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5书阁 > 都市小说 > 年代:我靠道法被国家征用了 > 第六十三章 查贪污
换源:


       戴华静静看着他。

他没有催促,也没有胜利者的炫耀。他的耐心像一口深不见底的井,让王浩德的所有侥幸和挣扎都沉溺其中,无声无息。

时间,一分一秒地流逝。

墙上的挂钟,秒针每一次跳动,都像一记重锤,砸在王浩德已经麻木的神经上。

终于,戴华动了。

他从随身的公文包里,取出一叠崭新的稿纸,和一支拧开了笔帽的钢笔。

动作不疾不徐。

纸张被整齐地码放在桌面上,白得刺眼。那支黑色的钢笔,静静躺在纸旁,笔尖的金属光泽像是一点寒星。

戴华将纸笔,缓缓推到王浩德面前。

“哗啦!”

纸张摩擦桌面的声音,在这死寂的审讯室里,显得异常清晰。

王浩德眼皮微动,视线僵硬地落在面前的纸笔上。那支笔,在他眼中,比一把上了膛的手枪还要可怕。

“写吧。”

戴华开口,声音不大,却清晰地钻进王浩德的耳朵。

“从宏发建材开始。”

“除了你自己,拿了好处的,帮你平事的,有一个算一个,都写下来。”

戴华的语气没有起伏,像是在念一份既定的清单。

“南郊那块地,那个姓李的港商,到底是什么来路。谁帮你搭的桥,谁替他办的手续,怎么联系,也写清楚。”

他停顿了一下,身体微微前倾,目光落在王浩德那张毫无血色的脸上。

“你是个聪明人,应该明白,事情到了这一步,坦白是你唯一的出路。”

他的声音压得更低,带着一种不容置喙的命令。

“想想你的家人。有些事,你自己扛,和把他们一起拖下水,是两个概念。”

这句话,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
王浩德浑浊的眼球里,终于有了一丝波动。那是极度的恐惧,也是最后的清醒。

他明白,戴华不是在吓唬他。

这个能洞穿他所有秘密的年轻人,绝对有能力让他家破人亡,让他所有在乎的东西都化为飞灰。

反抗?

拿什么反抗?

他最隐秘的底牌,已经被对方轻描淡写地掀开,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。

王浩德的手,开始剧烈地颤抖。

他抬起手,那只手仿佛有千斤重。他尝试了几次,才终于握住了那支冰冷的钢笔。

笔尖落在白纸上的那一刻,他全身的力气仿佛都被抽空了。

第一个字,写得歪歪扭扭,墨水在纸上晕开一团,像一滴黑色的眼泪。

然后,是第二个,第三个……

笔尖划过纸张的“沙沙”声,成了房间里唯一的声音。那声音,像是蚕食桑叶,也像是在啃噬一个人的生命。

戴华看着他开始书写,便不再多看一眼。

他站起身,整理了一下衣领,转身走向门口。

他的任务,已经完成了。

剩下的,只是收尾。

审讯室的门“咔哒”一声从里面打开。

守在门外的钱秘书和专案组负责人刘局,几乎是同时弹了起来,目光灼灼地望向门口。

走廊里的光线有些昏暗,戴华的身影被从门缝里透出的光拉得很长。

他脸上的表情很平静,看不出喜怒。

钱秘书心里“咯噔”一下,一颗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,紧张地搓着手,嘴唇动了动,却没敢第一时间开口。

还是刘局更沉得住气,他往前迈了一步,声音压得很低:“小戴,情况怎么样?”

戴华轻轻将门带上,隔绝了里面那让人窒息的氛围。

他抬眼看向两人,只说了三个字。

“在写了。”

轰!

这三个字,比刚才屋里的惊雷,对钱秘书和刘局的冲击力还要大。

钱秘书几乎要跳起来,脸上的紧张和焦虑瞬间被巨大的狂喜所取代。“写……写了?他全招了?”

刘局也长长舒了一口气,紧握的双拳不自觉地松开,后背靠在墙上,才发觉自己背后已经全是冷汗。

这个王浩德,是出了名的硬骨头。

他们专案组轮番上阵,磨了快一个星期,连宏发建材的账目问题他都咬得死死的,没想到戴华进去才多久?

两个小时都不到!

刘局看着戴华的眼神,已经完全变了。

如果说之前是欣赏和期待,现在,则是敬畏。

这个年轻人,手段太可怕了。

“写到哪儿了?南郊那块地,他认了吗?”刘局追问,这才是核心。

“都会写的。”戴华的回答很笃定。

他从口袋里摸出一包烟,递给刘局一根,又递给钱秘书。钱秘书受宠若惊,连忙摆手说不会。

戴华自己点上一根,吸了一口,缓缓吐出烟雾。

烟雾缭绕中,他的脸庞显得有些模糊,眼神却异常清亮。

“刘局,现在可以安排下一步了。”

他的声音让现场的气氛重新变得严肃起来。

“王浩德会写出所有涉案人员的名单,主要是宏发建材案里,帮他做假账、走流程的几个关键人物。名单一出来,抓捕组就可以立刻行动,人要控制住,不能让他们有串供或者销毁证据的机会。”

刘局重重点头,神情凝重:“明白!我马上去安排!”

“还有。”戴华看向钱秘书,“钱秘书,你安排两个绝对可靠的同志,一个小时后进去取第一批口供。记住,只取东西,不要打扰他,让他继续写。什么时候写完,什么时候收队。”

“好,好,我马上去办!”钱秘书连声应道。

戴华吸了最后一口烟,将烟头在脚下踩灭。

他抬起头,目光仿佛能穿透墙壁,看到里面那个正在书写罪状的身影。

“最重要的,是那个港商。”

他的声音冷了下来。

“王浩德会交代出和他直接联系的中间人。这个人,才是打开南郊地块案的关键。刘局,你得亲自带人去布控,务必把这个人给我毫发无损地拿下。活的,比死的有用。”

刘局心头一凛。

他听出了戴华话里的分量。

这个案子,恐怕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复杂。王浩德,或许只是冰山一角。

“你放心。”刘局拍着胸脯保证,“就算他钻到地缝里,我也把他给你刨出来!”

说完,他便急匆匆地转身,大步流星地去调兵遣将了。

钱秘书也领了任务,小跑着去找人。

刚才还焦灼压抑的走廊,瞬间变得空旷起来。

只剩下戴华一个人,静静地站在那扇紧闭的门前。

他没有离开,也没有再去看里面。

他只是靠在墙上,重新点了一支烟。

这一次,他没有急着抽,只是夹在指间,看着烟头的火星明明灭灭。

他的脑子里,没有半分大功告成的喜悦。

反而,有一种近乎冷酷的平静。

王浩德为什么会崩溃?

因为那根藏在祖宅房梁上的金条。

这件事,是绝对的秘密。没有卷宗,没有证人,是他王浩德一个人的秘密。

所以当戴华说出那个地点时,王浩德感受到的不是审讯,而是神罚。

他面对的,不是一个办案人员,而是一个仿佛能窥探灵魂的“鬼神”。

可这个世界上,哪有什么鬼神。

戴华缓缓吐出一口烟圈。

这就是他最大的底牌。

一个占卜的“全知视角”。

他不需要证据,不需要逻辑,他只需要在最关键的时刻,抛出一个对方无论如何也想不通的“神谕”,就能精准地击溃任何顽固对手的心理防线。

这是一种降维打击。

对王浩德是,对未来将要面对的那些人,同样也是。

走廊尽头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,是刘局带着两个精干的便衣回来了。

他们没有说话,只是对戴华重重点了点头,眼神里充满了信任和期待。

戴华掐灭了烟头,直起身。

“走吧。”

他轻声说。

“去会会那个‘港商’的联络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