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5书阁 > 历史小说 > 明末:边关种田,从傻兵到国公 > 第31章 剩饭与草料,全城的笑柄
换源:


       李睿的养殖场,正式开张了。

然而,开张后的景象,更是让那些等着看笑话的人,笑掉了大牙。

因为李睿养猪喂鸡的方式,实在是太“抠门”,太“不合常理”了。

他不给猪喂精细的豆饼和米糠,而是让人将食堂里每日剩下的残羹剩饭、刷锅水,全部收集起来,倒入一个大锅里,加上一些切碎的野菜和土豆皮,煮成一锅黏糊糊的、看起来就让人没什么食欲的“猪食”。

而那些鸡,更是可怜。它们的主要食物,竟然是后山那些随处可见的野草、草籽和一些小虫子,李睿只是偶尔让人撒上一把谷物。

“疯了,这李大人是彻底疯了!”

消息传出去,整个宁远卫都在议论纷纷。

“拿泔水喂猪,那猪能长肉吗?不吃出病来就不错了!”

“我听说他还让人去山上挖蚯蚓喂鸡,真是闻所未闻!”

“这哪是养牲口,这分明是想把那些猪鸡给活活饿死啊!”

就连屯田所内部,许多军户也开始动摇了。他们看着那些瘦弱的小猪仔,吃了几天“泔水”后,非但没有长胖,反而好像更没精神了,一个个心里都打起了鼓。

“大人,这么喂下去,真能行吗?”王老三看着猪圈里无精打采的小猪,忧心忡忡地找到李睿,“要不……咱们还是掺点豆饼吧?公库里还有钱。”

“不用。”李睿的回答依旧是斩钉截铁,“现在是关键时期,它们需要适应新的食物和环境。再过几天,你们就知道效果了。”

他当然不是在胡来。他煮的“猪食”,里面都悄悄添加了用灵泉水稀释过的水。这灵泉水不仅能改善猪的体质,更能中和泔水里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,促进消化吸收。

而让鸡去吃草籽和虫子,更是后世科学的“林地鸡”养殖法,不仅能节省饲料,还能让鸡肉的品质更好。

可这些,他无法向任何人解释。

日子一天天过去,李睿的养殖场,几乎成了全宁远卫公开的笑柄。

许多军官甚至会在酒后,拿“李大人养猪”这件事来打趣。吴振虽死,但他的一些旧部和看不惯李睿的人,更是趁机煽风点火,将李睿描述成一个不务正业、胡乱挥霍公款的败家子。

“听说了吗?军械司的猪,已经瘦得皮包骨头了!”

“何止啊,我还听说已经开始闹肚子了,估计离死不远了!”

甚至连总兵府那边,都有人向祖大寿进言,说李睿荒于职守,将精力放在这些无用的事情上,恐怕会耽误了麒麟刀的生产大计。

对此,祖大寿虽然没有公开表态,但他还是派了陈千总,前来“探望”一番。

陈千总来到养殖场时,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副景象:猪圈里,一群小猪仔懒洋洋地躺着,看起来确实没什么精神。远处,几百只鸡在山林里稀稀拉拉地刨着地。整个养殖场,都透着一股“经营不善”的冷清气息。

“李老弟,”陈千总看着这番景象,欲言又止,最后还是忍不住劝道,“我知道你有你的想法。但这养殖之事,毕竟不是你的长项。麒麟刀的生产,才是眼下的重中之重,可千万不能耽误了啊。”

他的话虽然委婉,但意思很明确,是代表总兵大人来敲打李睿,让他别再“不务正业”了。

“陈大哥放心。”李睿听出了他话里的意思,却只是自信一笑,“军械司的生产,一刻也没停下。至于这里,再给我十天。十天之后,我请全城的兄弟们,都来这里看一场好戏。”

看着李睿那胸有成竹的样子,陈千总虽然满腹疑虑,但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他。他叹了口气,将总兵府的担忧和城里的风言风语,都告诉了李睿。

送走陈千总,李睿站在山坡上,望着山下那座已经初具规模的军营,眼神深邃。

他知道,所有人都觉得他疯了。

他知道,无数双眼睛正等着看他失败,看他从高处跌落。

但他更知道,自己手中的底牌,有多么强大。

他要的,不仅仅是养几头猪,几只鸡。他要的,是一个能持续不断地为他的军队提供肉食、蛋类、油脂的稳定后勤基地!他要的,是让他的士兵在吃饱了土豆的同时,还能有力气挥舞麒麟刀的蛋白质来源!

这,是比单纯的武器领先,更深层次的战略优势!

“笑吧,尽情地笑吧。”李睿望着远方,喃喃自语。

“等我的猪长出膘,等我的鸡下满蛋,等我的‘青贮’饲料出窖我倒要看看,谁还能笑得出来。”

他转身,走进了那个被所有人视为“废物坑”的青贮窖旁。他知道,这里面“焖”着的,不仅仅是烂草杆子,更是他引爆全城,让所有人闭嘴的,第一颗“惊雷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