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5书阁 > 都市小说 > 年代:我靠道法被国家征用了 > 第六十五章 渔场抓捕
换源:


       时间悄然流逝。

张鹏突然起身,顾不上踢倒一旁的水桶,将用作伪装的鱼竿奋力抛向一旁,转身就向着侧面的土路狂奔而去。

这条土路早在勘察时就被刘局特别注意过。

它并非通向主干道,而是直接延伸进旁边那片茂密的树林。林内根本没有道路,一旦被其潜入,就很难寻觅。这是他预留的逃生路线。

“行动!”刘局从齿缝间挤出两个字的命令,声音不大却极具穿透力。

指令通过衣领内隐藏的对讲机瞬间传达到整个包围圈。几乎在同一时间,伪装成垂钓者的队员们抛下渔具,潜伏在暗处的人员也同时现身。数道强光手电的光束划破黑暗,牢牢锁定在张鹏身上。

人影从四面八方涌现,堵死了所有去路。

张鹏猛地停住脚步,脸色在强光下显得惨白。他看清了围拢上来的人群,眼神从最初的惊慌转变为绝望的凶狠。他发出一声怒吼,右手迅疾地探向腰间。

“注意,嫌疑人带着刀!”小王高声警示。

一道寒光闪过,一柄锋利的匕首已然握在张鹏手中。他疯狂地挥舞着刀具,企图逼退逼近的警员,杀出一条生路。

但刘局的动作更为迅捷。在张鹏拔刀的瞬间,刘局已经从土坡上一跃而下。他没有循常规路径,仅仅两三步就冲到了张鹏的侧翼。

张鹏只觉一阵劲风袭来,还未来得及转身,一只穿着厚重皮鞋的脚已经精准地踹在他的手腕上。

“哐当!”匕首应声飞出,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,最终插入不远处的泥地中。

剧痛让张鹏发出一声惨叫,身体失去平衡。下一刻,刘局已经压制上来。一记凶狠的膝击顶在他的后腰,张鹏面朝下重重摔在泥地上。

刘局的膝盖死死抵住他的后背,宽厚的手掌抓住他的胳膊向后反拧。“咔嚓。”冰冷的手铐锁住了他的手腕。

整个制伏过程干净利落。

“全部给我铐扎实了!”刘局喘着粗气从地上起身,拍去手上的泥土。

两名队员立即上前,将张鹏从地上拖起,牢牢控制住。张鹏的脸被按在泥地中,口中满是草根和泥土。他不再挣扎,只有胸口还在剧烈起伏。

“搜查!”刘局厉声下令。

一名队员上前,熟练地在他身上搜查。很快,从他腰间掏出一个用油布层层包裹的硬物。包裹不大,但入手沉甸甸的。

队员撕开油腻的布层,当最后一层揭开时,在手电光束的聚焦下,一抹刺目的金黄闪现出来。是金条,一共五根,上面还刻着细小的编号。

刘局扫了一眼,眼神冷峻。他转头望向不远处,张鹏刚才丢弃鱼竿的那片水域。“那里,进行打捞。”他指示道。

几名队员立即找来长杆和带钩的绳索,开始在漆黑的水中摸索打捞。水深不大,但底部积着厚厚的淤泥。

时间一分一秒过去,张鹏被两名队员架着,望着那片水面,脸上最后一丝血色也褪尽了。

“有发现!”

一名负责打捞的队员突然喊道。众人合力向上拉扯,一个黑乎乎的物体被拖出水面。那是一个用厚帆布和塑料布紧密包裹的方正包裹。

包裹被送到刘局面前。他蹲下身,用匕首划开外面湿透的帆布。里面是一层又一层的塑料布,用防水胶带严密缠绕。当最后一层塑料被划开时,金灿灿的光芒再次映亮了每个人的眼睛。整齐码放着二十根金条。

刘局站起身,用匕首尖端轻触其中一根金条。金条发出沉闷的碰撞声。

至此,整个案情清晰起来。王浩德的口供,赵启明的图谋,港商的资金,还有这笔预备支付给港商的“回扣”,所有线索串联成一条完整的犯罪链条。

港商出资拿下纺织厂,再经由赵启明操作,通过设备折旧,技术入股等手段,将这个国营大厂逐步蚕食,最终变为私产。一个空手套白狼的计划。

然而人算不如天算。赵启明被直接带去京城。张鹏作为关键人物,卷走了最后一笔资金准备潜逃,而那位港商,也想在全面崩盘前收回自己的本金。

若不是提前撬开了王浩德的嘴,这位港商恐怕早已消失在人海之中。

……

市局办公室内。桌上,二十五根金条整齐排列。刘局已经汇报完了抓捕经过和证物情况。

“情况就是这样。”

杜兆国将烟头摁灭在烟灰缸中。他的目光转向屋内的戴华。

戴华靠在窗边。

“香港那边,现在关系微妙。”杜兆国的声音压得很低,“我们不能大张旗鼓地抓人。一旦动静过大,就会变成外交问题。必须秘密进行,人赃俱获,然后将事情压下来。”

他说着,又点燃一支烟,深深吸了一口。

戴华转过身来,目光落在金条上,“秘密抓捕不难,难的是不打草惊蛇。港商在奉城有不少眼线,我们稍有不慎,他就可能闻风而逃。”

刘局接过话头:“我已经派人监控了他常去的所有地点,包括酒店和码头。但他极为谨慎,最近很少外出。”

杜兆国点头:“不能等待。赵启明在京城,消息传播得快,一旦港商得知赵启明已经失势,定会立即潜逃。我们必须在他反应过来前采取行动。”

戴华走到桌前,拿起一根金条,“这些金条是关键。港商要的是钱,只要他还没拿回全部本金,就不会轻易离开。张鹏手中的二十五根,只是一部分,更多的应该在港商自己手里。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设局。”

刘局眼中一亮:“假借张鹏要将剩余金条交给港商,引他出来?”

戴华放下金条,点了点头:“张鹏现在在我们手中,只要让港商相信张鹏没有暴露,还能送钱过去,他一定会现身。届时设下埋伏,一举擒获。”

杜兆国沉思片刻,“就这么办。刘局,你负责安排人手,选个隐蔽的交易地点,最好是码头附近的仓库,那里人少,便于埋伏。戴华,你负责与张鹏沟通,让他配合。务必演得逼真,不能露出破绽。”

刘局站起身:“明白。我立刻去安排。”戴华也点头:“张鹏那边交给我处理。他已经没有退路了,只要给他一点希望,他会配合的。”

杜兆国注视着两人,“此事只许成功,不许失败。一旦出现差错,不仅抓不到港商,还可能引发更大的麻烦。你们务必小心。”

两人应声领命,转身离去。办公室里只剩下杜兆国一人,他注视着桌上的金条,又拿起一根在手中掂量。金条很沉。他不禁想起奉城纺织厂那些下岗职工的面容,心中沉闷。

“赵启明,港商……”他低声念着这两个名字,“不管你们背后有什么靠山,这次都别想逃脱。”

他将金条放回桌上,拿起电话,拨通一个号码:“京城那边,赵启明有什么新消息?……好,有任何动向立即向我报告。另外,帮我查一下那个港商在香港的背景,越详细越好。”

杜兆国靠在椅背上,闭上双眼,脑海中闪过抓捕计划的每一个细节。

港商狡猾,眼线众多,稍有不慎就会全盘皆输。但一想到那些被坑害的工人,他就感到肩上的担子更加沉重。

“必须抓住他。”

“不仅要追回赃款,还要让他们付出代价。”

回到桌前,杜兆国拿起笔,在纸上写下抓捕计划的要点:确认仓库位置、安排人员埋伏、与张鹏的对接细节、监控港商动向……每一条都写得极为细致。写完后,他将纸张折好收入抽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