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5书阁 > 都市小说 > 让你劳动改造,你手搓七代机? > 第83章 触及到上帝的领域了吧
换源:


       何许和孔小燕也好奇地凑了过来,当他们看到论文的标题时,不约而同地交换了一个眼神。

《纳米材料的论述》?

这题目也太大了吧?而且开篇第一部分,“纳米材料的基本概念”,这、这不是教科书第一章的内容吗?

写这种东西投SCI,初审都过不去吧?

两人心里嘀咕。

李老倒是没说什么,扶了扶眼镜,开始快速翻阅。

第一部分,概念综述。李老的手指飞快地翻动,眉头都没皱一下。

概括得比任何一本教科书都全面、精准。

第二部分,“纳米材料的独特性质”。

“小尺寸效应”、“表面与界面效应”、“宏观量子隧道效应”……

刚开始,何许和孔小燕还能勉强跟上。

可越往后,大量闻所未闻的术语和公式,像潮水般涌来。那些熟悉的单词,组合在一起,却仿佛在听天书。

两人脸上的表情,从最初的轻松,逐渐变为困惑,再到茫然,最后是彻彻底底的震惊。

李老的习惯是,看到有常识性错误或逻辑不通的地方,会直接用红笔圈出来。

然而,沈东这论文他的红笔自始至终,都没有落下!

何许和孔小燕他们顺着李老的目光,继续往论文的深处探索。

第三部分,“纳米金属材料的革命性应用”。

第四部分,“纳米半导体材料的代际跨越”。

这些内容,凭借他们深厚的专业功底,还能勉强啃下来,虽然每多看一页,内心的惊涛骇浪就更汹涌一分。

可当他们翻到第五部分,“特种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军事化前景”,和第六部分,“未来纳米科技构想”时,大脑彻底宕机。

自驱动液态金属集群……这是什么?

终结者吗?

基于点操纵技术的纳米级生物传感器……这已经触及到上帝的领域了吧?

人造纳米视网膜,实现百分之三百视觉增强……

当“小型化舰载扼流圈”和“可控饱和微型反应堆”这两个词组映入眼帘时。

孔小燕他们交换了一个眼神,看到的只有彼此瞳孔深处无法掩饰的恐惧与茫然。

每一个汉字他们都认识,但组合在一起,却仿佛是来自另一个文明的呓语。

这已经不是科学论文了,这是科幻小说的设定稿!

“啪!”

一声轻响,李老将七十多页的论文重重地合上,整齐地码好,放在桌面上。

整个过程,他的动作带着一种近乎于朝圣的仪式感。

李老摘下眼镜,疲惫地揉了揉眉心。

而后,拍了拍自己的脑袋,道:“小子,你老实告诉我,你是不是从未来穿越回来的?”

这个问题,让何许和孔小燕一阵错愕。

荒谬,但……又他妈的无比真实!

沈东的脸上没有丝毫波澜,只是淡淡一笑,回应道:“若真那样岂不是更好?”

李老自嘲地摇了摇头,高兴对他树起大拇指。

“你啊,真是个怪物!”李老毫不掩饰赞许之色,“庆幸的是,你是华夏人,否则我这会儿肯定忍不住弄死你,免得你投效美帝国,造成的破坏真是无法想象!”

“那,老师你觉得这文可以这么发表么?”

沈东谦虚问道。

“这篇论文,必须大修!”

李老回答出乎众人意料。

“什么?”何许一脸不解,“李老,您不是赞许这论文么,怎么还要修?”

孔小燕也一头雾水,道:“我敢说,这论文要是发出去,整个世界的材料学界都要为我们华夏沸腾!”

“你们真是糊涂!”李老一脸严肃,“发出去?你是想让全世界都知道我们未来五十年、甚至一百年的科技路线图吗?是想让那些豺狼把我们刚刚萌发的嫩芽,连根拔起吗?!”

“说不定,明天就有一个特种部队来把沈东给枪毙了!”

李老一脸认真提醒众人。

何许和孔小燕脸上的兴奋和狂热迅速褪去,取而代之的是肯定的点头附和。

这可真不是在开玩笑,米帝国最喜欢搞暗杀别国科学家的事情,此类事件还不少,只是没被报道出来罢了。

李老深吸一口气,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,眼神中带着一种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独有的血性与坚毅。

“记住!科技是没有国界,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!我们闷头发展,不是为了称王称霸,是为了有一天,我们的孩子走出国门,能挺直腰杆,没人敢再对我们指手画脚!”

他指着那份论文,语句铿将有力。

“这东西不是论文,是剑!我们磨砺这把剑,不是为了去欺负谁,而是为了当豺狼对我们龇牙的时候,我们能毫不犹豫地……把它斩断!现在,懂了吗?”

沈东看着眼前这位老人,心中涌起一股敬意。

“我明白了。李老,您说怎么改。”

“把所有短期内能实现的技术,全部删掉!把所有明确给出技术发展方向的推论,全部模糊化处理!”李老斩钉截铁,“只留下那些在现有科技水平下,看起来像是天方夜谭的理论构想。”

说完,他将那份原始论文小心翼翼地收进一个牛皮纸袋,仿佛在收藏一件绝世珍宝。

“这份原稿,我会亲自封存,上报给最高层。它将成为我们华夏未来纳米材料领域,最重要的内部参考文献。”

接下来的修改工作,在一种近乎肃穆的氛围中进行。

一天后,一篇经过“阉割”但依旧足以震惊学界的论文,被投递了出去。

事情告一段落,沈东却没打算停下。

他找到正在整理资料的李老。

“李老,我想写一篇关于天文学的SCI。”

李老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,他愕然地看着沈东,“什么?天文学?你……你还懂天文学?”

“不懂,”沈东的回答干脆利落,“所以想请您帮忙,介绍一位这方面的教授,我需要一些基础教材和资料。”

李老看着沈东那张年轻却深邃的脸,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。

这小子,到底是个什么怪物?

最终,他还是拨通了一个电话。

半小时后,一位年约四十五岁,戴着金丝眼镜,气质儒雅的男人走进了实验室。

他就是华科大天文科学系的冯德秋教授。

“老李,这就是你说的那个……奇才?”

冯教授的目光在沈东身上扫过,客气中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审视与傲慢。

关于沈东的传闻,他有所耳闻,但内心深处,他根本不信一个高中生能跨领域到这种程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