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5书阁 > 历史小说 > 曹操穿越宋江:从小吏到雄主 > 第44章 贬官为饵,暗伏杀机
换源:


       丘岳端坐于虎皮帅椅上,鹰隼般的目光如利刃般刮过李逵那张血污狼藉的脸。

帐中诸将屏息凝神,空气仿佛凝固。

这黑旋风的凶名,他们早有耳闻,此刻见其状若疯虎,言语粗鄙,浑身散发着一股血与土的腥气,倒与传闻中的形象分毫不差。

“你说宋江要斩你?”丘岳的声音沉稳,不带一丝波澜,仿佛只是在问今天的天气。

“是!”李逵猛地抬头,眼中布满血丝,嘶吼道,“那宋江听信吴用谗言,说我二哥功高震主,要夺我二哥的兵权!俺铁牛不过是说了句公道话,就被他下令打了五十军棍,还要将俺们这些心腹一并斩了,给那新来的降将立威!若不是几个兄弟拼死相救,俺铁牛的头颅,此刻已挂在梁山忠义堂了!”

他一把撕开背上破烂的衣衫,露出纵横交错的鞭痕,条条深可见骨,血肉模糊。

这伤自然是真的,却是宋江为了让这出苦肉计天衣无缝,命人含泪痛下狠手。

一名亲将上前仔细验看,又凑到丘岳耳边低语:“将军,鞭痕是真的,力道极重,不似作伪。”

丘岳微微颔首,面色稍缓。

他不怕李逵凶悍,就怕他有诈。

如今人证物证俱在,心中已信了七分。

恰在此时,一名亲兵双手捧着一卷用油布包裹的竹简上前,正是李逵从怀中“掉落”之物。

“将军,这是从他身上搜出的密信。”

丘岳展开竹简,烛光下,蝇头小楷清晰可见。

信中言辞恳切,自称是武松心腹,详述了宋江如何猜忌功臣,梁山内部如何分裂。

信末更是惊心动魄地提到,武松已暗中联络卢俊义等人,准备趁官军攻城之际,发动兵变,刺杀宋江,以求自保并向朝廷献上大功。

“哈哈哈哈!”丘岳将竹简重重拍在案上,仰天大笑,声震营帐,“宋江无谋,吴用少智!自毁长城,天助我也!”

他目光灼灼地盯着李逵,仿佛在看一件稀世珍宝:“黑旋风,你既真心来投,本将军便不亏待你。本将命你为先锋向导,待破了梁山,你便是头功!”

李逵闻言,状若狂喜,重重叩首,声如擂鼓:“谢将军!小人愿为将军前驱,三日之内,必引大军渡河,踏平济州!”

当夜,李逵被安置在一处偏帐,帐外两名丘岳的亲兵寸步不离,名为保护,实为监视。

帐内酒肉丰盛,李逵毫不客气,大口喝酒,大块吃肉,不多时便“酩酊大醉”,与那两名守卒勾肩搭背,口中狂言不断。

“宋江那厮算个鸟!若非他用诡计骗我二哥上了山,这梁山头把交椅,哪里轮得到他来坐!”

“告诉你们,若我二哥真当了山东监国,俺铁牛……嘿嘿,少说也是个开国元帅!到时候,封妻荫子,岂不快活!”

守卒将这些醉话一字不落地回报给丘岳,丘岳闻之,抚须微笑,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。

这李逵粗鄙无文,野心勃勃,其言其行,无不印证了梁山内乱的真实性。

然而,待到子时,万籁俱寂,帐内鼾声如雷的李逵却猛然睁开了双眼。

那双眸子清亮如电,哪里有半分醉意。

他悄无声息地起身,从靴中暗格里摸出一小包金疮药粉,混上地上的泥土,飞快地在脸上涂抹,转瞬间便换了一副面容。

他身形如猫,悄然掀开帐篷一角,闪身而出。

夜色是他最好的掩护。

他避开巡逻的哨兵,如鬼魅般潜行至大营后方的马厩。

他熟练地摸到一处草料堆,将一枚打磨得锃亮的铜哨深深插入其中,调整好角度,确保哨口在月光下能反射出一丝微弱的光芒。

这便是他与时迁约定的最高等级的信号——计划顺利,可以执行下一步。

做完这一切,他并未原路返回。

在返帐途中,他算准时机,故意一脚“不慎”踢翻了帐外储水的大木桶。

“哗啦——”

巨大的水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。

“什么人!”守卫的亲兵被惊醒,猛然喝道。

李逵“惊慌失措”地从暗影中冲出,手中提着板刀,指着远处厉声高喊:“有刺客!快抓刺客!莫要走了奸细!”

他这一嗓子,中气十足,瞬间引爆了整个营地。

一时间,火把通明,人声鼎沸,巡逻队四处奔走,闹得鸡飞狗跳。

丘岳被惊动,亲自赶来,看到的却是李逵手持板刀,忠心耿耿地护在帐前,一副誓死保卫大营的模样。

一场骚乱下来,刺客的影子没找到,反而让丘岳对李逵的“忠诚”和警惕大加赞赏,愈发笃信不疑。

几乎在同一时刻,济州城头最高的哨塔上,如猿猴般潜伏的时迁眼中精光一闪。

他借助一小片特制的琉璃镜,终于捕捉到了远处马厩草料堆中那一闪而逝的、微弱的铜哨反光。

信号收到!

一只信鸽冲天而起,划破夜空,稳稳落入宋江的帅府之中。

宋江展开字条,上面只有一个字:“妥。”

他精神一振,立时传令:“急召豹子头林冲、霹雳火秦明议事!”

帅帐内,地图平摊。

宋江的手指重重点在济州城北的一处河道上。

“丘岳为人,急功近利。为求速胜,他必不会绕远路,定会选最近的白马渡渡河。此处河道狭窄,水流湍急,两岸更是密林丛生,芦苇荡密布——正是天赐的伏兵之地!”

他的目光扫过两位心腹大将:“秦明兄弟,你率五百重甲步兵,埋伏于左岸密林,待敌军半渡,给我迎头痛击!林冲教头,你领八百精锐骑兵,潜于右岸山岭之后,截断其与后军的联系!朱仝、雷横,你们率一千人马,迂回到白马渡下游,封死他的退路!”

部署完毕,宋江的声音陡然转冷,带着一股肃杀之气:“此战,只待李逵兄弟在敌军中军放起那把火,便是总攻的号令。届时四面合围,我要让丘岳十万大军,片甲不留,无一人一骑能走脱!”

林冲眉头微皱,沉吟道:“哥哥计策虽好,但那丘岳也是宿将,若他生性谨慎,发现渡口有异,按兵不动,又当如何?”

宋江闻言,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笑意:“他若不动,我便让‘武松’动。”

次日午时,一名不起眼的梁山小校周谨,奉了宋江密令,潜入武松的居所。

他绕过所有人,将一份伪造得天衣无缝的“蔡京密诏副本”呈上。

那副本上,不仅有蔡京的私印,言辞更是极具煽动性,声称朝廷已内定武松为“山东监国”,只待他献上宋江人头,便可入京受封,权倾一方。

武松看完,勃然大怒,虎目圆睁,一把将那“密诏”撕得粉碎。

“滚!”他一声怒斥,声如炸雷,“回去告诉宋公,我武松头可断,血可流,忠义之心不可辱,绝不做此等背主求荣之猪狗!”

然而,就在周谨“仓皇”退下后,武松的一名亲兵在与人闲聊时,却“无意间”将此事当做奇闻泄露了出去。

这消息一传十,十传百,很快便被一名潜伏在梁山军中的丘岳细作“截获”,连夜加急送回了大营。

丘岳看着这份加急密报,与李逵带来的“密信”两相印证,再无怀疑。

他猛地一拍桌案,豁然起身:“武松果然心怀异志!宋江后院起火,内乱在即,此乃天赐良机!传我将令,全军整备,不必再等三日,即刻渡河,务求一战定乾坤!”

是夜,济州北郊的临时营地中,风声鹤唳。

李逵独自蹲坐在一堆篝火旁,四周是丘岳派来“保护”他的精锐。

他仰头猛灌了一口烈酒,猩红的眼睛死死盯着跳动的火焰,仿佛看到了宋江那张“猜忌”的脸。

突然,他狂吼一声,拔出腰间的板刀,狠狠一刀劈断了旁边一根碗口粗的枯树枝。

“咔嚓!”

“老子宁为梁山鬼,不做朝廷狗!宋江!你若不仁,休怪俺铁牛不义!”

他嘶吼的声音饱含“冤屈”与“愤怒”,在寂静的夜里传出很远。

暗中观察的丘岳亲兵闻之,回去禀报,丘岳不禁长叹一声:“此等猛士,忠义无双,竟遭宋江如此冷落,实乃天亡梁山!”

翌日辰时,天色微明。

丘岳大军倾巢而出,旌旗蔽日,长龙般的队伍浩浩荡荡,杀气腾腾地向着白马渡开拔。

李逵身披重甲,手持双斧,昂然立于先锋营的大旗之下。

他望着远处晨雾中山峦的模糊剪影,嘴角,在那无人察觉的头盔阴影下,微不可察地一扬。

他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低语:“二哥,铁牛替你……出这口恶气。”

大军长驱直入,直抵白马渡口。

晨雾尚未散尽,河面上,丘岳的先头战船已往来如织,半数兵马,已然踏上了通往地狱的河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