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风如刀,刮过坤宁宫紧闭的朱门,吹得张嫣的衣角猎猎作响。
她的身后,一道鬼魅般的身影悄然出现,单膝跪地,声音压得极低。
“娘娘,乾清宫的总管李永贞,是王体乾的干儿子。”
来人是察访司的指挥使,代号“青鸟”,一个只听命于张嫣的女人。她的声音没有丝毫情绪,像是在陈述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。
张嫣没有回头,目光依旧落在坤宁宫屋檐上那只冰冷的镇脊兽上。
“本宫知道。”她的声音比这京城的寒冬还要冷上三分,“本宫只是没想到,他会这么蠢。”
蠢到,真的以为一道圣旨,就能隔绝她张嫣。
蠢到,真的以为用这种上不得台面的阴私伎俩,就能扳倒她。
“青鸟,把这一个月来,所有关于本宫的情报,从头到尾,再说一遍。任何细节,都不许漏。”
“是。”
青鸟的声音响起,如同冰冷的珠子落在玉盘上,清晰而无情。
“二十七天前,察访司初次在京城‘悦来茶馆’记录到第一条流言。说您能解决江南经济困境,是因为与海寇郑芝龙早有私交,里应外合。”
张嫣的脑中,浮现出第一份送到她案头的密报。
当时她只是淡淡扫过,随手批了两个字:“无稽。”
她以为这不过是江南那些被她断了财路的人,不甘心的几句叫骂。
“二十三天前,流言开始在官员府邸间流传,内容演变为‘交通外臣,结交海寇,名为救市,实为卖国’。御史钱士升在朝会上,曾隐晦提及‘后宫干政,外戚势大,恐非国之福’。”
张嫣想起来了。
那日早朝后,崇祯第一次没有来慈庆宫与她商议国事,只派了个小太监传话,说“圣躬微恙”。
那时,她还以为他只是累了。
原来,猜忌,从那时就已经开始了。
青鸟的声音继续。
“十七天前,后金犯边的军报传至京城。新的流言出现,说您‘牝鸡司晨,触怒上天’,是‘克夫、克子、克国’的不祥之人。臣探查到,此流言源头,指向几名东厂的番役,他们在酒后‘失言’。”
东厂……
王体乾!
张嫣的指甲,在掌心掐出了一道深深的印痕。
“最恶毒的一句,是在十二天前的深夜,由一名身份不明的宦官,传进了信王府。说您……要效仿武曌,当女皇帝。”
青鸟说到这里,声音都沉重了几分。
这已经不是构陷,而是诛杀。
一旦这顶帽子被扣实,别说她张嫣,就是整个张氏一族,都将万劫不复。
“后宫呢?”张嫣的声音听不出喜怒。
“十天前,坤宁宫洒扫处两名小宫女在墙角窃窃私语,被周皇后身边的心腹太监听见。说您……在宫中行厌胜之术,因自己无子,便诅咒周皇后,想等皇上百年之后,立兄长之子为帝,临朝称制。”
青鸟顿了顿,补充道:“经查,那两名小宫女的家人,在一个月前,收了五十两银子。”
五十两,买两条人命,再买周皇后半条命,最后,用来买她和崇祯、和周皇后之间那点可怜的亲情。
好一笔划算的买卖!
“五天前。”青鸟的声音愈发冰冷,“坤宁宫掌事宫女陈氏,在为周皇后梳头时,‘无意’间从枕下发现一根缠着红线的长发,上面还挂着一个小小的符咒。周皇后当场吓得昏厥过去。”
“陈氏,是谁的人?”
“回娘娘,陈氏的远房表哥,在东厂任职。”
所有线索,最终都像毒蛇一样,汇集到了同一个地方——东厂,汇集到同一个人,李永贞。
一环扣一环,步步为营。
先用“通敌卖国”动摇她的国本根基,再用“克夫克国”败坏她的民间声望,然后用“女帝野心”在崇祯心里种下最深的刺,最后,用“厌胜之术”这把最阴毒的刀,斩断她与周皇后的情分。
经济战没能打垮她,他们就换了这种更阴毒的方式。
诛心!
妄图用这世上她最在乎的两个人,来诛她的心。
崇祯的怒火,周后的病情,不过是他们早已算计好的战果。
张嫣缓缓松开紧攥的手,掌心的刺痛让她的大脑愈发清醒。
她终于明白,为什么崇祯看她的眼神会变。
那种依赖与敬重消失了,取而代之的,是审视,是猜忌,是帝王独有的、对任何不可控力量的恐惧。
她也终于明白,为什么周皇后会病得这么快,这么重。
对于一个刚刚失去孩子、身心俱疲的女人来说,这种枕边有鬼的恐惧,足以摧毁她的一切。
而她,张嫣,被这道禁令隔绝在坤宁宫外,送去的汤药补品原封不动地退回,连一句辩解的机会都没有。
在所有人眼中,她就是那个恶毒的、善妒的、野心勃勃的“武曌”。
很好。
真的很好。
张嫣缓缓转身,来时满脸的关切与担忧,此刻已化为一片凛冽的冰寒。
那双曾让江南豪商胆寒的凤眸,此刻燃起的,是比紫禁城风雪更加森冷的杀意。
她看着单膝跪地的青鸟,一字一顿,声音不大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与血腥气。
“传我密令。”
“第一,把那两个收了五十两银子的小宫女,还有坤宁宫的陈氏,给本宫控制起来。本宫要知道,是谁让她们这么做的。”
“第二,去查信王府,本宫要知道,那个传话的宦官是谁,背后又是谁在指使。”
“第三……”张嫣顿了顿,唇边勾起一抹残酷的弧度,“李永贞不是喜欢玩这些阴私伎俩吗?”
“那就让他也好好尝尝,什么叫百口莫辩,什么叫……身败名裂。”
青鸟的头垂得更低,声音里透出一丝兴奋的颤栗:“属下遵命!”
“去吧。”张嫣挥了挥手,“记住,本宫不要过程,只要结果。把所有藏在阴沟里的老鼠,一只一只,全都给本宫揪出来。”
青鸟的身影再次融入阴影,消失不见。
张嫣重新抬起头,望向乾清宫的方向,那里灯火通明。
崇祯,我的好弟弟。
你宁可相信小人的谗言,也不愿信我这个为你撑起一片天的皇嫂。
你将对国事无能的愤怒,对强权的恐惧,尽数发泄到我的身上。
既然你给了我这顶“乌烟瘴气”的帽子,我若是不坐实了它,岂不是太让你失望了?
她理了理被寒风吹乱的衣襟,转身,朝着慈庆宫的方向走去。
脚步沉稳,坚定,每一步都像踏在敌人的心脏上。
李永贞,还有你背后的人。
你们成功地,惹怒了本宫。
接下来,该本宫出招了。
读书三件事:阅读,收藏,加打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