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5书阁 > 历史小说 > 穿越到明朝当皇后 > 第35章:古籍新法
换源:


       天坛的祈雨仪式,办得声势浩天。

温体仁身着素白祭服,率文武百官,在烈日下行三跪九叩之礼。

他额头触地,姿态虔诚到近乎悲壮,引得无数京城百姓隔着禁军人墙遥遥观望,交口称赞。

“温相真乃国之栋梁!”

“看这架势,是真把天下苍生放在心上啊!”

崇祯皇帝亦亲临祭坛,立于华盖之下,眼神却空洞地望着那片万里无云的天空。

然而,整整七日。

除了让百官们多晒脱了几层皮,让太医院的祛暑汤药消耗一空之外,天上,连一丝云彩的影子都未曾飘过。

乾清宫内的气氛,一天比一天凝重,一天比一天压抑。

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,是慈庆宫。

这里没有焚香祷告的青烟,只有来去匆匆的脚步声,纸张翻动的沙沙声,以及炭笔在地图上划过的急促声响。

张嫣已经三天三夜没有合眼。

她的眼眶下是浓重的青黑,双眸里布满了血丝。

她深知,在“天威”面前,任何辩解都苍白无力。

与温体仁在朝堂上争论祈雨有没有用,是世上最愚蠢的事。

她要做的,是让事实自己开口说话。

“芸香。”

张嫣的声音有些沙哑,她指着桌上一份刚刚拟好的名单。

“这是京中几家最大的皇商,还有上次劝捐时最为‘慷慨’的那几位勋贵。”

芸香躬身接过,见上面一个个名字皆是富可敌国之辈,不禁有些疑惑:“娘娘,这是要……?”

“不是去要,是去‘提醒’。”

张嫣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,那是一种极致疲惫下催生出的锋利。

“提醒他们,温首辅在天坛为国祈福,我们这些蒙受皇恩的人,也不能闲着。”

“本宫以懿安皇后之名,设立‘抗旱济民专款’,请他们……自愿认捐。”

她特意在“自愿”二字上,加了千钧之重。

芸香心头一凛,瞬间通透。

察访司的手里,攥着这些人多少见不得光的账本和把柄。

这哪里是提醒,分明是拿着刀架在脖子上的“善意规劝”。

“奴婢,遵旨!”

“另外,”张嫣又递过一沓厚厚的图纸和文稿,上面画满了各种精巧的器械和密密麻麻的注解,“立刻传召王承恩。”

“让他即刻去办三件事,告诉他,本宫这里有‘先帝托梦’得来的古籍新法,可解燃眉之急!”

当王承恩看到这些东西时,整个人都懵了。

第一项,名为“改良辘轳井”。

图纸上利用滑轮组的原理,将传统辘轳的提水效率提升了数倍,旁边还附有一份“寻龙点穴堪水法”,用风水术语包装了基础的水文地质学。

王承恩看得眼花缭乱,只觉得那精巧的结构简直不似凡间之物。

“娘娘,这……这妇孺都能用?”

“对。”

第二项,是“堆肥保墒法”。

从“天人合一绿肥法”到“循环再生沤肥术”,再到“地龙翻身秸秆还田法”。

这些闻所未闻的名词,配上通俗易懂的图解,直指当前农耕的最大痛点——缺水、缺肥。

王承恩倒吸一口凉气,他仿佛已经看到,这些方法若能推行,将是对传统农耕的一场颠覆!

而第三项,也是最让他心惊胆战的一项——“集约屯田令”。

由官府出面,征召流民,于官荒之地集体耕作。

“分田到组,责任到人。收成三成归公,七成归己!收成最高者,另有重赏!”

王承恩的瞳孔骤然收缩!

这……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救灾了!

这是在挖那些士绅豪强的根,是在给无数流民一条全新的活路!

他捧着那些文稿,手都在发抖,声音也变了调:“娘娘……这……这真是先帝托梦?”

“不然呢?”张嫣抬起布满血丝的眼,冷冷地看着他,“你以为本宫是神仙下凡,能凭空造出这些东西吗?”

“速去办!”

“钱,我来解决。工匠和能吏,你去找!我们必须抢在夏种彻底错过之前,把架子搭起来!”

王承恩派去的第一批人,几乎是立刻就被地方保守势力顶了回来。

“妖法!在龙脉上胡乱打井,是要断我等的根吗?”

“秸秆还田?将污秽之物覆盖在田地之上,简直是亵渎神明,有违天道!”

“最可怕的是那屯田令!将流民聚集起来,给他们田地,这不是聚啸山林,养虎为患吗?”

温体仁的党羽在地方上阳奉阴违,故意克扣“抗旱专款”,更在民间大肆散播谣言。

“听说了吗?懿安皇后那是得了失心疯,在用流民做什么邪术试验呢!”

雪片般的弹劾奏章飞回京城,内容大同小异:“新法劳民伤财,民怨沸腾,请陛下速速叫停!”

朝堂之上,温体仁再次声色俱厉,痛陈张嫣“以妇人之见,牝鸡司晨,祸乱朝纲,其心可诛!”

崇祯的耐心,在长达半月的干旱和无穷无尽的争吵中,几乎被消磨殆尽。

他的眼中,只剩下疲惫和怀疑。

就在这千钧一发,整个朝堂都认为皇后即将彻底失败的死寂时刻。

“报——!”

一声嘶哑悠长的呼喊,从殿外传来。

一名背插令旗的驿卒,疯了般冲进大殿,带着一路风尘,扑倒在地。

“大名府……八百里加急!”

所有人的心,都提到了嗓子眼。大名府,正是旱情最重的地方之一!

崇祯手一抖,身边的太监连忙跑下去接过奏报,呈到御前。

整个大殿,静得能听到崇祯展开奏报时,那纸张摩擦的轻微声响。

温体仁的嘴角,已经挂上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,准备好了最后一击。

然而,崇祯的眼睛,却越睁越大。

他那死灰般的眸子里,仿佛有火星在重新迸溅。

他死死地盯着奏报,然后猛地抬头,目光如电,扫过下方每一个大臣的脸。

他深吸一口气,用一种压抑着巨大激动和难以置信的语调,念了出来:

“大名府知府卢象升奏:”

“遵懿旨,于城外流民营试点新法。半月之内,依‘寻龙堪水法’,共开凿改良深井三十六口,井水甘甜,活人近万!”

“轰!”满朝文武,一片哗然。

崇祯没有理会,继续念道,声音越来越大:

“又依‘堆肥保墒法’与‘集约屯田令’,垦荒五百余亩,所种耐旱之粟,长势喜人,远胜周边望天死之田地!”

“如今,大名府流民情绪安定,日夜劳作,人人感念天恩与……皇后之德!”

念到最后,崇祯的声音已经带上了明显的颤抖。

他将奏报重重拍在龙案之上,发出一声巨响!

“奏报最后,卢象升以项上人头作保——”

“新法,大兴!新法,可行!”

这几句话,如同一道道惊雷,在死气沉沉的朝堂之上,接连炸响。

温体仁脸上的冷笑,瞬间凝固,血色从他脸上褪得一干二净,变得无比难看。

而崇祯,则死死地盯着他,眼中那熄灭已久的火焰,在这一刻,重新燃起了燎天之光!

飞卢小说,飞要你好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