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分刚过,空气里就染上了桂花的甜香。林晚的烘焙工作室里,更是被这股香气浸透了——展示柜里新出的桂花流心月饼排得整整齐齐,操作台上的面团正散发着酵母的微酸气息,混合着烤箱里飘出的黄油香,像一首温柔的秋日序曲。
“林姐,您看这个低糖莲蓉馅的甜度怎么样?”周晓晓端着一小碗馅料走过来,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。她的分店上个月刚评上“社区优质商户”,说起话来腰杆都挺得更直了。
林晚用小勺舀了点尝了尝,莲香清幽,甜度克制得恰到好处:“刚好,比上次的少放了半勺糖,老人家肯定喜欢。”她转头看向墙上的订单板,“下午三点那个给养老院的订单,记得多放两盒无糖的。”
“记着呢。”周晓晓笑着点头,视线落在门口,“陈凯哥和念念来了。”
林晚抬头,果然看见陈凯牵着念念的手走进来。念念已经上小学一年级了,背着个蓝色的小书包,像只刚出笼的小鸟,一进门就扑向展示柜:“妈妈,我要吃那个兔子形状的月饼!”
“刚放学就喊饿。”林晚笑着揉了揉儿子的头发,从柜台里拿出一个莲蓉玉兔月饼,“慢点吃,别噎着。”
陈凯放下手里的菜篮子,里面装着新鲜的蔬菜和肉:“妈说晚上来吃饭,让我买点菜。”他走到林晚身边,自然地接过她手里的面团,开始揉起来,“今天养老院的订单多,要不要我帮忙送货?”
“不用啦,晓晓已经安排好配送了。”林晚靠在操作台边,看着他熟练的动作,心里暖暖的。这几年陈凯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家里和工作室,揉面、送货、修烤箱,样样都做得得心应手,连张桂兰都打趣说:“陈凯比晚晚还像个烘焙师傅。”
正说着,门口的风铃叮当作响。王秀兰提着个竹篮走进来,里面装着刚烤好的传统五仁月饼,油纸包着,散发着熟悉的芝麻香。“晚晚,我做了点五仁月饼,给你尝尝。”她把竹篮往台上一放,眼睛笑成了月牙,“你爸在世时最爱吃这个,说有小时候的味道。”
林晚拿起一块月饼,咬了一小口,核桃、杏仁、芝麻的香气在嘴里炸开,确实是记忆中的味道。“真好吃,妈您的手艺一点都没退步。”
“老手艺了,比不过你们年轻人的花样多。”王秀兰看着展示柜里精致的月饼,眼神里带着赞叹,“这个流心的真好看,像天上的月亮。”
张桂兰的声音紧跟着从门口传来:“还有我呢!”她提着一篮刚摘的柿子,红彤彤的像小灯笼,“建军说你们今天忙,让我送点水果过来。”她走到王秀兰身边,拿起一块流心月饼,眼睛一亮,“哎哟,这月饼做得比店里买的还精致!”
两位老人凑在一起,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月饼的做法,时不时发出一阵笑声。林晚看着她们和睦相处的样子,忽然想起刚结婚时,两人见面总是剑拔弩张的场景,心里感慨万千。时间真是个神奇的东西,能把尖锐的棱角磨平,把疏远的距离拉近。
林建军带着小雅和三个孩子来的时候,工作室里顿时热闹起来。双胞胎儿子已经上幼儿园了,像两只小猴子,一进门就围着展示柜转;小女儿刚会走路,摇摇晃晃地扑向念念,嘴里咿咿呀呀地喊着“哥哥”。
“姐,我们来拿预订的月饼。”林建军递过来一张订单,上面写着要二十盒月饼,“公司发福利,我想着就订你家的,味道好,大家也喜欢。”
小雅笑着补充:“我们还带了点自己做的蛋黄酥,给你尝尝。”她把一个精致的盒子递给林晚,“孩子们吵着要来看阿姨做月饼,说比幼儿园的好吃。”
林晚打开盒子,蛋黄酥的酥皮层层叠叠,散发着黄油的香气。“真好看,比我做的还精致。”
“跟你学的。”小雅的脸上泛起红晕,“上次参加你的亲子烘焙课,学到了不少技巧。”
孩子们在工作室里追逐嬉戏,银铃般的笑声此起彼伏;大人们围坐在桌旁,品尝着月饼和点心,聊着家常和工作;周晓晓和店员忙着给顾客打包,脸上始终挂着甜甜的笑容。林晚看着眼前这其乐融融的景象,心里像揣了个暖炉,热乎乎的。
“对了姐,”林建军忽然想起什么,“我们公司明年要搞个大型亲子活动,想请你工作室当合作伙伴,负责甜品和烘焙体验环节,你觉得怎么样?”
小雅也跟着点头:“我们已经初步拟了个方案,你看……”她拿出手机,点开方案给林晚看。
方案做得很详细,从活动流程到甜品设计,都考虑得很周到。林晚的眼睛一下子亮了:“这个主意太棒了!既能推广我们的品牌,又能让更多家庭体验烘焙的乐趣,简直是双赢。”
陈凯在一旁补充:“我认识活动场地的负责人,可以帮你们牵线,争取个好价格。”
看着大家热烈讨论的样子,林晚的心里充满了期待。她仿佛已经看到了活动当天的景象:孩子们在烘焙区开心地揉面团,家长们在旁边笑着帮忙,空气中弥漫着奶油的甜香和欢声笑语,温暖而美好。
傍晚时分,大家一起回到林晚和陈凯的家。房子是几年前换的,比以前宽敞了不少,有个大大的厨房和阳台,正好适合一家人聚餐。
王秀兰和张桂兰在厨房忙碌着,一个洗菜,一个切肉,配合得默契十足。“晚晚做的流心月饼真好吃,就是太费功夫了。”张桂兰一边切菜一边说,“还是传统五仁的省事,明年我跟你学学。”
王秀兰笑着点头:“好啊,我们一起做,给孩子们当零食。”
林建军和陈凯在客厅陪孩子们玩,双胞胎缠着陈凯要讲故事,小女儿则抱着念念的脖子,咿咿呀呀地不知道在说些什么,惹得大家一阵笑。
林晚和小雅在阳台择菜,看着厨房里忙碌的长辈和客厅里嬉闹的孩子,心里充满了幸福感。“真没想到,我们现在能像一家人这样和睦相处。”小雅轻声说,“刚认识建军的时候,总听他说家里的事,还担心处不好关系呢。”
林晚笑着点头:“我以前也没想到。其实啊,家人之间哪有那么多深仇大恨,不过是缺少点理解和包容。只要大家都多一份心,日子总能越过越好。”
晚饭格外丰盛,满满一桌子菜,有王秀兰拿手的红烧肉,有张桂兰做的清蒸鱼,还有林晚烤的月饼和点心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,举杯庆祝这团圆的时刻。
“来,祝我们一家人平平安安,和和美美!”陈凯举起酒杯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
“干杯!”大家一起举杯,清脆的碰杯声在屋里回荡。
念念举起手里的果汁杯,奶声奶气地说:“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,祝爸爸妈妈工作顺利,祝弟弟妹妹快长大!”
大家都被他逗笑了,王秀兰笑着给了他一个红包:“我们念念真懂事,这是奶奶给你的中秋红包。”
张桂兰也赶紧拿出一个红包:“还有姥姥的。”
晚饭后,大家一起到阳台赏月。圆圆的月亮挂在天上,像个大大的银盘,洒下温柔的月光。陈凯切开一个大大的月饼,分给大家品尝。
“还是家里做的月饼好吃。”张桂兰咬了一口月饼,感慨地说,“外面买的总觉得少点什么。”
“少点家的味道。”王秀兰补充道,眼睛里闪着泪光,“要是你爸还在,看到今天这样,肯定很高兴。”
林晚握住婆婆的手,轻声说:“爸在天上看着呢,他肯定也为我们高兴。”
陈凯搂住林晚的肩膀,在她耳边轻声说:“还记得我们刚结婚时,连个像样的中秋都没过过吗?”
林晚点点头,想起刚结婚时的窘迫和争吵,心里感慨万千。“那时候总觉得日子很难,没想到现在能这么幸福。”
“都是因为有你。”陈凯的声音里带着真诚的感激,“是你让这个家变得温暖,变得完整。”
林晚靠在陈凯怀里,看着天上的明月和身边的家人,忽然觉得,幸福其实很简单。不是有多少钱,有多大的房子,而是身边有爱的人陪伴,有温暖的家可以依靠,有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做。
夜深了,大家陆续回家。林晚和陈凯收拾完碗筷,坐在阳台上喝茶。月光洒在他们身上,温柔而美好。
“凯哥,”林晚忽然说,“等孩子们再大一点,我们去乡下买个小院子吧,种点花,种点蔬菜,再弄个小厨房,专门做烘焙。”
“好啊。”陈凯笑着点头,“再挖个小池塘,养点鱼,像你说的那样,过神仙日子。”
林晚的心里充满了期待。她知道,未来还有很多个中秋要过,还有很多的幸福要去创造。但只要身边有陈凯,有可爱的孩子们,有这些爱她的家人和朋友,有这满室的甜香和屋檐下长明的灯火,她就什么都不怕。
因为她已经懂得,幸福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,而是藏在柴米油盐里的琐碎,是家人围坐时的欢声笑语,是爱人眼中的温柔缱绻,是自己亲手创造的、充满烟火气的温暖。
月满檐下,情暖人间。这就是生活最动人的模样,是岁月里最珍贵的礼物。