故作自然地笑了笑:“咳……我的意思是,感谢的话就不用多说了。现在不是道谢的时候,眼下最重要的是行动,是证据,是真相本身。”
他一边说,一边伸手拿起旁边那张写满问题的纸条。
“明天你要去探视你哥,对吧?这是你和他面对面交流的宝贵机会,千万不能错过。”
谢笙晓虽然仍觉得刚才那句话透着几分蹊跷。
“对,是明天下午两点,我已经申请好了探视许可,一定会准时到。”
“很好。”
魏暮晨将那张纸条递到她手中。
“这几个问题,你一定要想办法问清楚你哥。让他尽量回忆案发当天的情形,时间、地点、人物、对话、情绪变化……所有的一切,都尽可能详细地描述出来。等我们拿到正式的调查许可后,这些都将是我们重建事实的重要依据。”
“好!”
谢笙晓双手接过纸条。
她紧紧攥着那张薄薄的纸。
“我一定问明白!每一个问题,我都会记下来,反复确认,绝不遗漏任何一点线索!”
魏暮晨也不由得松了一口气,紧绷的神经终于得以稍稍放松。
他心中升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。
他低头拍了拍自己打着石膏的右腿,半开玩笑地说:“谢小姐,回去等消息就行。这案子我既然接了,就一定会查到底,不查个水落石出,我这条腿可不能白摔这一跤!”
谢笙晓连连点头,眼中含泪带笑,又说了一大堆感激的话语。
直到确认再无遗漏,她才依依不舍地起身,向门口走去。
走出魏暮晨的病房,走廊的灯光洒在她脸上。
风从窗缝吹进来,拂过她的发梢。
哥哥的案子,终于有转机了!
她沿着那条再熟悉不过的小路,缓缓朝着巧巧所在的医院走去。
路边的路灯一盏接一盏地亮起。
昏黄的光线温柔地洒落在人行道上。
当她路过一个熟悉的街角时。
忽然,一阵甜丝丝的香气随风飘了过来。
那味道如此熟悉,带着奶油的醇香和果酱的微酸。
她不自觉地停下脚步,目光被街边一家小甜品店牢牢吸引住了。
店名还是原来的样子。
谢笙晓的心头猛地一颤。
六年前的画面,毫无预兆地涌上心头。
那时的她,是谢家最受宠的小公主,被父母捧在掌心。
她可以任性地闹脾气,也可以随心所欲地撒娇。
因为总有一个人,会无条件地迁就她。
这家店的招牌甜点,是她最爱的口味。
可老板有个固执的规定。
只做现烤现卖,从不接受外送订单,也不支持电话预订。
想要吃上一份,就必须亲自来排队,等上十几甚至半个小时。
她那时哪里受得了这种委屈?
怎么可能放下身段,站在陌生人中间,像普通人一样排队等待?
她可是谢家的千金,从小到大,想要什么,只要张口,就会有人立刻送到她面前。
于是,保镖方淮就成了她一个人的“专属跑腿”。
他总是一声不吭地接过她的要求。
只要她一个电话打过去,说“想吃慕斯了”。
他就会立刻起身,换上干净的外套,直奔这家店。
他从不说累,也从不抱怨,只是默默站进长长的队伍里,低着头,耐心地等上几十分钟,只为给她带回那一小盒甜点。
后来,他们真的在一起了。
不是轰轰烈烈的爱情,而是一点一滴积累的依赖。
他依旧不善言辞,却总能用最笨拙的方式,让她感受到被在乎。
每次她生气或难过得不肯说话时,他都会偷偷去店里买一份“慕斯”。
然后,笨手笨脚地把那精致的小盒子递到她面前。
他轻声说:“别生气了,我的小公主。吃点甜的,心情就会好了。”
可谢家垮了之后,一切都变了。
父亲投资失败,公司破产,家族背负了天价债务。
一夜之间,她从万人瞩目的千金小姐,变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“负翁之女”。
那些曾经围在她身边的朋友、追求者,全都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而她,连最基本的生活都难以维持。
别说买蛋糕,就连最普通的面包,她都得掰成两半,算着天数吃。
直到今天。
哥哥的案子突然有了新进展!
她心里猛地一热。
她甚至来不及细想,双腿已经不由自主地迈开了。
她站在门外,望着那扇熟悉的玻璃门,呼吸都变得轻缓了。
排了好久的队,终于买到那份“慕斯”。
队伍从店门口一路蜿蜒到巷口。
大多是年轻的情侣或是结伴而行的朋友。
她站在人群之中,却像是与周遭格格不入的影子。
但她并不在意,目光始终盯着那扇玻璃门后的操作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