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5书阁 > 现言小说 > 五个皇兄团宠我,太子爹他慌了 > 第32章:《秋狝无鹿记》
换源:


       秋狝围场的晨雾像揉碎的棉絮,缠在枯黄的草叶间不肯散去,连阳光都得费劲儿才能透过雾霭,在地面洒下斑驳的光点。皇家鹿苑的木栅栏上,老二澹台战正蹲在最粗的横木上啃烤鹿腿,十月的晨露打湿了他脚上的鹿皮靴,靴尖蹭过木板时,留下几个湿漉漉的小脚印,还沾着两根干草。

小少年今日穿了身利落的褐色短打,领口袖口都缝着耐磨的兽皮,腰间别着把梨花木弹弓,弹囊里还装着几颗磨得光滑的石子,活像个常年上山打猎的小猎户。他手里的鹿腿烤得油光锃亮,外皮焦脆得能听见“咔嚓”的轻响,肉汁顺着骨缝往下滴,正好落在下方“御用神鹿”白霄的背上。

白霄是御赐的祥瑞,通体雪白的皮毛像上好的羊脂玉,连犄角都泛着温润的光泽,角尖还挂着两串鎏金小铃,走路时叮当作响。此刻被热油滴得难受,它焦躁地刨着蹄子,雪白的尾巴甩来甩去,却不敢真的冲撞栅栏上的小主子,只能委屈地低鸣两声。

“啧,不愧是贡品鹿,这肉就是比山下猎户打的香!”澹台战抹了把油乎乎的嘴,指尖蹭得脸颊亮晶晶的,又咬下一大口肉,嚼得满脸满足。他顺手把啃得只剩骨头的鹿腿骨塞进腰间的布袋子里,袋子里已经装了好几根骨头,晃起来沙沙作响。“可惜白霄太瘦了,身上没几两肉,不然够我和兄弟们吃三天的......”

说着,他从怀里摸出一小块朱砂,用沾着油脂的手指蘸了蘸,在白霄毛茸茸的屁股上画了个大大的“危”字。朱砂混着烤肉的油脂,在雪白的皮毛上格外刺眼,白霄像是知道自己被“恶作剧”,甩着尾巴后退了两步,犄角上的金铃叮当作响,像是在抗议。

就在这时,栅栏外突然传来礼官尖锐的高呼,那声音因为激动而拔得极高,差点刺破晨雾:“吉时到——请太子殿下开弓射祥瑞!”话音刚落,惊得林间的麻雀扑棱棱飞起一片,翅膀拍打的声音在安静的围场里格外清晰。

沉重的栅栏门“吱呀呀”地被推开,门轴转动的声音带着岁月的沧桑。在文武百官和番邦使臣的注视下,太子澹台烬身着银白色猎装,腰间系着明黄腰带,手中挽着一把鎏金弓,缓步走进鹿苑。可刚迈过门槛,他就僵在了原地——

本该站着祥瑞白霄的鹿苑里,此刻空空如也,只剩下满地雪白的鹿毛,还有一个啃得干干净净的鹿骨架,骨头上还沾着点没撕干净的肉丝。

谁也不知道,白霄早就被老五澹台乐偷偷牵走了。小团子揣着偷拿的银钥匙,趁黎明前的雾最浓时溜进鹿苑,用红绳系住白霄犄角上的金铃,牵着这头温顺的神鹿去了西市。此刻的白霄正蹲在糖画摊前,被一群小孩围着,老五每晃一下红绳,金铃叮当作响,就从糖画师傅手里换一块麦芽糖,吃得嘴角沾着糖渣,乐得见牙不见眼。

“鹿、鹿呢?!”礼官的声音抖得像秋风中的落叶,他今日特意穿了身崭新的孔雀蓝礼服,腰间系着玉带,连乌纱帽都擦得锃亮,此刻却吓得脸色惨白,乌纱帽歪到了一边,露出底下稀疏的白发,手忙脚乱地想去扶,却差点把帽子掀掉。

观礼台上,瑞王澹台靖正笑着捋须,他今日穿了身绛紫色猎装,衣摆处绣着暗纹祥云,腰间玉带上缀着的鸽血红宝石在晨光中泛着诡异的血光,像是吸了血似的。“太子殿下莫不是......把这祥瑞给‘祥没’了?”老王爷故意拖长了音调,语气里满是调侃,引得台下的番邦使臣们窃窃私语。

有个突厥使者掏出个小本本,用炭笔飞快地记录着什么,边写边朝身边的人挤眉弄眼,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——显然,天家的笑话,是他们回去后最好的谈资。

就在场面即将失控时,老三澹台墨突然捧着一本厚厚的《周礼》冲进场内。小少年今日穿了身雪白儒衫,领口系着青色绦带,看起来文质彬彬,可腰间却别着把鎏金戒尺,戒尺上还刻着“劝学”二字,活像个走错片场的小夫子。

“《春官・大宗伯》有云‘鹿遁乃天赐福兆,主天下太平’!”他哗啦啦地翻着书页,手指点在某一页上,指着上面歪歪扭扭的批注,大声道:“此乃天佑我大周,不忍见祥瑞受戮,特意让白霄遁走,是吉兆啊!”

众人凑过去一看,只见书页边角还画着个吐舌头的小人,圆脸蛋、翘鼻子,活脱脱就是老五澹台乐的翻版,显然是这小团子之前看书时随手画的,此刻倒成了“佐证”。

澹台墨的话音未落,老二澹台战突然从旁边的榆树上跳下来,怀里抱着个插满箭矢的草靶子,草靶子上还挂着几片干枯的树叶。“殿下别慌!”小少年把靶子往地上一杵,震得几支箭“叮叮当当”掉下来,滚了一圈才停下,“我试过了,射这个比射真鹿好玩多了,还能练准头!”

说着,他还伸手拨了拨草靶子,没想到草靶子突然旋转着散开,里面噼里啪啦掉出一本蓝色封皮的账册。账册摔在地上,自动翻开了一页,赫然是瑞王府偷换贡品鹿的记录!

只见上面用小楷写着:“景和八年九月初八,以病鹿充御赐祥瑞白霄,差价纹银五千两,购突厥弯刀三百柄,藏于西郊破庙。”最绝的是页脚还画着个小猪头,旁边用朱砂标注了一行小字:“瑞王分七成,余下三成归管事。”

这下,观礼台上的瑞王再也笑不出来了,脸色瞬间沉了下来,眼底闪过一丝狠厉。

混乱中,老大澹台玄趁机溜进了鹿苑的库房。他穿着一身玄色劲装,布料紧身利落,在阴影中几乎隐形,只有腰间短剑的银柄偶尔反射出一道冷光,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。

库房里弥漫着淡淡的樟木香气,本该存放鹿茸、鹿鞭等贡品的樟木箱子整齐地摆放在货架上。澹台玄走到最里面的箱子前,箱子锁着,他用随身携带的细铁丝轻轻一拨,锁就开了。

掀开盖子的瞬间,他瞳孔微缩——里面根本没有鹿茸,而是塞满了淬毒的突厥箭镞!箭镞闪着幽蓝的光泽,显然是涂了剧毒,稍微一碰就可能丧命。更让他心惊的是,某个箭簇上刻着小小的南宫朱雀纹,这个标记他再熟悉不过,正是老四澹台药药瓶上的标记!

老四自幼体弱,母后生前特意为他请了南宫家的医女调理身体,他的药瓶上都刻着这个纹路,怎么会出现在突厥箭镞上?

更诡异的是,箭羽处缠着的红绳,打结方式竟与云懵懵发髻上的系法如出一辙。云懵懵是上个月入宫的秀女,因为性情温婉,常来东宫陪伴太子,几个小皇子也与她相熟,此刻她的名字突然与剧毒箭镞联系起来,让澹台玄的后背泛起一阵寒意。

“原来如此......”老大喃喃道,指尖轻轻摩挲着冰凉的箭簇,“秋狝刺杀的计划,早就开始布置了......”话未说完,他突然感到背后一阵恶寒——库房的门被人无声地关上了,还上了锁!

紧接着,火光骤然亮起。库房两侧的阴影中,窜出十几个黑衣死士,他们都举着火把,火把的光芒照亮了为首那人脸上的刀疤。刀疤脸狞笑着亮出腰间的弯刀,刀刃在火光下泛着冷光:“小崽子,王爷早就知道你会来这里,等你多时了!”

话音未落,他挥刀朝澹台玄砍来,刀光如雪,直取咽喉!

澹台玄慌忙中抓起身边的鹿茸箱格挡,只听“咔嚓”一声脆响,樟木箱子被弯刀劈成两半,里面的箭镞散落一地。

就在这时,箱底的夹层突然破裂,一张泛黄的血书飘了出来。那纸页薄如蝉翼,在刀风中飘摇,却奇迹般地避开了所有刀锋,最终轻轻落在澹台玄的掌心。

血书上的字迹娟秀中带着锋芒,写着:“烬儿,若见白霄现世,速离围场,往东逃——母后绝笔”。澹台玄仔细一看,这字迹的墨色浓淡、笔画转折,都与太子珍藏的那封母后家书一模一样,绝不会有错!

当夜,东宫的烛火彻夜通明。太子澹台烬坐在案前,对着那封血书沉默不语,指尖反复摩挲着案上的玉玺——这枚玉玺缺了个角,据说是先皇传位时不小心摔的,此刻缺角处还残留着一点暗红的血珠,不知是谁的血。

烛泪在青铜烛台上堆积成小山,火光将他的侧影投在墙上,拉得很长很长,显得格外孤寂。

“白霄......”他突然抬眼,声音沙哑得像是许久未说话,显然是压抑了太多情绪,“你们见到的白霄,可是角系银铃,额间有月牙形黑斑的那头?”

围在案前的五个小皇子齐刷刷点头。老五澹台乐从荷包里掏出个银铃,轻轻晃了晃,“叮铃叮铃”的声响在寂静的殿内格外刺耳——这正是他从白霄角上解下来的那枚,上面还沾着几根雪白的鹿毛。

太子深吸一口气,拿起玉玺,缺角处的血珠在烛光下泛着诡异的红光。“那是母后的陪嫁鹿。”他缓缓道,“二十年前,母后‘病逝’的那夜,白霄也同时从宫中失踪,所有人都以为它跑丢了,没想到......”

说着,他从案下的暗格中取出半块玉佩,玉佩是暖白色的羊脂玉,上面刻着鹿纹,断口处还残留着陈旧的痕迹。他将玉佩放在银铃内侧,只见断口处正好与银铃内侧的凹槽严丝合缝,像是原本就是一体的。

烛火“啪”地爆了个灯花,火星溅起,落在案上的宣纸上,烧出一个小黑点。老五澹台乐突然指着窗外,声音带着惊讶:“太子哥哥快看!”

众人朝窗外望去,只见月光如水,静静倾泻在庭院里,将梧桐树叶照得透亮。云懵懵抱着一个襁褓中的婴孩站在梧桐树下,素白的衣裙在夜风中轻轻飘动,裙摆扫过地面的落叶,发出沙沙的声响。

那婴孩看起来只有几个月大,手里拿着一个小巧的拨浪鼓,正咯咯地笑着摇晃。令人震惊的是,拨浪鼓上竟刻着与白霄角铃一模一样的纹路,连铃铛的形状都分毫不差!

更诡异的是,当拨浪鼓的鼓声响起时,太子手中玉玺缺角的血珠突然发出幽淡的红光,像是被唤醒了一般。

紧接着,地面渐渐浮现出荧光色的鹿蹄印,那光芒柔和得像萤火虫的光,却带着某种神秘的力量,在青石板上蜿蜒前行,一路指向宫墙外南宫旧宅的方向。每个蹄印中都嵌着一粒细小的血珠,血珠的颜色与太子玉玺缺角里的那颗同源同质,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晕。

“母后......”太子突然起身,月白常服的下摆带起一阵风,吹得烛火摇曳不定,“您到底给我留了多少谜题?二十年前的‘病逝’,白霄的失踪,南宫家的牵连......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?”

烛光摇曳中,五个小脑袋凑在一起,叽叽喳喳地讨论着。老大澹台玄从怀里掏出库房里找到的箭簇,老四澹台药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巧的瓷瓶,倒出一点白色药粉撒在箭簇上。

很快,箭簇上显出几行淡红色的小字:“七月初七,南宫地窖,取凤印。”字迹遇热后颜色逐渐变深,最终定格成与血书相同的朱砂红,显然是用特殊的药水写上去的。

“明天就是七月初七了。”老二澹台战把扫帚横在胸前,像是在模仿大人的模样,声音却轻得几乎听不见,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——他知道,这场关于母后的秘密,即将揭开真相。

老三澹台墨突然翻开随身携带的《周律》,手指点在某一页上,认真道:“《刑律・谋逆篇》有云,凡谋害储君、意图颠覆社稷者,诛九族。”他话没说完,老五澹台乐已经掏出了个小巧的算盘,噼里啪啦地打了起来,小脸上满是严肃:“按律计算,瑞王叔公的九族包括......”

就在这时,窗外突然传来极轻的脚步声,那声音很轻,像是有人踩着棉花走路,若不是殿内太过安静,根本听不见。

五个娃娃齐刷刷转头,只见月光下,一个披着星尘斗篷的身影正站在庭院中央。斗篷的材质很特别,在月光下泛着细碎的银光,像是撒了一把星星。那人每走一步,腰间的银铃就发出清脆的声响,铃声与白霄角上的铃铛、与婴孩手中的拨浪鼓、甚至与太子玉佩的断口,都产生着奇妙的共鸣,仿佛它们本就是一套。

当那人缓缓抬头时,月光照亮了她的面容——柳叶眉、杏核眼,鼻梁挺直,嘴角微微上扬,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眼角那颗泪痣,红得刺目,与太子澹台烬眼角的泪痣分毫不差。

她缓缓抬起手,掌心躺着半块人皮面具,面具的材质柔软,上面的泪痣位置,与太子脸上的那颗完全重合。“我的孩儿们,”她的声音轻柔却带着力量,在夜风中缓缓散开,“二十年了,母后终于等到这一天了......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