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5书阁 > 历史小说 > 穿越到明朝当皇后 > 第19章:疫口拔牙
换源:


       德清庵,被悄然封锁了。

对外宣称,是庵堂年久失修,需闭门加固。

可庵内的气氛,却在无声诉说着另一个另外的真相。

黄昏时分,血色的残阳染红了天际。

刘太医被芸香领着,脚步匆匆地踏入了德清庵。

刘太医的一双眼睛却闪烁着岁月都无法磨灭的清亮。

可当他踏入庵堂的瞬间,那股混杂着草药、污秽、腐败的诡异气味,猛地扼住了他的喉咙。

他的脸色,唰地一下就白了。

糟了!

事情比他能想象到的任何一种情况,都要严重百倍!

大殿被临时辟为病房,十几具“活尸”般的病患躺在草席上,面色灰败,气息奄奄,只有胸口微弱的起伏,证明她们还活着。

间或响起的呻吟,微弱得像是从地狱深处传来的。

“娘娘的懿旨,下官已经明白。”

刘太医没有多问一句废话。

在宫里活到他这个年纪,早就明白了一个道理——知道得越少,活得越久。

他只是一个医者。

救死扶伤,是他的天职,也是他唯一的护身符。

芸香将一个沉甸甸的药箱递上,并郑重地捧出那张折叠起来的纸条。

“刘太医,这是……懿安娘娘前夜梦会先帝,先帝亲口所授的‘禳灾避疫神方’。”

芸香的声音压得极低,却字字千钧。

“娘娘说,此方事关天机,不可泄露。唯有您这样德高望重的国手,方可领会其中神妙。”

“先帝托梦?”

刘太医心中一凛,伸出手,接过了那张纸。

纸张很薄,却重若泰山。

他缓缓展开。

下一刻,他整个人都僵住了。

“沸水煮食饮……布巾蒙面,浸以醋水……污物石灰掩埋……”

这是什么?

这也能叫“方”?

没有君臣佐使,没有阴阳五行,更不见一味珍稀药材。

这几行字,简单得近乎粗鄙,古怪得让他这位行医四十年的老太医,感觉自己毕生所学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衅!

然而,当他的目光反复扫过那几行字时,一股莫名的寒意,却从他的脊背升起。

“断秽气根源……”

“防毒气入体……”

这些看似不经的话,在他脑海中炸开!

他行医一生,追求的最高境界,不正是医家圣言“治未病”吗?

而这几条看似古怪的规矩,不正是将“治未病”的理念,用最朴素、最直接、也最决绝的方式,贯彻到了极致?!

阻断!隔绝!净化!

这……这已经不是在治病,而是在……与瘟神宣战!

刘太医的呼吸陡然急促起来,捏着纸条的手,竟控制不住地微微颤抖。

他猛地抬头,望向慈庆宫的方向,眼神中充满了狂热。

许久,他对着空无一人的方向,深深地,深深地鞠下了一躬。

“先帝圣明!娘娘仁慈!”

“下官……领旨!”

与此同时,广渠门外,数万流民聚集的营地。

徐知远看着手中的密信,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。

信上的字迹娟秀,措辞却严厉如军令,命令他立刻执行那几条“吹毛求疵”的卫生规定。

推行,遭遇了极大的阻力。

让一群在死亡线上挣扎,连下一顿饭在哪都不知道的流民,去理解什么叫“防疫”,简直是天方夜谭。

“喝开水?等水烧开再放凉,老子早就渴死了!河里的水不也一样喝!”一个满脸黑灰的汉子,吐了口唾沫,大声嚷嚷。

“上个茅房还要跑半里地?还要撒那呛死人的白粉?官老爷就是吃饱了撑的,折腾我们这些贱民!”

“饭前洗手?笑话!老子的手比那发霉的窝窝头都干净!”

抱怨,嘲笑,阴阳怪气,此起彼伏。

更有人在暗地里散播,说这位新来的徐大人,就是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,拿他们这些流民的命,在玩过家家的游戏!

面对这一切,徐知远一言不发。

没有争辩,更没有发怒。

他只是默默地卷起袖子,带着几个亲信,亲手在营地最下风处,搭建了第一个符合标准的“净厕”。

他亲手监督伙夫,将一口口大锅里的水烧得滚开。

然后,在无数双或嘲弄、或麻木、或好奇的眼睛注视下,他将第一桶滚烫的开水晾凉,舀起一瓢,仰头一饮而尽。

咕咚!咕咚!

清冽的凉白开滑入喉咙,却狠狠砸在每一个围观者的心上。

行动,永远比言语更有力量。

在他的坚持下,一种全新的习惯,开始在流民中流行开来。

而在德清庵这个风暴的中心,与死神的竞速,已然白热化。

刘太医将张嫣的“神方”奉为圭臬,再结合自己的汤药,双管齐下。

“罩口!”他厉声命令,让庵内所有人,无论病患与否,都必须用浸过醋水的多层棉布蒙住口鼻。

“深埋!”他亲自监督,将所有病患的呕吐物、排泄物,与大量的生石灰搅拌混合,在后院挖出数个一丈多深的土坑,尽数填埋。

“滚沸!”他严格要求,所有送入隔离区的饮食,除了滚开的沸水,就只有煮到烂熟的流食。

他自己,则衣不解带,不眠不休,死死扼守在阵地的最前线。

奇迹,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地狱即将降临时,发生了。

第三天。

一个高烧不退、已经开始说胡话的小姑娘,额头的滚烫,退去了。

第五天。

一个腹泻不止、几乎脱形的老妇人,止住了。

第八天。

德清庵内,再无一例新增的病患!

大部分濒死的妇孺,都已转危为安。

当第一个被治愈的孩子,用清澈的眼睛看着刘太医,怯生生地喊出一句“谢谢爷爷”时。

这位见惯了生死的六旬老太医,捂着脸,老泪纵横,泣不成声。

赢了!

这场足以吞噬上千条人命,甚至可能动摇京城根基的恐怖瘟疫,竟然真的被摁住了!

被摁死在了这小小的庵堂之内!

消息通过最隐秘的渠道,传回了慈庆宫。

张嫣接到密报的那一刻,悬了整整八天的心,终于轰然落地。

她赢了。

她赌赢了!

这一刻,她感受到的不只是劫后余生的庆幸,更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感!

这薄薄一张纸上的现代知识,就是她的神兵利器!

是她在这个吃人的世界里,安身立命、扭转乾坤的最大底牌!

德清庵内,那些从鬼门关前被拽回来的妇孺,对那位素未谋面的懿安娘娘,爆发出近乎神祇般的崇拜。

“是懿安娘娘救了我们!是先帝爷显灵了!”

“娘娘是活菩萨!是来驱赶瘟神的活菩萨!”

而张嫣与徐知远之间,也因这次并肩作战,二人成了知己。

通过刘太医和芸香的传递,张嫣的许多“奇思妙想”——设立公共浴室、定期艾草熏蒸、稀释皂角水消毒——都通过徐知远的手,变成了现实。

徐知远在灯下,无数次展读那位神秘“夫人”的信件。

他惊叹于其中闪烁的、超越时代局限的智慧光芒。

更动容于那份不问身份、不问地位的磅礴悲悯。

在他心中,这位“夫人”,早已不是什么内宅妇人。

而是一位心怀苍生、经天纬地的“国士”!

张嫣同样欣赏徐知远的执行力和那份浊世中罕见的赤子之心。

他们之间,形成了一种无需见面,却深刻无比的精神共鸣。

然而,德清庵的成功,却狠狠扎进了某些人的眼睛里。

武定侯府。

“砰!”

一只名贵的汝窑茶盏,被郭守乾狠狠掼在地上,摔得粉碎。

“废物!一群废物!”

他听着手下的报告,脸色狰狞扭曲,再无半分国侯的体面。

“瘟疫呢?不是说闹了瘟疫吗?怎么一个人都没死?啊?!”

“还他娘的传出什么‘活菩萨’的鬼话!掩盖!这张氏贱人,一定是在用什么妖法邪术掩盖真相!”

他精心策划的舆论攻势,非但没有把张嫣拖下水,反而让她凭空收获了“神望”!

这比杀了他还难受!

一计不成,毒计再生。

郭守乾的目光扫过瑟瑟发抖的手下。

“去,告诉王御史,换个方向。”

“就弹劾那个徐知远,说他身为举人,不思圣贤之道,与贱役为伍,行事乖张,耗费钱粮,毫无成效!”

他的嘴角,勾起一抹残忍的笑意。

“再点一点……就说他背后,有后宫干政的影子。”

很快,一封措辞更加险恶的奏章,递到了崇祯皇帝的龙案之上。

刚刚平息的朝堂,再次暗流涌动。

这一次的风暴中心,对准了那个在广渠门外,刚刚为数万流民点燃一丝希望之火的年轻人。

徐知远。

飞卢小说,飞要你好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