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们本以为朱棣是惊叹于城墙的宏伟与城门的巍峨,吸引朱棣的,并非这些寻常的建筑,而是城墙上挂着的一张张巨大的画卷。
这些画卷,色泽鲜明,色彩斑斓,显然是用上好的布料制成,而非寻常的纸张。
它们被整齐地悬挂在城墙之上,随风轻轻摇曳,仿佛一面面巨大的旗帜。
画卷上除了醒目的标语,还有各种各样的图案,有些是精美的房屋楼阁,有些是诱人的水果饮品,有些是奇特的药材,还有些是冒着热气的面条,以及富丽堂皇的客栈。
“父皇,母后,大哥!你们看!”
朱棣指着其中一幅画卷,激动地说道。
“这上面画的,不就是我们之前喝过的‘毛台’酒吗!”
他一眼便认出了画卷上那熟悉的酒坛图案,以及旁边写着的“毛台”二字。
太子殿下朱标也看到了那幅画卷,他眼中闪过一丝亮光,提议道。
“父皇,这‘毛台’酒味道确实不错,不如我们稍后进城,去买些回来?”
朱元璋忍不住舔了舔嘴唇。
他回想起那米酒的醇厚与清甜,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强烈的渴望。
他顾不得再摆帝王的架子,也顾不得再计较那过路费和罚款,他迫不及待地挥了挥手,对侍卫吩咐道。
“快!快进城!”
马车缓缓驶入开平县城门。
当朱家一行人真正进入县城后,眼前的景象,让他们彻底震撼了。
街道宽阔而平整,地面铺着与城外大道相同的灰白石板,干净得几乎一尘不染。
街道两旁,店铺林立,鳞次栉比,各种招牌高悬,琳琅满目。
街上人头攒动,熙熙攘攘,却没有拥挤杂乱之感。
更让朱元璋感到惊讶的是,街上的百姓,脸上都洋溢着幸福而满足的笑容。
他们的衣着虽然大多是粗布,但却浆洗得干干净净,没有一丝污渍。
孩童们在街边嬉戏打闹,笑声清脆悦耳;商贩们热情地吆喝着,声音洪亮而充满活力;行人们步履轻快,脸上带着对生活的憧憬与希望。
这般景象,哪里像是边疆小县?
分明堪比扬州最繁华的县城!
甚至,在某些方面,比扬州还要更胜一筹。
扬州虽繁华,却也难免有贫富差距带来的阴影,而这开平县,却仿佛人人安居乐业,处处充满生机。
朱元璋站在马车旁,目光呆滞地望着眼前的一切,心中甚至产生了一种错觉,仿佛自己进入了一个梦寐以求的世界。
他喃喃自语,声音低沉而复杂,带着难以言喻的感慨。
“若当年的朱重八,能生活在这里……或许,或许就不会有如今的朱元璋了……”
他想起了自己年少时的苦难,想起了那些饥饿、贫困、颠沛流离的日子。
如果当年,他能生活在这样一个富足安宁、百姓幸福的县城,或许他的人生轨迹,便会完全不同。
他或许会成为一个普通的农夫,一个寻常的百姓,过着平淡而幸福的生活,而不会走上那条充满血与火的帝王之路。
马皇后听着朱元璋的喃喃自语,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笑意。
她轻声说道。
“重八,看来你或许真的误会了林辞这孩子。”
朱元璋没有接话,他只是目光再次扫视着眼前这繁华而充满生机的县城。
他心中的怒火,此刻已完全被好奇与震撼所取代。
他决定,要好好调查一番,亲眼看看这开平县的一切,以确证林辞究竟是真有本事,还是个伪善的贪官。
“先逛逛再说。”
朱元璋沉声说道,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决断。
朱家一行人便在开平县城中漫步起来。
朱元璋特意找到了一家在城墙画卷上看到的“开平果汁店”。
店面不大,却收拾得干净整洁,店内飘散着淡淡的水果清香。
他走到店前,指着店里摆放的水果,对店小二说道。
“给咱……给这位夫人,来一杯桃汁!”
店小二热情地应了一声,然后从果篮中挑出几个新鲜饱满的桃子。
朱元璋一行人好奇地看着店小二的操作。
店小二将桃子去皮去核,然后放入一个奇特的仪器之中。
那仪器由红木制成,形如一个普通的板凳,但结构却十分精巧。
板凳的中间有一个凹槽,凹槽内嵌着一个金属网,网下连接着一个出汁口。
板凳的一侧,则伸出一根粗壮的压榨杆。
店小二将去皮去核的桃子放入凹槽,然后双手握住压榨杆,用力向下压去。
随着压榨杆的下压,桃子在凹槽中被挤压,汁水顺着金属网流下,从出汁口缓缓流出,滴入下方早已准备好的陶杯之中。
片刻之间,一杯清澈的桃汁便制作完成了。
朱元璋、马皇后、朱标、朱棣四人,全程目不转睛地观摩着这榨汁仪器的制作过程。
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精巧而实用的器具,能如此迅速地将水果榨成汁水。
当那杯桃汁制作完成时,众人不禁拍手叫好,眼中充满了惊叹。
店小二将桃汁递给马皇后。
马皇后接过陶杯,轻轻抿了一口,眼中立刻闪过一丝惊喜。
“好甜!好清甜!”
马皇后赞叹道,桃汁入口,带着桃子特有的清香与甘甜,冰凉爽口,瞬间驱散了旅途的疲惫。
除了这令人惊叹的果汁,朱元璋一行人还在街道上品尝了许多当地的特色小吃。
有香脆可口的炸面饼,有软糯香甜的米糕,还有各种叫不出名字却味道独特的小食。
每一样都让他们赞不绝口,胃口大开。
读书三件事:阅读,收藏,加打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