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5书阁 > 历史小说 > 明末:边关种田,从傻兵到国公 > 第99章 月下漫步,伊人倾心
换源:


       崇祯皇帝在城楼上,下定了决心,将整个帝国的未来,都压在了李睿的身上。

而此刻,被寄予厚望的李睿,却正在经历一场小小的“甜蜜的烦恼”。

酒宴散去,李睿本想亲自送“黄老爷”一行人回驿馆。但那位“黄老爷”,却似乎真的喝多了,被王承恩等人,七手八脚地扶上了马车,先行离去。

唯独那位“朱小姐”,却借口“月色正好,想在城中散散步,消消食”,留了下来。

周奎自然是寸步不离地跟在身后,而李睿,作为主人,自然也只能义不容辞地,担当起“陪同”的责任。

于是,一幅奇特的画面,出现在了宁远卫城的街道上。

李睿与那位化名为“朱媺”的少女,并肩走在由水泥铺就的、平整的街道上。两人之间,隔着一个礼貌,却又不算疏远的距离。

在他们身后不远处,周奎像一尊移动的门神,警惕地,扫视着四周,将所有可能靠近的闲杂人等,都用眼神“劝退”。

夏夜的晚风,带着一丝凉意,轻轻地吹拂着。

街道两旁,店铺大多已经打烊。但一些新开设的“路灯”,却依旧亮着。那是一种用玻璃罩着,以提纯后的煤油为燃料的新式灯具,光线明亮而稳定,将整条街道,都照得如同白昼。

“李大人这宁远城,真是我平生所见,最……与众不同的地方。”朱媺娖率先打破了沉默。她的声音,在寂静的夜里,显得格外清脆动听。

“哦?有何不同?”李睿笑着问道。

“这里的夜晚,很亮,也很……安心。”朱媺娖的目光,望向那些不知疲倦地亮着的路灯,由衷地感慨道,“在京城,除了皇宫和那些王公府邸,一到夜晚,便是漆黑一片。寻常百姓,日落之后,便不敢再出门了。”

“光明,能驱散的,不仅仅是黑暗,还有恐惧。”李睿看着那些跳动的火焰,轻声说道,“我希望,我治下的百姓,无论白日黑夜,都能自由地,行走在他们自己的土地上,而不必感到害怕。”

简单的一句话,却让朱媺娖的心中,再次泛起了涟漪。

她发现,眼前这个年轻人,总能在一些最细微、最不起眼的地方,展现出他那与众不同的、充满了人文关怀的执政理念。

两人,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地,聊着天。

他们聊了辽西的风土人情,聊了江南的丝竹管弦。

朱媺娖惊讶于李睿对关内之事,竟也了如指掌,仿佛他从未离开过这片土地。而李睿,则着迷于少女那清脆的声音,和她那虽然不经世事,却又充满了聪慧与善良的见解。

不知不-觉间,两人已经走到了城墙根下的一处小公园里。

这里,是李睿专门为城中百姓,修建的休憩之所。有石桌石凳,有花草树木,还有一条从城外引来活水、潺潺流淌的小溪。

一轮明月,正高悬于空。

皎洁的月光,透过柳树的枝条,洒在少女那清丽绝俗的脸上,为她镀上了一层如梦似幻的银辉。

李睿看着眼前这一幕,心中,没来由地,一动。

他忽然觉得,眼前这个女孩,不像是什么神秘商行的千金小姐。

她更像……更像是不小心,从月宫里,偷偷溜下来玩的仙子。

“李大人……”朱媺娖似乎也感受到了气氛的微妙变化,她停下脚步,转过身,一双明亮的眸子,在月光下,如同最璀璨的星辰,静静地,看着李睿。

“你……你做的这一切,一定……很辛苦吧?”

她问了一个,从未有人问过他的问题。

所有人都只看到他的风光,看到他创造的奇迹。祖大-寿看重他的能力,孙元化看重他的技术,百姓们敬畏他的“神迹”。

却只有眼前这个少女,看穿了他所有的坚强背后,那份属于一个孤独前行者的疲惫。

李睿的心,在那一刻,仿佛被什么东西,轻轻地,触动了一下。

他沉默了片刻,摇了摇头,脸上露出一丝自嘲的苦笑。

“谈不上辛苦。”他轻声说道,“只是……偶尔会觉得,有些孤单罢了。”

“一个人,要面对的敌人,太多。要走的路,也太长。”

朱媺娖静静地听着,她能感受到,他那平静的话语之下,所隐藏的,那份不为人知的沉重与压力。

她忽然,鼓起了平生最大的勇气。

她上前一步,伸出那只一直藏在袖中的、白皙如玉的小手,轻轻地,覆在了李睿那只因常年握刀和劳作,而显得有些粗糙的大手上。

她的手,柔软,而又带着一丝微凉。

李睿浑身一震,如同触电一般,下意识地,就想缩回手。

但少女,却用一种与她外表不符的、坚定的力道,轻轻地,握住了他。

“你……你不是一个人。”

她抬起头,迎上他那充满了错愕的目光,一字一顿地,轻声说道。

那双美丽的眸子里,闪烁着月光,也闪烁着一种,名为“懂得”和“支持”的光芒。

“以后……都不是了。”

那一刻,晚风,仿佛静止了。

月光,也仿佛变得,格外温柔。

李睿看着眼前这个少女,看着她那双比星辰还要明亮的眼睛,他那颗早已被钢铁和火焰,淬炼得坚硬无比的心,最柔软的那个角落,仿佛……

被悄然地,融化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