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5书阁 > 历史小说 > 穿越到明朝当皇后 > 第48章:江南困局
换源:


       就在张嫣为赵王的阴谋心焦如焚之际,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,已经在千里之外的江南,悄然引爆。

松江府。

这里是大明最繁华的丝棉织造中心,此刻却宛如一座死城,一片萧条。

往日里机杼声声、人声鼎沸的市镇,如今门可罗雀。

大大小小的丝行、棉行门口,都堆满了积压如山的货物。

一捆捆色泽光亮的湖丝,一匹匹洁白细腻的棉布,这些曾经被疯抢的硬通货,如今却无人问津。

无数织工失业。

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机户老板们,此刻愁眉紧锁,守着一仓库的“金山银山”,却换不来一文钱的流动资金。

破产的阴云,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头顶。

“完了!全完了!”

一名机户老板坐在自家仓库门口,对着空无一人的街道嚎啕大哭。

“北方的客商一个都不来了!”

“运河上的关卡,不是说河道淤塞,就是说盘查匪盗,我们的船队根本过不去!”

“这些丝棉,都要烂在手里了啊!”

消息传到京城,立刻引起了朝堂震动。

户部尚书钱士升在朝会上,老脸上满是忧虑:“皇上!南直隶、浙江两地商税,自入夏以来,锐减七成!”

“松江、苏州、杭州等地,皆出现大量织工失业,机户破产之事。”

“长此以往,国库空虚,东南……恐生大乱啊!”

崇祯听得心烦意乱,只觉得四面八方都是坏消息,他一拍龙椅,厉声喝问:“为何会滞销?!让地方官给朕严查!”

地方官的奏报很快送了上来,理由千篇一律。

北方大旱蝗灾,百姓流离失所,购买力急剧下降。

后金袭扰边关,商路断绝。

一切,似乎都是天灾人祸下,无可奈何的必然结果。

但在慈庆宫内,张嫣看着江南送来的密报,眼神冰冷如霜。

这不是简单的市场萧条。

她脑中那些跨越了数百年的知识,让她瞬间看穿了这片经济废墟之下的真正逻辑。

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经济战争!

北方的需求下降是真,但绝不至于让整个江南的经济瞬间崩盘。

这背后,一定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操纵!

囤积居奇,制造恐慌,再死死卡住物流渠道!

这三板斧,招招致命,精准无比。

那些与赵王勾结的江南豪商,他们一边放出风声,制造市场即将崩溃的恐慌,一边趁机用带血的低价,疯狂收购那些快要破产的小机户手中的生丝、棉纱。

同时,他们利用自己盘根错节的人脉和无法估量的金钱,买通运河沿线的官吏,恶意设置障碍,彻底切断了江南与北方的商路。

他们的目的阴狠至极。

第一步,人为制造一场经济危机,完成财富的终极掠夺,让整个江南的财富向他们少数几家巨头集中。

第二步,让无数破产的织工和手工业者,将这一切归咎于朝廷无能,从而对朝廷心生怨恨,为赵王即将到来的“义举”,提供最完美的民心基础。

一旦江南财税枯竭,民乱四起,朝廷将彻底失去平叛的经济来源。

届时,北有赵王铁骑,南有乱民蜂起。

大明,将陷入南北夹击的绝境。

好一招釜底抽薪!

张嫣的手指,在冰凉的紫檀木桌面上,一遍遍地划过,仿佛在勾勒一张无形的战图。

常规的办法已经没用了。

下旨严查?江南官场早已被这些豪商渗透得千疮百孔,查到最后,只会查出几个替罪羊。

调拨国库救市?那点钱扔进去,连个水花都看不到,只会成为那些豪商们新的盘中餐。

必须破局!

而且,要用他们看不懂、防不住的办法!

张嫣的目光,缓缓移动,最终落在了地图东南角的蔚蓝色海洋上。

既然通往北方的路被堵死了。

那就……走向大海!

一个石破天惊的计划,在她心中迅速成型。

“王承恩!”张嫣的声音清冷。

王承恩的身影,如鬼魅般无声地出现在她面前。

“你亲自去一趟福建,替本宫见一个人。”张嫣从一个暗格中,取出一枚小小的、刻着一头墨色麒麟的令牌,递了过去。

“郑芝龙。”

听到这个名字,即便是王承恩,心头也猛地一震。

郑芝龙!

东南海上最大的枭雄,是商,是盗,更是一方霸主!他手中的舰队,连朝廷水师都要退避三舍。

“告诉他,我,大明懿安皇后,以朝廷的名义,与他做一笔生意。”

张嫣的眼中闪烁着惊人的光芒,那是智慧与决断交织的火焰。

“朝廷授权他,独家承销江南积压的所有丝绸、棉布。”

“销往日本、吕宋、马六甲,乃至更遥远的欧罗巴,所得利润,朝廷与他三七分成。他七,朝廷三。”

“嘶……”王承恩倒吸一口凉气。

这哪里是做生意!这等于给了郑芝龙一个官方认可的“海上贸易总督”的身份!这是泼天的富贵和权柄!

“告诉他,这是他洗白身份,的唯一机会。”张嫣的语气平静,却字字千钧,“他是个聪明人,他会答应的。”

这,是破局的第一步:开辟新市场,釜底抽薪!

紧接着,张嫣提笔,写下了第二道懿旨。

“传旨户部、工部,联合设立‘江南织造总局’,发行一种特殊的票券,名为‘工部织造券’!”

“所有机户积压的生丝、棉布,由官府按市价七成统一收购,不付现银,只支付等额的‘织造券’。”

“此券,可在一年后,凭券到官府兑换现银,亦可立刻用来抵扣未来五成的新商税,或凭券优先向工部订购新式织机。”

户部尚书钱士升在接到这道密旨时,整个人都懵了,花白的胡子都在颤抖。

用一张纸,去换别人真金白银的货物?

这不是空手套白狼吗?这不是把朝廷的脸面按在地上踩吗?

他几乎要当场上书死谏。

但张嫣随信附上了一段话:“钱尚书,大宋之交子,病在滥发无度,无信为本。今之织造券,以未来之税赋、官府之器械为抵,以朝廷国祚为信。救市,非在救财,而在救心。人心若死,市则必亡。人心若稳,虽无一钱,亦可回天。”

钱士升捧着那封信,在房中枯坐了一夜,最终,他长叹一声,提笔回奏。

只有一个字。

“臣,遵旨。”

这,是破局的第二步:以国家信用为担保,发行“准国债”,强行稳定市场信心,给那些濒临破产的小机户一条活路!

做完这两步,张嫣的眼中闪过一丝凛冽的杀气。

她将一份名单交给福安。

“让察访司的人,联合周皇后父家在应天的势力,把名单上这几家豪商的底细,给我查个底朝天。”

“尤其是他们囤积货物的秘密仓库,本宫要知道每一处的位置,记住,是每一处。”

“然后,等我的命令。”

这,是第三步:精准打击,一网打尽!

半个月后,江南。

当郑芝龙庞大舰队的第一批商船,挂着朝廷特许的龙旗,满载着丝绸棉布,扬帆出海时,整个江南的商界都为之震动!

当第一批走投无路的小机户,怀着将信将疑的心情,用快要发霉的货物从官府换回一张张盖着户部和工部大印的“工部织造券”时,恐慌的市场情绪,奇迹般地开始稳定。

而就在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这两件大事吸引时,应天巡抚衙门接到密报,调动三千兵马,突袭查封了七家豪商位于城内城外的十三处秘密仓库!

从中搜出的,是堆积如山的囤积货物!

人赃并获,铁证如山!

三管齐下,环环相扣!

江南那盘被人为做死的棋局,被硬生生撕开了一道口子。

大明的经济命脉,暂时保住了!

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到河南赵王府。

正在与王体乾密谋的赵王朱常清,听到这个消息后,气得将心爱的建窑茶盏狠狠摔在地上,发出一声脆响。

“张嫣!”

“又是这个该死的女人!”

王体乾的脸色也阴沉得能滴出水来,那双三角眼里,闪过一丝比毒蛇更怨毒的光芒。

他精心策划的经济绞杀,竟然被对方用这种闻所未闻的手段,在千里之外就给破了!

“王爷,息怒。”王体乾眯起眼睛,声音嘶哑。

“既然经济上动不了她,那我们就……从宫里下手!”

他压低声音,凑到赵王耳边。

“她最在乎的,无非是皇帝的信任,还有那个病恹恹的周皇后。”

“咱们,就从这儿,给她来一刀最狠的!”

读书三件事:阅读,收藏,加打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