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5书阁 > 现言小说 > 半盏温青汤 > 第十章 省城舞校
换源:


       通往省城的绿皮火车哐当哐当,碾过陌生的田野和城镇。杨青青紧贴着车窗,清澈的眼眸映着飞逝的风景。这是她第一次离开杨树村,离开那片熟悉的青纱帐。窗外的一切都那么新奇又庞大:连绵的厂房烟囱喷吐着灰白的烟龙,密集得如同蜂巢的楼房,宽阔马路上川流不息、亮着红眼睛的铁盒子(汽车)……空气里没有了青草和泥土的味道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合着煤烟、机油和无数陌生气息的、厚重而沉闷的味道。她下意识地攥紧了衣角,小小的身体微微绷紧,像一头初次离群、踏入未知领地的小兽。

林晓薇坐在她身边,敏锐地察觉到了她的不安。她轻轻握住青青冰凉的小手,声音温和:“别怕,青青。省城很大,人很多,但舞蹈教室里的地板,和咱们活动室的水泥地一样,都是用来跳舞的。记住你站在操场上的感觉,风在你骨头里,草场在你脚下。”

青青转过头,看着林老师眼中熟悉的暖意和鼓励,紧绷的肩膀稍稍放松,轻轻“嗯”了一声,喉咙里逸出一丝极其细微的、如同幼羊呼唤同伴般的软咩。这声音在嘈杂的车厢里微不可闻,却奇异地安抚了她自己。

省舞蹈附属学校的“新苗杯”选拔开放日,其阵仗远超林晓薇的描述,更远超杨青青贫瘠的想象。高大的教学楼窗明几净,光可鉴人的大理石地面倒映着天花板上璀璨的灯光,空气里弥漫着消毒水、木地板蜡和淡淡的汗水的混合气味。穿着统一紧身练功服、盘着光滑发髻的孩子们,像一群群优雅的小天鹅,在明亮的走廊里穿梭,言谈举止间带着一种杨树村孩子身上没有的、近乎程式化的从容与优越感。她们的目光偶尔掠过穿着洗得发白旧布衫、眼神带着一丝茫然与警惕的青青时,带着好奇、探究,甚至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。

青青感觉自己像一颗误入璀璨银河的、沾着泥土的草籽。她紧紧跟在林晓薇身后,小手不自觉地抓住了老师的衣摆。这里太亮了,太光滑了,声音太嘈杂了,一切都让她感到无所适从。她下意识地低下头,鼻尖似乎努力捕捉着什么,却只闻到陌生的、属于“城市”的味道。一丝微弱的、属于青草的气息,仿佛从她灵魂深处悄然渗出,成了她在这陌生环境里唯一熟悉的锚点。

测评在一间巨大的、铺着深棕色专业舞蹈地胶的排练厅进行。落地镜占据了一整面墙,将厅内的一切都映照得纤毫毕现。高高的天花板下悬挂着明亮的灯盘,光线均匀而冷冽。评委席上坐着几位神情严肃、气质迥异的老师,正中央是一位头发花白、梳着一丝不苟发髻、眼神锐利如鹰的老太太——正是周韵娟教授。她的目光如同探照灯,在走进来的每一个孩子身上扫过。

测评内容标准而严格:身体条件测量(比例、柔韧度、脚背、跟腱长度等)、基础动作组合(把杆擦地、小踢腿、小跳等)、节奏感测试(听音乐即兴反应)、模仿能力(跟做一小段组合动作)。孩子们按编号依次上前,在镜子和评委的注视下,展示着自己。

轮到青青了。当那个穿着旧布衫、赤着脚的小小身影走进明亮的测评区时,整个排练厅似乎安静了一瞬。她的装扮与周围格格不入,像一幅色彩浓烈的油画里突兀出现的一笔水墨。周教授的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几秒,镜片后的眼神深不可测。

身体测量环节,青青的条件引起了小小的骚动。测量老师报出数据时,评委席上传来低低的吸气声。那惊人的开度、完美的脚背弧度、流畅的脖颈线条、远超年龄的跟腱长度……每一项数据都指向一个词:天赋异禀。

基础动作组合开始了。没有熟悉的课桌“把杆”,青青有些不适应。她站在空旷的地板上,努力回忆着林老师教导的要点。Tendu(擦地)时,她的脚尖绷得极直,动作干净清晰,但身体略显僵硬,不如在活动室那么放松自然。Frappe(小弹腿)依旧快速有力,支撑腿也足够稳定,但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,像是在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。

节奏感测试环节,播放了一段活泼跳跃的钢琴曲。其他孩子有的随着节奏拍手跺脚,有的摆动身体。青青却显得有些茫然,她闭了闭眼,似乎在努力捕捉那跳跃音符下的某种东西,身体只是轻微地晃动了几下,并没有明显的动作反应。评委席上有人微微摇头。

模仿能力测试,老师示范了一段包含几个转身和跳跃的小组合。动作不算复杂,但要求协调性和空间感。青青看得很认真,清澈的眼睛一眨不眨。轮到她做时,她努力回忆着,动作顺序大体正确,但转身的角度不够精确,跳跃的高度不错但落地略显沉重,缺乏那种轻盈的弹性。她的动作里带着一种生涩的、努力去“复制”的痕迹,而非流畅的表达。

评委们交换着眼神,低声交谈。周韵娟教授的表情依旧严肃,看不出波澜。林晓薇站在场边,手心全是汗,她能感觉到青青的紧张和不适。这孩子像一株习惯了旷野风雨的小草,突然被移栽到恒温恒湿的玻璃花房,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和阳光。

就在基础测评环节即将结束,评委们似乎已有了初步判断时,意外发生了。也许是紧张,也许是脚下专业地胶的光滑与她赤足的不适应,青青在一个转身动作结束时,重心一个不稳,“噗通”一声,结结实实地侧摔在了坚硬的地胶上!

排练厅里响起几声压抑的惊呼。孩子们的目光瞬间聚焦过来。林晓薇的心猛地提到了嗓子眼。

青青摔得很重,半边身子砸在地板上,发出沉闷的响声。她趴在那里,有几秒钟没有动。评委席上,周教授微微蹙起了眉头。

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个“乡下丫头”会哭出来或者惊慌失措时,青青动了。她没有哭喊,甚至没有立刻用手撑地爬起来。她先是侧过头,脸颊贴着冰凉光滑的地胶,深深地吸了一口气。然后,她的身体开始以一种极其自然、甚至带着点奇异的韵律感,动了起来。

她像一只在草地上打滚后试图起身的小羊羔,先是蜷缩了一下身体,用肩膀和侧腰的力量轻轻一顶,整个身体便顺势翻滚了半圈,变成了仰躺。接着,她没有用手臂支撑,而是像初生的婴儿般,依靠着核心和腰背的力量,极其缓慢而稳定地、一节一节地将自己的脊椎从地板上“剥离”开来!先是头颈抬起,接着是肩膀、上背部、腰部……直到整个上半身完全坐起!最后,她才用手轻轻撑了一下地面,稳稳地站了起来。

整个起身过程,流畅、连贯、充满了一种原始的生命力!没有狼狈,没有慌乱,反而像是在演绎一个关于“跌倒与站起”的、充满韧性的舞蹈小品!她赤脚站在地板上,拍了拍沾灰的衣裤,小脸上没有委屈,只有一丝摔疼了的隐忍和重新站稳后的平静。那双清澈的眼睛,坦然地看向评委席,尤其是中央的周韵娟教授。排练厅里一片寂静。所有人都被这意外又充满力量的“表演”惊呆了。那绝不是刻意为之,而是身体在突发状况下最本能的、却也是最富有美感和韧性的反应!它超越了刻板的动作组合,直指舞蹈的核心——身体的语言,生命的表达。

周韵娟教授一直严肃的脸上,终于第一次露出了清晰的表情。那不是赞许的笑容,而是一种近乎震撼的、被瞬间击中的专注。她的身体微微前倾,锐利的目光如同探针,牢牢锁住场中那个小小的、沾着灰尘的身影。她看到了什么?

她看到了青青起身时,那流畅如波浪般滚动的脊椎,每一节椎骨都展现着惊人的柔韧与协调!

她看到了青青依靠核心力量坐起时,腹部和背部肌肉瞬间绷紧又放松的、充满控制力的线条!

她看到了青青最后稳稳站定时,那双赤足如同树根般牢牢吸附地面的稳定感!

她更看到了青青眼中那份摔倒后的平静与坦然,那不是麻木,而是如同野草被踩倒后,积蓄力量等待下一次挺立的沉静!

“停。”周教授的声音不高,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,瞬间打破了排练厅的寂静。她抬了抬手,制止了测评继续进行的流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